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道经是道教文化的重要载体,道教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当时的社会风尚必然会以词汇形式反映在其文献中,形成不同的语义群。我们从道教极为重视的服食修炼、诸天仙宫、斋醮法事、经籍符箓、真言诀语、得道成仙、经文授受等七个方面探讨道教文化影响下的道经用语。  相似文献   

2.
道经是我国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里面保存了大量具有特殊道教文化蕴涵的词语,这些词语多不为大型辞书所收录,是准确解读道经的一大障碍。由于未能准确把握这些词语的意义,一些道经整理本如《中华道藏》常存在校点失误等问题。用文化求义的方法,分类考释了出现于道经中的若干文化词语,并阐释了其产生和存在的文化背景,以期对道经文献的解读和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道经是中国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里面保存了大量具有特殊道教文化蕴涵的词语,这些词语多不为大型辞书所收录,是准确解读道经的一大障碍。由于未能准确把握这些词语的意义,一些道经整理本如《中华道藏》常存在校点失误等问题。文章用文化求义的方法,分类考释了出现于道经中的若干文化词语,并阐释了其产生和存在的文化背景,以期对道经文献的解读和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道经是我国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里面保存了大量具有特殊道教文化蕴涵的词语,这些词语多不为大型辞书所收录,是准确解读道经的一大障碍。由于未能准确把握这些词语的意义,一些道经整理本如《中华道藏》常存在校点失误等问题。用文化求义的方法,分类考释了出现于道经中的若干文化词语,并阐释了其产生和存在的文化背景,以期对道经文献的解读和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道经是中国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里面保存了大量具有特殊道教文化蕴涵的词语,这些词语大多没有被大型辞书所收录,这也造成了准确解读道经的一大障碍。由于未能准确把握这些词语的意义,一些道经整理本如《中华道藏》常存在校点失误等问题。本文用文化求义的方法,分类考释了出现于道经中的若干文化词语,并阐释了其产生和存在的文化背景,以期对道经文献的解读和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道经在明中后期先后出现了官方编纂的《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成为保存清以前道教典籍的重要文库。清代的官方未编纂道教丛书,而民间编辑道经的风气颇盛,影响最大的当推《道藏辑要》。其突出的学术价值在于该书收录了一些明代《道藏》未收经书,而这些增衍的道经则又是考察道教文化在清代新变方向的重要文献。在这些经书中,题名吕岩的文献共计二十二篇,从以上的学术角度看,这些吕祖文献同样是我们窥察吕祖信仰变迁特点的重要材料。我们在《运城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上发表论文介绍了十部经典,本文再从《道藏辑要》中所辑录而《道藏》未收又题名吕洞宾的道书中选出六部经典,做一简介。  相似文献   

7.
唐朝是道教发展的一个高潮时期,统治者利用道教强化唐王朝神授的观念,又与民休息以恢复生产。此时道经在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是中国其它封建王朝所不曾有过的一段教育制度史。  相似文献   

8.
清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内涵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而获得不断的扩充,由简单的对天、水等物质的形容词,发展成为具有哲学宗教内涵的重要概念。六朝作为中国道教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特征是这个时期大量道经被造作;道教吸收中国传统的道家哲学,引进儒、佛两家思想,充实自身理论。而道教对自身理论的提炼和总结,则反映在新出道经中。"清"的概念不断在新出道经中出现,并作为一个重要的核心观念,成为六朝士族道教标榜自身宗教特质、区别汉代以来的民间道教的重要特征。"清"的观念还直接影响到以后道教教义和道教宗教实践,在教义中主要的体现就是戒律,而在宗教实践上就是道教徒在斋醮与修炼的实践过程中追求"清"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道教的典籍俗称道经,里面保存了大量汉魏六朝至元明清时期的口语词,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宝贵资料。《汉语大词典》在编纂时对道经语料措意不多,其"订补版"《汉语大词典订补》对道经语料的利用程度仍没有大的改观。以出现于道经中的词语为例,对《汉语大词典订补》中仍存在的义项缺漏问题进行商补,以期对正在进行的《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的全面修订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道教文献是中国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里面蕴藏了大量的口语词汇,在语言学上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道经中疑难语词颇多,是文献解读的一大障碍。本文选取了若干疑难词语进行考释,以期对道经文献的解读和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武当山是中国著名道教圣地,但该山道教文化资源的开发还存在很多问题:道教活动的影响还不大;武当道味不浓、道人素养不高.对武当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提高对武当道教文化资源的认识;注重道教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以武当功夫为品牌,全力打造道教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2.
青城山是我国道教名山,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五A级旅游区。如何进一步挖掘和开发青城山道教文化资源,对于推动青城山旅游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应对青城山丰富的道教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分析开发利用中尚存的问题,并结合青城山灾后重建,提出一些深度开发利用青城山道教文化资源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荼道从一开始萌芽,就与道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道教讲究阴阳五行,而茶分青、白、黄、红、黑五色。陆羽在《茶经》中就有两晋时道人饮茶的记载。到了唐代随着道教的盛行,道教尚茶嗜茶之风也更加普及,道观一般都专设“茶堂”作为以茶礼宾的场所,还以茶供养三清、招待香客。可以说道茶文化是中国道教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随着禅茶文化的兴盛,道茶文化逐渐走向衰微,笔者根据史料编创的《武当道茶茶礼十八式》将武当武术、武当道乐、武当道教文化等元素与茶叶冲泡手法有机结合,用艺术的方式重现了道荼文化的仙姿道骨。  相似文献   

14.
宋徽宗政和年间在福州雕版的《万寿道藏》,是当时最大的一部《道藏》,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全部雕版的《道藏》。其规模之大、校定之详、刊刻之精、刻成之速,不仅在当时,即便在后来的历次《道藏》修造中也是罕见的。而其雕版的直接主持者黄裳,对这部《道藏》的成功雕版可以说是功不可没。黄裳本人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也是他圆满完成监雕这部《道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通过比较连城道教经韵与客家山歌在旋法特点和衬词衬句方面的共同特点,探讨连城道教科仪音乐与客家山歌的关系,揭示出连城道教音乐具有与民间音乐紧密相关这一道教音乐所共有的特征;通过对连城与龙虎山天师道在科仪类型和内容、龙虎山"上清腔"经韵与连城道教经韵的典型旋律型的比较,表明连城道教科仪及其音乐与龙虎山天师道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6.
青城山有着丰富的道教文化资源,包括青城山宫观建筑、青城山丹法、青城山道教音乐、青城派武术、青城山医药养生以及古文物、古遗址(迹)等。由于多部门管理、青城山自身的地理环境、"5.12"地震等原因,很多文化资源和文物都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只有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构建危机管理保障体系,培训相关人员,提高公众意识,才能实现青城山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四川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以道教为民族传统宗教的国家 ,而四川是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 ,道教文化资源丰富。应利用道教文化资源开展特色旅游 ,进一步丰富道教旅游文化产品 ,有选择地建立一些新型度假区和休闲疗养地 ,以道教传统节日为依托 ,举办各种道教文化艺术节 ,让道教文化与旅游、经贸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道教对敦煌饮食文化有着重要影响。通过敦煌文献,从道教辟谷与敦煌饮食文化,道教服食养生与敦煌饮食,道教节日、祈赛活动中的饮食,从三方面探讨道教对敦煌饮食文化的影响,揭示敦煌饮食文化中的道教色彩。  相似文献   

19.
道家的美学思想中老子、庄子关于文艺否定论思想一直受后人关注。这种观点基于道家“道”的观点。道家主张“道”是宇宙世界的本真,它是看不见和摸不着的。人们认识的只不过是它的虚幻的现象而已,从而推出人的感官对它是无能为力的。道家从否定人开始提出了文艺否定论的观点。文艺否定论主张反对文化学术、言辞辩说以及一切审美活动。但是道家也不是一概否定美,他们只是否定感性的具体现实美,也就是用来刺激人的感官的世俗艺术。他们主张的是自然之美,也就是道之美。道家的美学思想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查阅武当武术的文献资料并加以联系对比,结果发现了众多的以武当道教龟神命名的功法、招形名称,反映了武当武术中折射出来的武当道教文化内涵,简要论述了武当道教龟神对武当武术内功、技击方面产生的作用、影响,以及武当武术所表现出来的对武当道教门派龟神的崇拜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