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弟弟的来信     
中师毕业的弟弟高高兴兴去清泉乡小学报到.以为那是个好地方。两天后回来了,垂头丧气地闷在家里。我问了许多遍,弟弟才闷出一句话:那不是人呆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弟弟的来信     
中师毕业的弟弟高高兴兴去清泉乡小学报到,以为那是个好地方.两天后回来了,垂头丧气地闷在家里.我问了许多遍,弟弟才闷出一句话:"那不是人待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弟弟的来信     
中师毕业的弟弟高高兴兴去清泉乡小学报到,以为那是个好地方。两天后回来了.垂头丧气地闷在屋里,我问了许多遍,弟弟才闷出一句:那不是人呆的地方。一天后弟弟又走了,是被爹拿着木俸撵了二里多地撵回去的。爹一直在骂:咋不是人呆的地方?只要有人住.就是人呆的地方!你个兔崽子,要再随便跑回来,瞧我砸断你的腿!  相似文献   

4.
我不回去了     
中师毕业的弟弟高高兴兴地去清泉乡小学报到,以为那是个好地方。两天后回来,垂头丧气地闷在家里。我问了许多遍,弟弟才闷出一句话:那不是人待的地方。一天后弟弟又走了,是爸爸拿着木棒赶了两里多路,赶回去的。爸一直在骂:怎么不是人待的地方?只要有人住,就是人待的地方!你要再随便跑回来,我绝不饶你!于是我就见不到弟弟的人影,只能隔一段时间看到弟弟天外来客式的信了。弟弟说:这是个兔子不屙屎的地方,没有电,没有水,如果拍鬼子进村的电影,这里最合适。爸听完哼一声,说:“放狗屁!”后来弟弟又来信了,说:经常能吃到乡亲们送来的肉块,红红的,…  相似文献   

5.
一、阅读下文 ,完成 1— 5题。弟弟的来信中师毕业的弟弟高高兴兴去清泉乡小学报到 ,以为那是个好地方。两天后回来了 ,垂头丧气地闷在屋里 ,我问了许多遍 ,弟弟才闷出一句 :那不是人待的地方。一天后弟弟又走了 ,是被爹拿着木棒撵了二里多地撵回去的。爹一直在骂 :咋不是人待的地方 ?只要有人住 ,就是人待的地方 !你个兔崽子 ,要再随便跑回来 ,瞧我砸断你的腿 !于是我就不能瞧见弟弟的人 ,只能隔上一段时间天外来客似的瞧上眼弟弟的信了。弟弟说 :这是兔子不屙屎的地方 ,没有电 ,没有水 ,如果拍鬼子进村的电影 ,这里最合适。爹听完哼一声 ,…  相似文献   

6.
弟弟的来信     
中师毕业的弟弟高高兴兴地去清泉乡小学报到,以为那是个好地方。两天后回来了,垂头丧气地闷在家里。我问了许多遍,弟弟才闷出一句:“那不是人待的地方。”一天后弟弟又走了,是爹拿着木棒撵了二里多地撵回去的。爹一直在骂:“咋不是人待的地方?只要有人住,就是人待的地方!你个兔崽子,要再随便跑回来,瞧我打断你的腿!”此后,很长时间我没能见到弟弟,只能隔一段时间瞧上弟弟天外来客式的信。弟弟说:“这是个兔子不屙屎的地方,没有电,没有水,如果拍鬼子进村的电影,这里最适合。”爹听完哼了一声,说:“放狗屁!”后来弟弟又来信了,说:“经常能吃到…  相似文献   

7.
弟弟的来信     
中师毕业的弟弟高高兴兴地去清泉乡小学报到,以为那是个好地方。两天后他回来了,垂头丧气地闷在屋里,我问了好多遍,弟弟才闷出一句:那不是人呆的地方。一天后弟弟又走了,是被爹拿着木棒撵了二里多地撵回去的,爹一直在骂“:咋不是人呆的地方?只要有人住,就是人呆的地方!你个兔崽子,要再随便跑回来,瞧我砸断你的腿!”于是我就不能再瞧见弟弟的人了,只能隔一段时间天外来客似的瞧上弟弟的信了。弟弟说:“这是兔子不拉屎的地方,没有电没有水。如果拍鬼子进村的电影,这里合适。”爹听完哼一声,说“:放狗屁!”后来弟弟又来信了,说:“经常能吃到乡…  相似文献   

8.
蜗牛产卵啦!     
我喜欢昆虫,尤其爱观察蜗牛。夏天的一个中午,我和弟弟一起去捉蜗牛。弟弟问我:“姐姐,哪里才有蜗牛呢?”我笑了笑说:“蜗牛虽然在夏季才能捉到,可是它最怕热,只有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才能看到它呢。”我把弟弟领到奶奶种的菜园边。扒开石头,哇!好多的蜗牛呀。弟弟说:“姐姐,你比我大,你要大蜗牛,我要小蜗牛,好不好?”我答应了。我仔细一看,大的才四个,而小的有十几个!这个贪心的弟弟啊,又让他沾光了。我把四个大蜗牛放进铺好湿沙的盒子里,而弟弟用小手把蜗牛捧回了家。我和弟弟趴在地上观察那四个大蜗牛。我让弟弟把大白菜叶…  相似文献   

9.
快到学校了,狗子把怀里的青蛙摁了摁。狗子刚坐到座位上,那青蛙就因为太闷,准备“呱呱”地叫。  相似文献   

10.
弟弟又在下面搞小动作,姐姐有些忍无可忍了。她说我再提醒一次,请一年级的孙小刚同学注意课堂纪律。谁知弟弟也把手举起来,他说老师我有问题要问。姐姐说有什么问题你说吧。弟弟说,请问老师,乌鸦为什么一定要喝这只瓶子里的水,而不到别的地方去喝水呢?姐姐说,肯定是别的地方没有水。弟弟说,既然别的地方没有水,那瓶子里的水是哪里来的呢?姐姐被问住了。她想像老师以前斥责她那样斥责弟弟几句,但弟弟问得好像也有道理。老师是讲道理的,总不能斥责想弄清一个道理的同学吧。就像那次学《愚公移山》的时候,她问老师:愚公家的人都去移山了,他们家…  相似文献   

11.
春天在哪里     
奶奶是一个极节俭的人,每次都会把平时储蓄的一毛或五角钱,包到一条旧手帕之中,再把它藏到衣柜或弟弟看不见的地方。调皮的弟弟经常伸手向奶奶要零花钱,奶奶就不声不响地把她辛苦积攒的钱给弟弟一些,这时弟弟脸上洋溢出一种笑,这种笑胜过他平日的每一次笑。奶奶望着弟弟也笑了,深陷的眼睛又重放光芒,她美丽的笑容荡漾在削瘦而充满皱纹的脸上,似乎年轻了几岁,而我的心在奶奶的笑容里变得更加温暖了。  相似文献   

12.
在我小的时候,妈妈的身体不好,饱受病痛的折磨,以致若干年后我回忆起妈妈时,总是看见她在大把地吃药,听见她那痛苦的呻吟。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四岁的弟弟又因病夭折了。现在回想起来弟弟的病就是消化不良症,根本不至于死人的,就因为庸医误命啊。  相似文献   

13.
去年,去农村捉金龟子的事还记忆犹新。那时正是烈日当头的时候,弟弟说要去捉金龟子,而我从没见过金龟子,就好奇地跟着弟弟去了。走着走着,弟弟大喊一声:“那里有橘子林!”说完,马上跑了过去,我不知道为什么有橘子林就有金龟子,跟着弟弟过去。到了橘子林,我已汗流浃背了。由于有叶片挡着,火辣辣的太阳也只能投下星星点点的光斑。“过来,过来。”弟弟小声告诉我,我走过去,“干什么呀?”“别出声,小心把金龟子吓跑了。”仔细一瞧,还真有个像甲虫似的小昆虫,“那就是金龟子?”我小声问弟弟,生怕惊动了它。我用双手对着金龟…  相似文献   

14.
关心(一类卷)黄昏时的喧哗渐渐散去,夜幕静悄悄地降临了。我却还背着书包,自徘徊在街头。我不想回家,也不敢回家。今天是弟弟的生日,我特别高兴。弟弟是我们这个大家庭里惟一的一个男孩,所以亲戚们都会来热闹一番的。出门时,我刚把准备好的卡片送到弟弟手上,妈妈就把我叫进了厨房,小声对我说:“今天是你弟弟的生日,家里客人太多,中午就不要回来了。”说完,还破天荒地给了我三块钱。平日能从妈妈手上得到一两块钱那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可今天,拿到这三块钱,心里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刚准备走,妈妈又不放心地嘱托说:“只管…  相似文献   

15.
    
循着弟弟憨厚的笑声,穿过一条狭长而幽暗的林荫道,来到小区外那片宽阔浓密的草地上。仲夏的阳光清澈明亮,刚刚离开浓荫,我被刺眼的阳光照射得不自在。揉揉眼睛,算是看清楚了,弟弟正笨拙地追赶草坪上的一只足球。足球灵活的滚动与弟弟笨熊似的追逐姿态,形成鲜明而滑稽的对比。爸爸坐在草坪上,目光专注地追随着弟弟。弟弟终于擒到足球,他像头大笨熊,一下将足球扑在了身子下面,开心地跺  相似文献   

16.
弟弟指路     
星期天,我在家里做作业,五岁的弟弟在家门口玩沙子。大概九点左右,一位叔叔经过这里,问弟弟:“小朋友,这是什么地方?”我刚想去帮忙,却听见弟弟奶声奶气地回答:“这是我家门口呀!”“哈———”我暗暗好笑,索性躲在门后静观下文。“对!对!这是你家门口。小朋友真聪明!”叔叔恍然大悟似的摸摸自己的头,又问:“那你知道嵊州往哪走?”这一问使弟弟皱起了眉头:“我们每次去嵊州都是乘车去的,从来也不走。”叔叔终于有点不耐烦了:“小家伙,你总知道车站在哪里吧?”“我知道!可那么远,我怎么指给你看呢?”弟弟歪着脑袋一本正经地说,“要不,你背我…  相似文献   

17.
弟弟的冰糖     
因为生活拮据,弟弟八岁那年就被送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寄养了。那天母亲把弟弟洗漱得干干净净,给他穿上刚缝好的新衣裳,帮他系好衣扣,戴上帽子。弟弟把新衣裳看了一遍又一遍,单纯地笑着。  相似文献   

18.
我家住在距城关三十余里叫做“井头干”的地方,那是一个很小很小的临江小村。我家屋后有一个与浦阳江相通的小水塘。尽管它很小,但在15岁以前,那几乎是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记得那年我刚上小学四年级,有一天父亲在晚饭时很郑重地向母亲、弟弟和我宣布:从明天开始,我要在屋后的水塘里养鱼了。幼时的我和弟弟当然很高兴,直想呼出“爸爸万  相似文献   

19.
弟弟当兵了。前年冬天,我亲自送他登上了北去的列车。分别时,我俩都哭了。列车最后一点模糊的影子消失后,我仍怅惘地站在那儿,弟弟那金子般的真情如清泉在我心田流淌。我和弟弟同年上学。由于家里穷,离校远,上学年龄都推迟了,我9岁,弟弟8岁。我俩深知山里孩子求学的艰难,学习都很用功,小小年纪每天翻山越岭来回步行一二十里路,回家还要帮父母干活儿,尽管这样,我俩仍痴心不改,都雄心勃勃要考上大学,为父母争气,为家乡争光。可是到了初中一年级的时候,由于家庭负担重,我俩其中一个非回家帮忙不可。我们都不想退学,可又没…  相似文献   

20.
弟弟填报志愿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帮他翻过了本省院校那几页. 母亲暗示说,本省的大学也不错,就业率还可以.可惜,我和弟弟都没有听出母亲的弦外之音. 我一直鼓励弟弟走出去看看.毕竟,好男儿志在四方. 最后,我给弟弟报了河北大学.从云南到保定,相隔千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