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瑶族的盘瓠崇拜是一种图腾崇拜。瑶族中信仰盘瓠的是占其民族主体的过山瑶和蓝靛瑶支系 ,福建等地的畲族和湘西的苗族等也信仰盘瓠。自盘瓠之名见于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后 ,由三国、魏、晋经唐、宋、元、明、清到近代 ,叙及盘瓠神话的史籍文章不下百种。在瑶族传世古籍《评皇券牒》中 ,也记载了盘瓠神话 ,其故事情节与汉文献所载大致相同。无论汉文典籍还是瑶族古籍 ,其中都对瑶族的图腾祖先神犬盘瓠与评王 (或称评皇 )的公主成婚生下六男六女 ,并由此繁衍形成瑶族作了较详细的记载。其中提到评王赐予六男六女十二姓 ,令六男婚外氏之女为…  相似文献   

2.
萧兵 《寻根》2003,(2):60-64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佚书《黄帝四经》说:“昔者黄宗质始好信,作自为象,方四面,傅一心。”这与《尸子》“古者黄帝四面”、《吕氏春秋·本味篇》“黄帝立四面”的记载相合。现在我们都知道,黄帝既是“传说祖先”,又是“神话天帝”,他的一个形象是正方形的头,四张面孔。从前儒家学者用欧凡麦(Euhemerus,古希腊“历史学派”神话学家)式的机械“理性主义”,把“黄帝四面”硬说成是黄帝依靠四位贤人治理四方,这是很可笑的。但是,黄帝为什么有四张面孔呢?一般学者都把它跟“五行”观念联系起来:黄帝是中央(最高)之帝,以四…  相似文献   

3.
畲族历史悠久。公元七世纪的隋朝,就有畲族在闽浙赣交界的山岳地带生息繁衍,后逐渐迁徙闽东。传说在远古高辛帝的时候,畲族祖先盘瓠,为帮助高辛帝平息外患立了大功,被高辛帝招为驸马。盘瓠与公主成亲时,帝后娘娘赐给女儿一项做工精细、美丽非凡的凤冠和风衣,祝愿他们婚后生活象凤凰鸟一样吉祥如意。婚后他们相亲相爱,生下三男一女。在女儿长大招婿时,公主也赐与凤冠和风衣,代代相传。因而凤凰是舍族人民的吉祥物,亦是舍族人民至今仍保持的一种信仰习俗。畲族历来认高辛夷裔,这从祖图、族谱以及《高皇歌》等文献上可看出,也反映…  相似文献   

4.
畲族起源与风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兴金 《寻根》2004,(5):58-64
“畲”字来历甚古。唐刘禹锡《竹枝词》云:“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宋范成大《劳畲耕》道:“畲田,峡中刀耕火种之地也。”畲族的“畲”字原是“火种田”的意思,早先用了“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法,这样勤劳的人民,被称为“畲民”。 畲族起源于广东潮州凤凰山,后迁居福建、江西、浙江。传说畲族始祖是盘瓠。盘瓠与高辛帝的三公主结为夫妻后,生下第一个孩子跟父姓盘,叫盘自能;生下第二个孩子时,放在篮子里养,就姓蓝,叫蓝光辉;第三个孩子生下时,天上响雷,就姓雷,叫雷巨 ;第四个孩子生下时,是一个…  相似文献   

5.
盘瑶千家峒     
宫哲兵 《寻根》2002,(3):55-61
瑶族有300万人口,分布在中国、越南、老挝、泰国、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十几个国家。瑶族的最大支系是盘瑶,因崇拜盘瓠而得名,人口占全部瑶族的80%以上,他们大都认为千家峒是瑶族的发祥地。有些国家(如美国)的瑶族回到中国时,一再打听千家峒在哪里,因为在他们祖辈的传说中,或在族谱中,都说瑶族早先住在千家峒里,后被官府围剿,才开始了漫长的迁徙之路。从中国迁徙到东南亚,从东南亚迁徙到美洲、欧洲……  相似文献   

6.
吴永章 《寻根》2002,(2):50-55
2001年盛夏,笔者应邀参加广西南丹白裤瑶民俗研讨会,并参观访问了该县所属的里湖、八圩瑶族乡。依据所见所闻,我发现《隋书·地理志下》所记荆州“盘瓠蛮”俗竟在今日白裤瑶中重现。因隋朝统一时间极短,故《地理志》中所记民俗,多溯“自晋氏南迁之后”,如此南丹白裤瑶民俗距今已有1600年历史了。“刺盘瓠”与“欢饮”丧葬礼仪《隋书·地理志下》记荆州“蛮左”二次葬俗云:当葬之时,各执竹竿,长一丈许,上三四尺许,犹带枝叶。其行伍前却,皆有节奏,歌吟叫呼,亦有章曲。传云盘瓠初死,置之于树,乃以竹木刺而下之, 故相承至今,…  相似文献   

7.
关于传说     
传说的概念,一般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民间传说概念,是把一切以口头形式表达的散体作品都包括在内,凡是民间口头上传传说说的东西,都可以列入。从民间艺学的观点来看,实际上就是神话、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的总和。因此。我们就常常遇到象“神话传说”、“传说故事”这样一些连用的术语。狭义的传说概念,则是把传说与神话、故事加以区分。凡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地方风物、社会习俗有关的那些口头作品,可以算是传说。  相似文献   

8.
"息壤"研究吕威在创世神话诸类型中,有一类"动物潜水取土造地"型故事广泛流传於从欧洲、亚洲,直到美洲的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是一世界性的传说。①该类型神话的中国版──经萧兵、叶舒宪、李道和等人的发掘研究②──实为鲧禹治水神话,已确无疑义。该神话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历试诸难”与中国上古的成年礼陈星灿中国古代的神话与传说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上古中国历史的真实面貌,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极端信古的人视神话与传说为中国上古的历史实录;极端疑古的人又把它们当成战国甚或汉晋人的伪造,事实证明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可取的。近代...  相似文献   

10.
《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后世大多数学者看来,这句话反映了孔子注重“德行”,认为“行”比“学”更重要,“行”在“学”先。但《论语·述而》云:“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此处把“文”排在了“行”的前面.与《学而》篇顺序显然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