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8 毫秒
1.
夏亚:蓝港在线首款自主研发的写实派御时战斗网游巨作——《西游记》将于2009年登场。据蓝港在线市场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西游记》是以吴承恩原著为背景,用不同于Q版的写实手法还原了《西游记》中经典的人物及剧情。同时,即时战斗的游戏方式方式,一改以往西游题材类同游回合制的模式,让玩家在重温“九九八十一难,西游之旅”的同时真正享受到“斩妖除魔”的快感,体会到古典浪漫主义名著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正"小西游"微课程,是我引领学生阅读《西游记》原著过程中逐步开发形成的。因为切入角度体现了"微"的特点,阅读指导强调针对"小"学生的需求,所以名之曰"微习作"。"小西游"微课程是从妖怪切入的。这既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点,又切合《西游记》的内容线索;引领着孩子一起来玩"妖怪",也恰好体现了《西游记》滑稽意味与游戏精神。"小西游"微课程,以"妖之文"选文阅读为基础,带领学生走进《西游记》原著,再以"妖之卡""妖之像""妖故事""妖之乐""妖之剧""妖之辨"为序展  相似文献   

3.
伴随知识经济的大潮,以《西游记》研究为中心,以创新为首要目标的“西游学”正迈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将《西游记》放在世界文化发展的新背景下重新认识、审视和评论。“西游学”研究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作品与思想;二是影响与运用。而后者则是“西游学”适应现代化、走上科学轨道成为一门新兴学科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自它诞生以来,就受到众多研究者的青睐,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阐释,造成其主题思想的“朦胧性”.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影像的二度创作提供了极佳的基础”.2013年2月,由周星驰导演的电影《西游·降魔篇》自上映以来票房一路创下新高,虽然整体上是对原著的一种颠覆,但也是对原著的一种复位.本文试从英雄成长这一永恒主题和追求真善美、扼杀心魔的哲学主题两个方面,探讨《西游·降魔篇》对《西游记》小说主题思想的一次另类还原.  相似文献   

5.
《西游记》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深受历代读者的喜爱.但是不同时代的读者由于自身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不同,而对同一部作品产生不同的理解.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系列依据《西游记》改编的影视作品和网络小说.改编作品是作为读者的改编者对原著理解的一种物化,是原著的一种当代存在.所以,我们可以从改编作品中可以窥见《西游记》的接受情况.《西游记》当代接受中,"神魔游戏的等价承继"和"超越游戏的‘空白'填补"是其显著特点,而"审美经验的发展演变"是各个当代存在文本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夏亚:蓝港在线自主研发的大型写实派即时战斗网游巨作《西游记》.使玩家在游戏中回味古典名著带来的感动和震撼。游戏在设计上贴近《西游记》名著,九九八十一难、再现经典场景.七十二变、六大门派.斩妖除魔等众多特色都被一一植入,玩家将真切的感受到一款最为纯正的“西游”网游大作。  相似文献   

7.
《西游补》是一部瑰丽、奇特的神魔小说。它接《西游记》“三调芭蕉扇”唐僧等四人过火焰山之后,写了孙悟空化缘途中为鲭鱼精幻造的青青世界所迷的故事。最后又与《西游记》第62回唐僧金光寺扫塔接衔。小说虽然在形式上是给《西游记》补上这么一段故事,但其实质内容和原著已无甚关系,它是一部独立的完整的著作。  相似文献   

8.
相较于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和《红楼梦》的研究,《西游记》的研究较为薄弱,《西游记》续书的研究则更为寥寥,文章以明末清初的三本《西游记》续书--《续西游记》、《西游补》和《后西游记》为研究对象,拟从《西游记》续书对原著在主旨、故事建构等方面的继承来对明末清初的《西游记》续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西游记》是一部优秀的神魔小说。它的成书过程,先有故事在民间长期流传,后由吴承恩再创造加工写定。《西游记》成书流行之后,评议者不少。至清代有如陈士斌的《西游其诠》,张书绅的《新说西游记》,刘一明的《西游原旨》,张含章的《通易西游正旨》等,所论不一。有论谈五行道义的,也有看为宣扬禅门教义的,也有论为阐发儒术的,虽涉及主题,但均为各取所需,未真实地从作品本身出发。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实出于游戏”,也仅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10.
《西游证道书》是清代最早出现的一部《西游记》笺评本,笺评者汪象旭(汪憺漪)。这部笺评本在清代《西游记》的发展演变中具有重大的影响。但由于这部书不易得见,故围绕着它产生了不少误解。近年曾读过一些《西游记》的不同版本,包括《西游证道书》及其翻刻本,撰就杂考数则。先以二则求教方家。  相似文献   

11.
《新西游记》这款网游不仅在模式上有别于其他网络游戏,而且在任务方面也不断更新。最近,游戏更新了大量的新任务,这些任务将会大大改变玩家单调的练级打怪生活。好了,让我们赶紧踏上漫漫的新西游之旅吧!  相似文献   

12.
《西游记》的作者与主题存在着许多争议,这只是我们对于原文理解和把握的程序而已。但是,要对原著进行改编,却必须以遵守原著精神为前提。《西游记》电视剧续集的拍摄,几乎是在对于原著文化内蕴报知甚少的情况下,为了追求收视效果,大肆歪曲原旨主题,胡编乱情节,是对原作者权益的侵犯,也同时误导了观众和读者。文学批评工作者应该挺身而起,捍卫《西游记》作者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13.
"三教合一"是明人阐释<西游记>的共同视角,"三教"在清人对<西游记>的文本阐释中则有着从"合"到"分"趋势.其中,以内丹道派的观念阐释<西游记>有着从粗疏到精致,从支离到系统的历史进程,是清代<西游记>文本阐释中的主流,影响相当深远.本文以<西游真诠>、<西游原旨>为个案,参照<西游证道书>、<新说西游记>、<通易西游正旨分章注释>,切入内丹道派的内在理路,探讨了内丹道派与<西游记>阐释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西游记》是人创作与民间艺相结合的结晶,在取得非凡艺术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大量浅陋廖误,缺漏衍生之处,为作品之美中不足,吴承恩之后,对《西游记》的艺术修补仍在进行,而在明清两代各种版本的《西游记》中,汪Zhan漪笺评本《西游证道书》艺术修补的成就最为突出,它虽是一部节本,但由于其高度的艺术独特性,居然实际上决定了清代《西游记》本发展的主潮流。  相似文献   

15.
《唐三藏西游释厄传》语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元明清有不同类型的“被”字句,宋元时期的口语作中,一些独特的“被”字句与一般的“被”字句,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语义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别。《唐三藏西游厄传》全书有131个“被”字句,将其分析和的结果与《西游记》进行比较,可以从语言特点的角度为辨别《西游记》不同版本的源流关系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出品过《绝命毒师》、《行尸走肉》等剧的美国AMC电视台日前宣布,将把中国名著《西游记》改编成一部功夫题材的新剧《Badlands》(暂译《穷山恶水》),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伟大的战士和一个小男孩寻找极乐世界的冒险旅程。尽管AMC为其配置了豪华的制作阵容,但此剧还是激起了国内网友的争议之声。有网友担心《西游记》被恶搞,"毁了原著,毁了经典,毁了那份童年记忆";也有网友对这版"西游"充满期待,"美剧凭借精良制作、多元表达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吸引了全球观众,不妨对美剧版《西游记》抱以美好期待。"  相似文献   

17.
简单、轻松、快乐,是很多游戏人类的追求。在《快乐西游》中,游戏人类可以通过简单利落的过程,找到那种亲切的熟悉感,一瞬间让人似乎又想起了当初那个只为游戏而快乐的少年。在《快乐西游》中,主管变化的师父分别是会三十六变的猪八戒和会七十二变的孙悟空。在《快乐西游》的世  相似文献   

18.
唐玄奘取经故事,从玄奘取经回长安开始,就为人们所传诵。到五代、北宋时期,就逐渐把取经故事神话化,并进入壁画、宝卷、诗词、戏曲、平话等文艺创作领域。到百回本《西游记》出,唐僧取经则普及成为妇孺皆知的故事,其在民间流传的广泛深入的程度,远非其他一些长篇小说所可比。唐僧、孙行者、猪八戒的名字,恐怕很少有人不知道。百回本《西游记》创作之成功,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充分吸收了前人创作的成果,而朱鼎臣的《唐三藏西游释厄传》所起的作用则尤为突出。因此我们应当充分认识朱鼎臣《西游释厄传》所给予百回本《西游记》的影响,决不能抹杀《西游释厄传》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我搞《西游》是半途出家。还在八十年代初,我奉命筹组全国首届《西游》研讨会,作为专业人员当然想拿出成果来。但我原来是搞文艺理论、现代文学,而当时则改搞《文心雕龙》、古代文论。所以要立即转过来搞《西游》有一定难度。况且我手上只有一部人文1973年印的《西游记》,搞版本无可能,于是挖空心思写了有关艺术风格、猪八戒特性和美学方面的三篇论文,提交大会交流。会上宏文选见,使我大开眼界;其中特别引起我关注的论文中就有陈新先生的《西游记版本源流的一个假设》。后来收入由我负责编选的大会论文集《西游记研究》,由江苏…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本与原著《西游记》对比阅读,激发学生阅读《西游记》原著的兴趣,并体会原著语言的精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