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教师专业伦理失范行为会对幼儿产生负面的影响。总体来看,幼儿面对教师专业伦理失范行为的反应主要为消极反应。其中,幼儿对教师不同类型专业伦理失范行为的反应差异极其显著,而训斥行为、讽刺行为最容易使幼儿产生消极反应,恐吓行为引起幼儿积极反应的情况相比其他类型较多;幼儿的反应与幼儿所处的情境差异极其显著,幼儿在生活活动中较易产生消极反应,在游戏活动和区域活动中较易产生积极反应;不同年龄班幼儿的反应差异极其显著,中班幼儿最容易产生消极反应,而大班幼儿较其他年龄班产生积极反应较多。  相似文献   

2.
鲁叶 《考试周刊》2014,(81):194-194
幼儿在玩区域游戏时,常常会用一些消极或暴力态度表现自己对游戏的疲惫,教师要仔细分析幼儿产生游戏疲惫的原因,并通过有效方法防止和消除幼儿的游戏疲惫现象。  相似文献   

3.
徐宏 《黑河教育》2013,(11):79-79
师幼互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表现形态,存在于幼儿生活之中,表现在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领域,特别是民间游戏,对幼儿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随着《纲要》的贯彻落实,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师的行为不断改善,不少教师也有意识地通过积极的互动提高游戏的有效性。但在我国目前的幼儿教育实践中,因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和幼儿的互动还显得有些消极和被动。那么,在幼儿园活动中,该如何构建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呢?  相似文献   

4.
游戏中教师指导对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以游戏这一最能体现幼儿社会性行为的活动为场景,通过对游戏中教师指导和幼儿活动的观察记录、对比分析,从实证的角度论证教师指导对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影响。幼儿社会性行为主要从游戏层次,想像性游戏中的社会性特征,幼儿游戏中的攻击性和亲社会性行为三个维度来观察描述。教师指导则是通过教师对集体游戏的组织行为,对幼儿批评和表扬的次数,以及对集体问题的处理方式三个维度来描述。  相似文献   

5.
沙欣怡 《家教世界》2023,(30):39-40
<正>众所周知,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由于年龄小,认知有限,对是非判断能力较差,不能正确地判断是与非、善与恶。教师是幼儿成长路上的引路者,肩负着育人的重任,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幼儿向善。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情绪积极,教师可以借助课程游戏化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当前,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特别是调皮幼儿的评价倾向于消极的否定评价,评价的目的多限于纠正错误,很少注意激发幼儿的积极品质.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看,调皮是幼儿的天性,调皮幼儿有很多积极的品质,调皮的幼儿不是坏孩子.教师在评价幼儿时要有积极的心态,用积极期望取代消极否定,改贬损为疏导,以切实促进幼儿发展.  相似文献   

7.
江蓓蕾 《家教世界》2023,(15):59-60
<正>自主游戏是一种良好的教学管理方式,让幼儿既能参与游戏,又能在游戏中不断提升自己。教师应当在合理的教学程度下,对幼儿进行积极的教学强化,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使幼儿能在游戏活动中拓展视野,了解更多趣味性的内容,培养其自主学习性,这对幼儿以后的学习和成长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区域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幼儿园教学活动形式之一,对于幼儿的学习和身心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设计和实施区域游戏时,教师要注重全方位地推进区域游戏的生活化,确保区域游戏对幼儿教育的有效性,提升区域游戏的整体效果,让幼儿在收获多样游戏体验的同时,实现综合素养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梅 《成才之路》2009,(29):77-78
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之一,认真组织好游戏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独立自主意识,对于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和谐发展是非常有益和有效的。一、积极组织幼儿参加游戏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建立自信心幼儿参加每一个游戏活动,无论是用积木搭建房屋,还是玩小猫钓鱼,参与和完成的喜悦都会使他们感到自己是会做的,是能干的,是能够成功的。因而,教师要积极组织幼儿参加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才干。在游戏前,教师要做好调查研究,了解幼儿对游戏的愿望。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让他们参与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游戏意境,指导幼儿选择喜爱的游戏,  相似文献   

10.
在幼儿园,幼儿的游戏行为并非是完全自发的,与自然状态下的幼儿游戏相比,教育背景下的幼儿游戏中教师的有效介入会极大提升游戏在幼儿成长中发挥的作用,有效地引导能够拓展幼儿进步发展的空间,在比较轻松的游戏氛围中突破自我固有水平。教师介入幼儿游戏并非随机行为,而是包含了教师对幼儿需要的判断、对幼儿成长空间可拓展性的界定等因素,教师介入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及策略。本文在肯定教师对幼儿游戏的积极作用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境对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进行分类分析,探求教师选择合适介入时机的重要性,并根据幼儿游戏、行为和思维特点对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方式方法进行探究,力图更大限度发挥教师平衡游戏需要和教育目标的作用,促进幼儿游戏的价值升值。  相似文献   

11.
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文学作品中的主题、内容等,通过语言、动作和表情进行表现的一种创造性游戏,它对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然而在传统的表演游戏中,幼儿的表演成为教师控制下的模仿、练习的行为,师幼关系成为一种导演和被导演、指挥控制和被动执行的关系,教师忽视了幼儿主体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教师积极有效的介入幼儿游戏不仅可以丰富幼儿游戏的内容和形式,而且对幼儿的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已有研究大都认为教师的介入行为具有积极影响,主要从教师的介入时机、介入方法、介入频率、介入策略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未来的研究也可拓展到通过丰富研究方法、从教师专业发展等角度来探讨教师介入行为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3.
罗青 《福建教育》2014,(1):115-116
一些幼儿园在开展表演游戏的过程中表现出以下现象:重表演,轻游戏;教师指导方式程序化;幼儿按照同一模式进行表演,幼儿表演的对话、语气甚至表情动作都基本相同,缺乏幼儿创造性的表演行为,幼儿呈现厌烦、消极等状态。两年来,我们尝试从表演游戏素材选择、游戏环境创设、游戏情节的引导与推进等三个方面入手,改进表演游戏,凸显幼儿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取事件取样法对100名大、中、小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不存在性别差异;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主要是指向同伴,极少指向教师;在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中,合作行为最为常见,再次为分享行为和助人行为,安慰行为和公德行为较少发生。教师通常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做出积极反应或消极反应;同伴对幼儿的合作行为多做出积极反应,对幼儿的分享行为、帮助行为、安慰行为多做出中性反应。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大多未得到及时强化。  相似文献   

15.
游戏是孩子们的最爱,它能让幼儿体验到自由、自主和快乐,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在区域游戏过程中,应成为幼儿游戏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师的有效助力,是推动游戏使幼儿得到更好发展的关键。在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如何放手,如何支持幼儿游戏?我以一个真实的区域游戏案例,说说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6.
当前,幼儿阅读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教师作为成人,在阅读心理上与幼儿存在距离;二是我们对幼儿阅读的内在机制认知规律缺乏研究;三是教师自身阅读的童书太少,很难寻找、体会到幼儿阅读的感觉。最重要的是,我们往往忽视幼儿阅读的方式,没有用幼儿的方式来引导幼儿阅读。这无疑会对幼儿的阅读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全力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并积极运用游戏化阅读方式,让幼儿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一、建立"快乐阅读工作坊"为了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我们建立  相似文献   

17.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进行社会交往的主要形式之一。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幼儿及教师对同伴冲突的应对方式直接影响到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本研究采用观察法通过对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幼儿游戏同伴冲突现状进行研究,发现教师和幼儿在应对和解决冲突中多用消极解决策略:幼儿解决策略较多使用攻击性行为、互不相让、威胁命令;教师解决策略较多使用粗暴制止、独断专制、简单安抚、延迟处理。这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易导致幼儿同伴间关系紧张,对教师缺乏信任,教师也会错失教育时机。由此,对幼儿及教师在应对冲突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取事件取样法对100名大、中、小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不存在性别差异;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主要是指向同伴,极少指向教师;在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中,合作行为最为常见,再次为分享行为和助人行为,安慰行为和公德行为较少发生.教师通常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做出积极反应或消极反应;同伴对幼儿的合作行为多做出积极反应,对幼儿的分享行为、帮助行为、安慰行为多做出中性反应.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大多未得到及时强化.  相似文献   

19.
体育游戏以其活泼、有趣、充满竞争性而深受幼儿喜爱,它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能满足幼儿的多种需要,在健身、思维、个性、品德等各方面都可起积极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体育游戏都能发挥其显著作用,取得预期活动效果的。如不加选择地采用游戏教材,游戏中幼儿常会出现注意力分散、兴趣不高、情绪低落等现象。还有的教师对游戏的目的缺乏理解,只是为游戏而游戏,并没有真正达到培养幼儿诸方面能力及意志品质的目的。凡此种种,都会抑制体育游戏诸功能的发挥,难以达到预期的活动效果。因此,教师必须精心选择体育游戏,加强游戏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通常采用创设游戏情境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但是教师往往只注重游戏的目的而忽视幼儿的参与性。通过对幼儿游戏情境外在性参与和内在性参与两种不同程度的参与形式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幼儿游戏情境的内在性参与更能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幼儿园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应引导幼儿从外在性参与过渡到内在性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