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印迹.西方节日由于受历史文化的影响,大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如圣诞节、复活节、万圣节、感恩节等.本文就这四个节日谈一谈西方节日的宗教内涵.  相似文献   

2.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节日是一种文化现象,能全方位地表现出孕育这一节日民族的历史文化意识。传统节日文化是其中重要的一项,中西方节日文化各有特点。春节和圣诞节分别是中西方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传统节日,在本民族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以春节和圣诞节为例,从一些重要习俗方面对中国的春节与西方的圣诞节进行详细的对比研究,反映中西方人们在情感表达、价值信念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增进相互合作,促进中西方交流。  相似文献   

3.
节日,作为民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包含着一个民族历史形成和沉淀下来的性格、心理、信仰、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寄托了人民对生活的热爱。本文以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和外国短篇小说《圣诞欢歌》中所涉及的节日庆祝为例,分别从节日主题、人们的礼仪、饮食、祭祖祭神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以此研究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同时分析当今中西方节日相互交融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传统民族节日的形成是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下的产物,节日的产生原因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与人文文化有关,西方传统节日主要与宗教文化相关。中国传统节日最初的雏形是一些祭祀的日子,西方的传统节日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相似文献   

5.
1.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有什么异同?不同点:(1)内涵不同。民族节日,是指蕴涵在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文化遗产,是指在历史、艺术或科学及审美、人种学、人类学方面有着世界意义的纪念文物、建筑物、遗迹等。(2)地位不同。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6.
一个民族传统的节日反映了这个民族的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的文化不一样,本文通过中国的七夕节和西方的情人节的比较,来揭示中西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节日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长期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是民族智慧的结晶,蕴含着其民族精神、民族感情、民族性格和独特的价值观。元上都的节日包括传统节日、一些与皇帝活动有关的重要临时节日、宗教节日和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点的节日等。节日的多元体现的是文化的开放与多元。  相似文献   

8.
传统节日     
《数学教学通讯》2013,(5):10-11
素材观察SUCAI GUANCHA节日是人类长期历史积淀和文化凝聚的结果.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节日,并且引以为自豪.民族文化往往是通过节日流传下来的,节日是民族文化的最集中凝聚.如中国的春节,路再远,钱再少,人们也要回到家乡,回到父母亲人身边.即使回不去,也要一起收看春晚.这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充分表现.一种文化,如果失去了节日,那么它离消亡就不远了.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时间排,中国的节日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春节,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清明节,有"楚乡遗俗至今留"的端午节,有"卧看牵牛织女星"的七夕节,有  相似文献   

9.
试论中国现代节日系统中的外来节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节日诸如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和圣诞节传人中国,并演化成为中国现代节日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西方节日中国化,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从理论上来探求西方节日中国化的社会历史原因与文化原因、中国化西方节日的文化意涵、特点及其对中国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生活诸方面的影响,并对中国现代节日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进行一些新的思考,提出一些原则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在特定的时间举行庆祝或祭祀仪式的日子.以苗族民间传统节日“赶秋节”作为桥梁,通过研究苗族民间传统节日“赶秋节”中的认同主体,剖析节日文化中神话传说、传统习俗、语言、服饰等民族认同的构建要素,进而探讨民族节日对民族认同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