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游戏不仅是儿童的学习方式,也是儿童的生存方式,儿童应该拥有游戏的权利,那么,保障儿童游戏的时间和空间就是保障儿童游戏的权利,因为游戏的时间是儿童生命的节律,游戏的空间是儿童生存的家园。  相似文献   

2.
吴亚子 《培训与研究》2006,23(1):98-100
儿童对时间管理的有效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时间的特殊性客观上造成了儿童时间管理的困难,儿童时间知觉的发展是影响儿童时间管理的年龄因素,儿童的时间管理倾向是影响儿童时间管理的人格因素,教育是影响儿童时间管理的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3.
时间深嵌在儿童的生活之中。体验时间有别于钟表时间。在幼儿园中被过度依赖的钟表时间与被严重忽视的体验时间具有一定的冲突。这种冲突从侧面反映出儿童游戏所面临的困境,儿童在游戏中的体验时间呈现出易湮没性、非连续性、非体验性等特点。要改变这种困境,需要从儿童游戏的体验时间入手,保障儿童拥有符合自身兴致起落的自然游戏时长,同时需要教师在指导儿童游戏时遵循适时合宜的原则,从而充分彰显儿童的游戏体验对于儿童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解码困难是阅读障碍的主要特征。时间敏感性缺陷可能是导致解码困难的原因之一。本研究采用视觉、听觉和视听跨模态时间顺序判断任务,比较了3~5年级阅读障碍和典型发展儿童时间敏感性的差异,探索了单模态和跨模态时间敏感性影响阅读流畅性的路径模型。结果发现:(1)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觉时间敏感性,以及视觉刺激先于听觉刺激呈现(VA顺序)时的视听跨模态时间敏感性显著落后于典型发展儿童;(2)儿童的视觉时间敏感性能直接预测阅读流畅性;并能通过VA顺序下的视听跨模态时间敏感性和颜色命名的多中介作用间接预测阅读流畅性,表明儿童的时间敏感性通过语义路径间接影响阅读流畅性。在开展阅读障碍的筛查和干预时,儿童的时间敏感性缺陷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5.
《中学教育》2021,18(4)
童年是一种时间性存在,童年时间的绵延和流逝具有永恒的结构性力量,儿童内在所体验的时间才是本真的童年时间。然而在物化主义、功利观念的侵袭下,童年被完全视为暂时性的阶段,外在时间遮蔽了儿童的内在时间,年龄成为童年的边界,时间成为手段和工具。童年时间被异化理解的背后是成人对时间性的忽视和隐匿,由此导致了童年的种种现实困境:童年时间的商品化、童年样态的标准化以及童年位置的边缘化。钟表时间不能作为定位童年的唯一标准,儿童的内在时间体验才是建构童年时间性、界定童年的重要尺度,从哲学和新童年社会学出发,基于儿童立场视域对童年时间性的隐匿进行反思,探索出彰显童年时间性的四大路径:树立童年作为一种时间性存在的信念,在倾听儿童声音中消解成人的功利时间观,关照儿童的时间体验以接纳多样化童年,遵从儿童的内在时间以使其享有时间自主权。  相似文献   

6.
《中学教育》2016,(6):36-42
本文基于CEPS调查数据,分析比较了14996名儿童中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和一般儿童在课外时间分配上的差异。研究主要结论为:(1)留守儿童在课外用于学业学习的时间明显少于流动儿童和一般儿童;(2)流动儿童在课外用于学业学习的时间与一般儿童没有显著性差异,但跟随父母双方流动的儿童在游戏娱乐上的时间明显比留守儿童和一般儿童多;(3)无父母陪伴独自留守的儿童尤为值得关注,除了课业学习的时间显著少于流动儿童和一般儿童,他们课外做家务和睡觉的时间都是所有儿童中最多的。基于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课外时间分配现状,提出以下建议:政府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库,关注留守儿童中的困难群体;规范游戏娱乐场所运营,通过社区教育充实流动儿童课外时间;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保持与学校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7.
儿童有着内在精确的成长时间表,其生命的成长过程是儿童按照自己特有的节奏和张力所展开的绵延创造过程。教育的时间只有与儿童生命成长的内在时间相一致,教育才能发挥对儿童生命成长的作用。然而,在崇尚科学与理性的现代社会,教育陷入了对"科学的时间"迷恋中,这导致了现代儿童教育因一味追求速度、效率和功利性结果最大化,而遮蔽了儿童生命的价值,阻碍了儿童生命意义的实现。为此,基于对生命"真正的时间"的理解,确立尊重儿童生命"真正的时间"的教育时间观成为了现代儿童教育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8.
柏格森"生命哲学"以时间为突破口来探析生命的本质,并认为只有生命时间才能体现其本质。儿童是有着自身的生命时间的个体,其生长过程也是按照其独特的时间发展阶段来进行。从柏格森时间观方面来探析现代儿童的时间观可知,儿童心理的发展和成熟应遵循其特有的生命时间,应在其相应的发展阶段上,尊重儿童特有的"真正时间",让儿童健康地成长、快乐地学习、自由地生活。  相似文献   

9.
但春燕 《早期教育》2001,(18):29-29
现今,儿童患牙疾的比例很高,爱子心切的父母往往选购药物牙膏给孩子使用。殊不知,药物牙膏用的时间长了,反而会影响儿童的口腔健康。  相似文献   

10.
认知语言学主张时间是空间的隐喻。已有心理学实验证明,时空隐喻的语言加工中存在空间域向时间域的映射,时间心理表征受到空间心理表征的影响。此领域的未来研究可侧重考察儿童对时空隐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006年12月30日报道:英国议员呼吁家长限制儿童打网络游戏的时间,因为像吸食毒品和赌博一样,长时间的网络游戏也会使儿童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相似文献   

12.
由于认知和思维发展受限,特需儿童,尤其是智障儿童,往往难以掌握时间概念。国内外时间概念教学策略主要有结构化教学、游戏教学、刺激等量教学、自然情境教学、排序教学等。在具体实施时,应基于时间概念教学的不同阶段选择教学策略,并注重时间概念教学的泛化。  相似文献   

13.
儿童有着内在精确的时间表,其生命是按照自己特有的节奏和张力绵延的,教育的时间只有与儿童生命内在的时间相一致,才能发挥对儿童生长的作用.然而,在崇尚科学与理性的现代社会,教育陷入了对"科学的时间"的迷恋之中,这导致了现代教育因一味追求速度、效率和功利性结果的最大化而遮蔽了儿童生命的价值,阻碍了儿童生命意义的实现.为此,基于对生命"真正的时间"的理解,确立尊重儿童生命的生长性教育时间观成为现代儿童教育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4.
学习时间分配是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控制,儿童的学习时间分配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重点介绍了学习时间分配的理论模型,儿童学习时间分配能力的发展水平,以及影响儿童学习时间分配的因素,并对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1.引言 到了规定的入学年龄,几乎所有适龄儿童都要走进学校。他们开始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例如独立处理问题、与同伴相处、掌握与遵守规则、在较长的课堂时间内保持注意、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等。但是,并非每个儿童都在各方面做好了适应学校生活的准备。根据国外的研究资料,大约16%-35%的适龄学前儿童尚未达到必要的准备状态。由于起点上的差距,这部分儿童比其他人更可能发展成为学校中的学业落后或问题儿童。  相似文献   

16.
郁瑾 《河北教育》2002,(4):39-39
儿童是从游戏开始学习的,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小学英语教学所面对的是天性活泼、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儿童,只有顺应儿童的这种天性,才能使小学英语变得形象、有趣,使学生乐意学。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活泼、好胜、爱表演的心理特点,发挥游戏在教学中的绝对优势,以游戏与语言的有机结合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简单的语言交际能力。一、表演型游戏。基础英语的倡导者理查兹(L、A、Richards)博士特别指出,在英语教学中的每个句子都要表示一个情景,这个情景要由动作、表情结合语…  相似文献   

17.
麻省联邦参议员肯尼迪(Edwarld M、Kennedy)近日在华盛顿提出,麻省将致力于全面推动延长上课时间,使麻省成为全美第一个由州政府提供经费补助、增加上课天数与时间的州。肯尼迪办公室表示,该计划建议学校上课时数与天数不再固守每天6小时、每年180天的教学日程,希望通过增加教学时数与天数,让教学者有更充裕的时间传授知识,同时也让儿童学习到21世纪全球化经济环境中所需要的各种技能。  相似文献   

18.
张更立 《现代教学》2011,(11):78-78
不同类型的生命,其生命生成的节奏和绵延的张力是各不相同的,每一类生命主体都有着自己的内在时间规律。儿童也是具有自身特性的一类生命主体,其生命的生长与创造过程也表现了自己特有的节奏和张力,其各种自然倾向和能力的生长都是要按照自身的节奏和张力在自己的时间中达成的,所以教育的时间只有与儿童生命内在的时间表相匹配,教育才能发挥对儿童生长的作用。我们把这种以儿童生命的“真正的时间”为依据的教育时间观叫做真正的教育时间观。  相似文献   

19.
《学习之友》2013,(2):14-15
不消说,这是一场真正声势浩大的行动,短短十多天时间,无数人参与:学者、警察、官员、媒体人、普通民众、代表委员……尤为可贵的是,它关注的是我们这个社会司空见惯,却让大众无从着手的儿童乞讨与被拐现象。  相似文献   

20.
认识时间是培智学校生活数学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由于认知和思维等方面的缺陷,智障儿童在认识时间这一概念的过程中存在困难,常规教学难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嵌入式教学根据智障儿童学习的实际情况,嵌入例行活动,帮助其建立表象,感知时间;嵌入不同手段,发挥优势,帮助其理解时间概念;嵌入课堂教学,帮助其内化吸收,掌握时间概念;嵌入真实情境,帮助其拓展延伸,应用时间概念,从而使智障儿童有效掌握时间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