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一、体育课的密度 (一)体育课密度的概念和意义 课的密度(亦称综合密度)是指,课中各项活动合理运用时间之和与上课总时间的百分比。各项活动包括学生练习、教师指导、组织措施、观察帮助学生合理休息等。这些活动中,某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总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百分比,称为该项活动的密度。如课中学生做练习的总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百分比,称为练习密度(亦称运动密度)。 研究西藏体育课密度,在于最有效地利用上课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可以检查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办法,不断据高课的质量。 (二)影响课的密度的因素及调节方法  相似文献   

2.
体育课的密度是指一堂课内,各项活动中合理运用时间的总和与课的时间的比例。所谓“合理运用”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教师合理地指导,如精练讲解、正确的示范和矫正学生练习错误等;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  相似文献   

3.
合理地安排体育课的密度、运动量,是衡量体育教学效果,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向。研究体育课的密度和运动量,就在于从课的任务,教材要求、学生情况、教学条件等实际出发,加大课中各项活动合理地运用时间,特别是处理好练习密度与其他各项活动密度的关系,使课的各项安排符合练习过程中学生身体生理变化的规律,使学生身体获得适宜的运动量,这对于有效地利用上课的时间,检查课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体质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PC—OⅡ程序功能简介本程序根据体育课一般密度测定的原理,对学生在体育课中的各项活动进行分类对照、观测统计,从而为分析课、评价课提供全面、翔实、精细的数据资料信息。具体功能有: (一)秒表计时可按用户要求,开表、停表,记录、贮存学生(被观测对象)的各项活动时间(附件一)。(二)计算统计可自动分类统计各项活动的总时间、次数。并按密度计算公式算出各类活动时间的比例。  相似文献   

5.
说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授课与说课的区别及其联系说课与授课是教学领域里两种不同的活动。授课是直接教学实践 ,说课则是教学研究活动。授课的对象是学生 ,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说课的对象是教师、评议者、专家等 ,是多边活动 ,参与者各抒已见 ,都有所收获。授课是在课堂上进行 ,说课在任何地方均可。授课有时间限制 ,是法定时间 ;说课虽然有时间限制 ,但这时间是随时定的 ,比较灵活。授课是对学生进行三基教育 ,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说课是说自己是怎样设计课 ,设计的理论依据 ,怎样教 ,学生怎样学 ,通过怎样的组织 ,选择什么方法 ,才能使素质教育贯彻到教学中…  相似文献   

6.
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指课堂上,各种练习活动合理的运用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是衡量一节课是否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目的,效果依据之一.体育课如果没有一定的练习密度,就不能达到增强体质之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情况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正> 体育活动是指学生在体育课以外从事体育锻炼的总和。它包括:学生在校内的体育活动课、课间操、校外体育活动等。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学生体育任务完成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小常识     
什么叫体育课的密度体育课的密度是指课中的各种活动合理应用的时间与课的实际总长时间的比例。什么叫体育锻炼原则体育锻炼原则是指达到体育锻炼目的所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它是群众在体育实践中长期积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正> 随着教育思想和体育教学论的发展,体育课的结构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发展至今的体育课的结构理论已不再停留在一般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而是运用教育心理学、教法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保健学等理论和科研成果,研究课的结构。一、对体育课结构的理解所谓课的结构,是指一堂课教学内容安排的合理顺序、各练习之间有机的联系以及时间的分配。课的内容的安排顺序不单纯指课上练习的安排,主要包括教师教的活动(讲解、示范、保护、分析、纠正错误、评价等)和学生学的活动(观察、听讲、做练习、互相帮助与保护  相似文献   

10.
<正>一、放权一点时间,培养小小指挥员传统的体育课,整节课都在教师的指挥下进行,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种"满堂贯"的体育课,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思维的发展。对此,可以在课的开始和准备部分,让学生轮流进行课的集合整队,指挥做徒手操等各项准备活动练习,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指挥能力,开展培养"小小指挥员"的教学尝试,不仅  相似文献   

11.
在体育教学中 ,影响课的密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应采取有效措施对课的密度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调节。在安排和调节时 ,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认真备课 :教师在上课之前 ,应根据课的任务、教材性质、学生特点及作业条件等情况 ,合理安排课中各项活动的内容和时间 ,并进行周密的计划和准备 ,以保证课的顺利进行 (密度预计 )。改进和提高课的组织水平 :要严密教学组织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组织措施和队形调动 ,尽可能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进行调队 ;场地布置要相对集中 ,便于教学 ,要根据学生人数、教材性质和作业条件进行合理分组 ;建立必要的教…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年来的体育教学实践证明,课上给学生一点“自由活动”时间,深受他们的欢迎。这样做有利于调动他们上课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锻炼热情。但自由活动绝非放任自流,而是要根据教材内容、课的任务、学生年龄特点,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进行。我的做法如下: 一、在课的准备或结束部分给学生点“自由”。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课前准备一些小件体育器材,如布包、皮筋、跳绳、体操棍、排球等。课上分好小组与活动场地,由小干部负责组织本组同学进行自己喜爱的游戏与活动,教师各组巡视并参加同学的活动,还要提醒干部掌握时间,活动量不要过大,注意安全等问题。二、在课的基本部分给学生点“自由”。当学  相似文献   

13.
一、体育课的类型 体育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教材性质、学生特点等所划分的课的种类。研究课的类型,是为了根据不同类型课的特点,更好地运用教学原则和组织教法,以完成教学任务。体育课一般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大类。 (一)理论课 理论课是指讲授体育基础理论知识的课。一般有引导课和基础知识课两种形式。 1、引导课 即每学期开学后的第一次课。其主要任务是教师向学生宣布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内容、要求和考核项目与标准;对刚入校的新生班级,进行本校开展体育活动的优良传统和体育教学常规教育,使他们明确学校体育的意义,激发学生上好体育课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假日,这里指的是双休日、节日和寒暑假时间.学生假日体育活动,是指学生利用假日时间进行有计划的体育健身活动.  相似文献   

15.
<正> 课间休息参加剧烈运动,体力消耗较多,而不少学生早餐的热量往往不足,如过多消耗热量(特别是上午),容易出现低血糖,发生疲劳、头晕、眼花等,影响下节课的学习效果。课间休息时间剧烈运动后,立即坐下来上课,突然由运动转为静止,身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容易失去平  相似文献   

16.
<正>二、名润解释 (一)运动量:是指人体运动时的生理负担量。包括:时间、强度、数量、密度四个要素。 (二)课的密度:是指课中各种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问与课的总时问之比。 (三)重力休克:剧烈运动立即停止后,由于下肢积存了大量血液所引起的暂时性脑贫血而发生的休克,吟重力休克。  相似文献   

17.
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指学生在课堂上纯练习时间与课的总时间之比,它是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认真考虑的一个方面。因为只有加强课堂练习才能提高技能、发展素质、增强体质,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但是,予计课的练习密度是在课前进行的,是教师根据课的任务、教材性质、场地器材、气候条件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来进行的。估计得越接近实际,其科学性越大,就越能有计划地锻炼学生的身体,从而克服教学中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8.
孙斌 《体育教学》2008,(2):24-25
所谓“超市式”体育活动课管理,是指把“超市”的这种经营理念引进学校体育教学,在体育活动课中开设“练习超市”。“超市式”体育活动课管理的提出与探索,可以改变现行体育活动课的活动组织形式,优化体育活动课的活动内容,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更好地为增进学生的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19.
<正> 体育教学中的人际交往是指师生及学生之间为了传播信息(体育知识、技术、技能),运用语言或动作进行接触或相互作用而实现的沟通。教学中师生、学生间交往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衡量体育教学人际交往的程度,可以用交往的频率、密度来测量与表示。交往频率是指师生、学生间交往次数的多少。交往密度是指师生、学生间交往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在体育教学中,师生、学生间相互交往的次数越高,就越容易相互了解;相互交往的时间越长,密度越大,越容易产生共同的体验与感受。体育教学中人际交往的频率及密度主要取决于教学类型、教材特点及教学方式。笔者通过对广东省42所普通中小学128节不同类型的体育课(复习课、新授课、综合课)的测量统计发现,在师生交往及学生交往的频率中,复习课的次数最高,分别为16次及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学》2011,(11):22-22
一、聚——"二期课改"一把力 (一)"三课两操两活动"进课表,课程来保障 为了有效实施"三课两操两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我们努力,确保每个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活动时间,把"三课两操两活动"排进了课表,通过课程来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