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释"如"     
吉霞 《寻根》2007,(6):54-55
如,甲骨文写作 《说文》:“如,从随也,从女从口。”尹黎云先生在《汉字字源系统研究》一书中认为,“如”是“女”字的后出分化字。“女”,甲骨文写作“孝”,《说文》:“女,妇人也,象形。”此说流传甚广。《甲骨文字典》对女字的解释为:“象屈膝交手之人形。妇女活动多在室内,屈膝交手为其于内居处之常见姿态,故取以为女性之特征,以别于力田之为男性特征也。”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阅读日本文学作品或者新闻报道的时候,不时会碰到一些怪字,查<新华字典>找不到.比如日本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和迁哲郎(1889~1960年),这个"迁"(tsuji)字就不多见.还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同样一个字,日语原文和翻译过来的汉文不是一个字,比如日本前首相小渊,日文中写的是"小渕"(kobuti).日本字不是都来自中国吗?怎么会有我们字典中没有的字呢?  相似文献   

3.
胡毓骅 《寻根》2003,(1):108-114
徽墨是我国的“文房四宝”之一,历来受到文人骚客和达官显贵的青睐。在徽墨业中,“胡开文”是我国近代一家闻名中外的老店,至今已有近240年的历史。现在“胡开文”三个字几乎成了徽墨的代称,“胡开文”的名号遍及徽墨的故乡—原徽州地区诸县,其墨则遍及海内外。但是“胡开文”不是人名,而是墨业的店名。“胡开文”墨业的创始人是安徽省绩溪县上庄村(上庄村也是胡适的故里)的胡天注。据《上川明经胡氏宗谱》记载:“天注公,驰赠奉直大夫,名在丰,字柱臣……生于乾隆壬戌年(1742年)六月二十七日未时,故于嘉庆戊辰年(1808年)十…  相似文献   

4.
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态有几种?中国先秦时期的《管子·四时》用木、火、土、金、水解释万物的盛衰消长。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则认为世界是由土、水、气、火4种基本物质构成。不过,按照现代科学家的观点,物质形态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还有……还有什么?别犹豫,物质的第四种形态是什么?这种问题就像叫出张三、李四、王麻子之类的名字一样容易。宇宙的百分之九十九由这种物质组成,地球被这种物质包围着。北极光是这种物质的一个可爱实例,闪电亦是如此。太阳也是由这种物质构成的。  相似文献   

5.
《说文》:“贾,市也,从贝西声。一日坐卖售也”。又:“市,买卖所之也。”凡市场上的货物交易行为便称之贾。然而长期以来,在古文字里未能找到对应的“贾”字,而常见的一个“ ”字,多释为“貯”字。杨树达先生曾在《格伯簋跋》一文中曾疑此字读为贾。  相似文献   

6.
"一个不曾得君行道的王安石"--解读平民思想家李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晓江 《寻根》2003,(1):55-59
一生于11世纪初、年仅51岁便谢世的李觏(1009~1059年),字泰伯,人称盱江先生,为古之建昌军、今之江西南城县人。宋仁宗称李觏为:“通于经术,东南士人,推以为冠。”大儒朱熹曾“谓李泰伯文得自经中,虽浅,然皆自大处起议论,盖有取尔也”。大文豪范仲淹赞他:“实无愧于天下之士。”大政治家、大文学家王安石也曾说:“李泰伯、曾子固豪士,某与纳。”现代著名学者姜国柱先生说:“我认为,李觏是一个积极提倡改革的改革家,而不是一个向后看的‘保守主义者’;是一个注重现实、关心时政、关怀民命的现实主义者,而不是‘一个复古主…  相似文献   

7.
试释“国”与“域”及“城”游修龄本文所说的国、域和城,不是指现代意义上的国家、领域和城市的概念,而是讨论这三个字的起源和原始的意义。国的繁体字本作国,是口内一个“或”字;域则是土旁从“或”(但古籀中是邑旁从或),二者是同源的。城是土旁从成,这成字的演...  相似文献   

8.
汉语中的“若”字大致有十三四种词义,主要有选择、顺从、如此、好象等义。从《说文》:“若,择菜也”分析,“选择”是其初意。但在一些殷周金文及早期古文献里出现的“若”字,无论用上述哪一种词义解释,都很牵强。如果我们观察甲骨文、金文中的“若”字,此种解释也是值得商榷的。本文拟对早期汉语中的“若”字初意作一探索,恳请指正。一、“若”最初之意是为了探听神意进行祈祷的活动,或者仪式,“若”与神或上天有关汉字不仅是古代语言的形象化,具有同时性、同质性,而且它的文字体系是把创立文字以前的传承原封不动的集约在字形中。有时神话式的传说也被原封不动的字形化,如早骨文中般始祖王亥便是以鸟形神话的形式来表示的。“若”字在甲骨文作“(?)”形,似一长发者跪在地上,仰望上天,双手举起,作祈求状。会文增口伦“(?)”形。品字在甲骨文、金文作“(?)”形,日本学者白川静认为“(?)”即载书的器具,代表祷词或祈祷文,这是为了探听神意进行祈祷的文字。商周的宗教形式主要表现为巫教,信仰的最高神是上帝。上帝又有帝、天、皇天、吴天等种种称呼,上帝是主宰天国和人间的至高无上的宇宙大神,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水旱丰  相似文献   

9.
汉字与汉语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一字一音的汉字不仅为适应单音节性的汉语的需要而产生,而且即就是在现代汉语中,如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的词,可以写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以代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素(例如:天空、楼房、篮球场、现代化等等),其实与单音节词的表达法并无本质区别.事实昭然:汉字曾经很好地记录并扶持了以单音节词为主的古代汉语,现在同样也很好地记录并扶持了以双音节词为主的现代汉语.  相似文献   

10.
"福"字浅谈     
马福贞 《寻根》2007,(4):54-55
在林林总总的汉字中,中国人最喜欢的是一个"福"字。"福"字的释义颇多。《老子》"福兮祸之所伏", 与祸相对。《左传·庄公十年》:  相似文献   

11.
《易经》与元素原子结构杨明亮一、《太极图》与原子结构现代化学的研究证明了自然界中各种物质均是由一定数目性质不同的元素、原子集合的结果,而组成物质的原子,虽然各自的物理、化学性质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它们的结构都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绕核旋转的电子所构成。...  相似文献   

12.
晚清新名词的引入是中国语言文字体系现代转型的重大事件。它表明了近代中国社会文化价值与人们的思维方式的现代转型的程度,也表明了其时语言文字发展的现实情况与水平。在众多反对声中,新名词的使用逐渐获得合法性,代表了近代以来文言的浅近化发展方向,改变了中国既有书面语体系的面貌,是五四现代白话文产生之前必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13.
刘咸炘与他的《〈三国志〉知意》杨代欣刘咸(1896-1932),字鉴泉,别号斋,四川双流人。中国现代著名学者,生前曾任敬业学院哲学系主任和成都大学、四川大学教授。刘威忻生在清末一个对四川文化颇有影响的书香之家。其祖父刘沅,字止唐,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14.
茶,本就是一种饮品;但茶的文化远非一个“饮”字了得。这就像破五的饺子、正月的元宵、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不只是吃,里面涵盖了许多念想。念想越深厚,其物本身的价值便随之升华。于是,又引发更多耐人寻味的思考,使物更有滋味,更有嚼头,这就是文化创意的魅力吧。  相似文献   

15.
"岷山历史文化和羌文化保护与利用座谈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大地震灾区,在现代地质学上属于龙门山断裂带,在历史地理上属于岷山山脉。岷山及其周边地区是中华文明和古蜀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古老羌族在现代唯一的聚居区,地震对岷山及其周边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羌族文化造成了严重破坏。为了促进四川灾后重建、灾区历史文化和羌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为有关部门的决策、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参考建议,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于2008年6月27日召开了“岷山历史文化和羌文化保护与利用座谈会”。  相似文献   

16.
“门当户对”的概念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它经常成为人们在择偶过程中所选用的标准之一。现代汉语词典对“门当户对”的解释是:“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相当,结亲很合适。”而就时间范畴而言,“门当户对”的择偶观念在我国的发展则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这种观念会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春节期间,我在好友家里,见到了一本厚书。这是由经济日报出版社于2008年1月发行的长篇回忆录,约40余万字,著者薛韫秀。  相似文献   

18.
陈创 《寻根》2005,(2):116-117
闽南及台湾民居,每常在门额上镶嵌“丁号”(丁即男丁,传宗接代者),以示其宗姓根源。“颍川衍派”、“颍川世胄”、“颍水传芳”即是其一。凡门额上镌有这一“丁号”的,必是陈姓人家无疑。但有的错将“颍”字写成“颖”,而且以讹传讹,那是不识颍川来历的缘故。  相似文献   

19.
科学决策应更多地依靠专家的献言献策,而不是依靠行政长官的发号施令。对于四川省物局这一专业性很强的主管部门,在管理全省物事业进行决策的过程中应充分贯彻上述原则。现代企业应重视自身的化建设,没有化底蕴的企业,其生命力是非常有限的,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全兴集团今日邀请众多的省内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座谈企业化,这是现代企业观念的体现,企业领导具有如此的眼光是非常可喜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传统"和谐观"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遂虎 《寻根》2002,(4):23-25
现代既可以看做是传统的对立面,也可以看做是传统的延续体,传统化的优秀根须,可以给我们源远流长的精神滋养。比如“和谐观”就是其中之一。黄土地孕育了早熟的农耕化,而农耕化奠定了东方特有的和谐观。农业化不同于早期的采集和游牧,也不同于后来的工业明。它不是简单地、即时地向自然索取,而是需要一系列操作环节,需要较长的间隔时间,才能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