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对传统哲学的继承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传统哲学的视角探讨科学发展观的精神资源,是一次传统与现代超越时空的对话.传统哲学是科学发展观的源头活水,是其内在的历史根据,科学发展观则是对传统哲学的有机整合和与时俱进的发展.在继承传统哲学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科学发展观也完成了其时代性超越.其中,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是对传统哲学中阴阳辩证思维方式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思想源于中华文明的"以民为本"思想,可持续发展观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历史继承与理性超越.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和科学内涵中充满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考.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科学发展观中蕴涵着的丰富哲理.  相似文献   

3.
一、科学发展观的哲学解读科学发展观将科学与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反映了科学与发展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嵌入的辩证关系。科学一词源于拉丁文scientina,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110年前给出的定义是:"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作出结论。"《辞海》的解释是,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发展从哲学意义上,是指"事物运动变化的总趋势和总方向,是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无序向有序的前进的上升的运动"[1]。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和发展融为一体,并将其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其哲学意蕴十分丰富,不仅集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而且也蕴涵着非常深刻的唯物辩证法原理,是执政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概括与总结。  相似文献   

4.
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前夕,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先后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和"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这两项重大决策,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发展观是运用唯物辩证法指导中国社会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一大成果,也是邓小平理论的应用丰富和发展.它提示我们,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邓小平理论的指导.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因此,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丰富和发展,必然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最重大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指导思想,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贯彻和执行的重大战略决策,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从中强调了"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价值.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对"以人为本"这一理念进行了思考.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角度说明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意义,并总结出对"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核心理念的哲学理解.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蕴涵着丰富的哲学精神 ,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目的、内涵、要求四个方面来论述其哲学精神。科学发展观的深层本质是重新确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实践观 ;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高价值追求在现时代的新发展与真正实践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内在要求的生动体现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社会发展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地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深刻领会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8.
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发展观蕴涵着丰富的哲学精神,本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目的、内涵、要求四个方面来论述其哲学精神。科学发展观的深层本质是重新确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实践观;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高价值追求在现时代的新发展与真正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内在要求的生动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社会发展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是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在当代中国的新诠释,是一种全新的科学发展观.究竟什么样的发展观才是科学的呢,抑或说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呢?为了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很有必要从哲学的高度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0.
王雪梅 《文教资料》2011,(19):123-124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改革、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既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又有丰厚的哲学内涵,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1.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旨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把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这就要求在“为什么提出科学发展观”、“什么是科学发展观”、“怎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基本问题上实现从熟知到真知的飞跃,从而把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提升到新的科学水平。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形成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改革实践中。它是在科学发展指导下,关于高等教育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内核是以人为本,重要特征是全面协调,基本战略是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此基础上,文章深入论述了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本质及其理论与实践意义,分析了坚持实践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并且将坚持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运用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实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原则,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伟大理论成果,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实事求是是科学发展观的精髓。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的主体内容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协调进步思想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世界整体趋向论、社会协调发展论和历史进步主体论等发展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创新的最新成果形成的以人本思想为核心的科学发展学说。科学发展观从哲学的高度审视了历史进步和主体发展的规律,是思考中国社会现实和着眼未来发展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对发展观提出的问题出发,以经济学,尤其是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建设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与“以人为本”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与生态社会主义的关系,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16.
传统发展观是"以物为中心"的发展现;与传统发展观相比较,科学发展观凸显出社会发展的人本性,这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一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二要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三要营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环境。从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发展观的深层变革。  相似文献   

17.
在政府机关管理中践行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要跟上党理论创新的步伐,更新发展理念,转变领导方式,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指导政府机关管理工作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科学管理观,即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树立科学的人本观;贯彻协调发展的思想,坚持以科学统筹为途径,树立科学的系统观;贯彻开拓创新的思想,坚持以管理创新为先导,树立科学的创新观。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中国共产党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是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通过认真学习,使我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进一步的认识,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有更深的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地方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创新观念指导下才能形成,笔者以湖南省作为案例,提出了地方高等教育结构创新的三个新观念:科学创新可持续发展观、动态开放重效率发展观、生态定位促和谐发展观。并根据行政管辖范围而形成的省、直辖市等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都要靠发展。腐败滋生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发展与反腐并存。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必须科学防腐促进发展。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的发展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把反腐倡廉融入到决策过程、行政过程之中;做到事事有监督,层层有落实;以人为本,惩防并举,推进反腐倡廉体制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