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5年5月,第十届全国好新闻评选在承德举行。过去,我们对每届好新闻作品的评价,多着眼于写作技巧,写作特点,并且肯定这些年我国新闻写作已经历了“短、新、活、深”的四个阶段,看到了我国新闻写作发展的轨迹。现在,我们该怎样来评价第十届全国好新闻评选及其入选作品?尽管它们在写作上又有新的特点,新的发展;然而,联系当前实际,对于好新闻评选及其入选作品,我觉得更值得研究和需要研究的还应该是它们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长沙参加一九八五年全国好新闻复评工作回来,《新闻知识》要我写点什么。因为后面还有定评,现在写似乎为时早了点,加之我参加的主要是对通讯作品一个方面的评选。要写,也只能是些零碎的感受。这届好新闻评选,仍是以“真、短、快、活、强”五个字作为基本评选标准,要求评出既有新闻价值又有宣传价值的上乘之作。五字标准是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同志代表党  相似文献   

3.
时下好新闻评选甚多,从全国综合评选、分类评选、专题评选到行业评选、地区评选乃至单位评选,每年总数不下百种、千次。如同1980年我国首次全国好新闻评选时相比,真可谓“星火燎原”,遍地开花了。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新闻事业的发达和对新闻业务提高的重视,应该说是一种好现象;可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评选过滥,似成灾难,有得不偿失之势。 各种活动都有其目的。当年创始全国好新闻评选时,目的在于提倡“多写新闻,写短新闻,写好新闻”(这里所讲的“新闻”是指狭义的新闻——消息)。因为,那时我国新闻事业刚从“四人帮”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各传媒的版面、节目中,消息少,短消息更少,而且帮腔帮调严重,写得生动活泼的甚少,往往不堪入目,不受受众欢迎;通过好新闻评选,倡导“新、短、快、活、强”,实  相似文献   

4.
说实话,当记者谁不想写好新闻,作为一个地方记者,我也有这份“野心”。 可是,说来也巧,从1984年,一直到1991年全国第二届现场短新闻评选揭晓,我有8篇作品获全国好新闻奖。 1984年写的消息《东鸭鸽营社员跑步成风》,获全国好新闻二等奖。 1985年写的通讯《记县委书记与乡长的对话》,获全国好新闻三等奖。  相似文献   

5.
一年一度的全省报纸好新闻评选工作,历时十天,于1987年4月10日在南京结束。这次共评选出1986年发表的采写的好新闻作品109篇,编辑的好专栏、好版面、好标题35件。同时又从中初评出15篇采写的和7件编辑的新闻作品参加全国第八届好新闻评选。好新闻评选活动,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的。它是广大新闻工作者辛勤劳动成果的检阅,是新闻改革经验的总结和交流,也为新闻研究和新闻教学提供了有益的材料,越来越受到全省各新闻单位、新闻工作者及新闻爱好者的关注。今年  相似文献   

6.
在第六届全国好新闻评选前夕,有的同行要我谈谈什么样的新闻才能评上全国好新闻。这是个一言难尽的问题。能评上全国好新闻的均有它的特点,如时效问题,主题思想的选择和提炼问题,文章的表述方法和形式问题,等等,可以列出一串特点来;但是,几届全国好新闻评选的实践告诉我,最根本的一条还是新闻价值问题,只有把握住了这一条,才有可能写出好新闻来。  相似文献   

7.
解放军报开展评选好新闻的活动,经过群众推荐和编辑部评议,评选出一九七九年十条好新闻。这件事做得好。这对于在报纸上增加真正的纯粹的新闻,特别是短新闻,进一步做好新闻改革,将是一个促进。本刊去年十月,曾发起评选好新闻的工作。几个月来,各新闻单位和广大读者、编辑、记者给本刊来信,积极参加这次评选活动,推荐了一批好新闻。为了善始善终地做好评选工作,我们建议:各个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按照解放军报的办法,评选出自己单位一九七九年的十条好新闻。请将评选的十条好新闻的目录(最好附上原文),在四月底前寄给《新闻战线》编辑部。我们将邀请北京新闻学会和其他有关几个新闻单位,在各报评选的基础上,最后评选出若干篇好新闻。我们热烈希望各新闻单位的同志们给以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第五届全国好新闻受奖作品集《好新闻》一书,巳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这届好新闻评选共评选出好新闻作品232篇(幅),受表扬作品120篇(幅).这本书汇编了这届评选受奖的报纸和通讯社发出的稿件,全书23万字,包括消息、通讯、评论、文章、来信、标题、  相似文献   

9.
一一年一届的全国好新闻评选,今年已是第十届。十年来,全国好新闻评选,自始至终坚持突出改革,突出创新的总指导思想。突出改革,要以改革开放为主要内容,反映改革的新进程、新成就、新问题、新经验,为加速和深化改革鸣锣开道。体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订的路线、方针、政策。这个指导思想得到了全国新闻界的理解和支持,得到了各级评委的认真执行,每届好新闻作品中的75%以上是突出改革的,受到了广大受众的欢迎;并通过好新闻评选,进一步影响和促进了全国改革开放的报道,一浪推一浪,一年胜过一  相似文献   

10.
第六届全国好新闻评选的复评、定评工作,历时十五天,于5月21日在成都结束。评选出的1984年好新闻作品共208篇(组、幅),其中特等奖7篇,一等奖51篇,二等奖66篇,三等奖84篇。全国好新闻评选活动是由《新闻战线》编辑部、首都新闻学会倡议,从1980年开始的,每年举办一次,到今年共评选出好新闻作品一千余篇。这批优秀作品,是全国广大新闻工作者辛勤劳动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纪录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我国人民前进的足迹,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振兴发展的景象,也为新闻改革和新闻研究以及新闻教学提供了有益的材料。全国好新闻评选受到了各新闻单位、广大新闻工作者以及新闻爱好者的关注。本刊记者在定评会议结束时,访问了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会长胡绩伟同志,请他就这届评选和今后如何改进评选工作,发表意见,谈谈设想:  相似文献   

11.
1990年陕西省好新闻评选将把“现场短新闻”作为一个新增设项目。为了使新闻改革更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也为了配合全国第二届现场短新闻的评选,陕西省好新闻评选办做出了这一决定的。在最近发出的评选通知中提到,关于“现场短新闻”评选拟分两段进行,第一段评选1990年7月——12月的新闻作品,即加入1990年度省评活动;第二段评选1991年1月——  相似文献   

12.
第五届全国好新闻评选委员会于6月18日讨论了明年全国好新闻评选问题,并作出如下规定: 一、第六届全国好新闻评选,于明年5月在四川成都举行。二、设立好新闻特别奖和新闻报道创新奖。三、评选项目为消息、通讯、言论、来信、新闻照片和新闻漫画。在这些项目中,重点突出体制改革,突出经济宣传,突出批评报道。四、入选数目设特别奖五个,创新奖五个,一般奖五十个,表扬稿一百二十篇。广播电视和报纸通讯社人选稿件仍按三七比例分配。五、评选方法仍按第五届评选办法进行,中央各系统、各省(市,自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七九年,天津日报发表的消息《“光棍堂”引来四只“金风凰”》曾获首届全国好新闻一等奖,现在,经过第七届全国好新闻评选,新华日报的通讯《“富光棍”之谜》也已进入一九八五年全国好新闻的行列。男大当婚,光棍的存在本来就是一种反常的社会现象。尽管这两篇的主题思想不同,体裁不同,但无论是天津日报那篇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第四届(198(?)年)好新闻评选工作,已于3月27日圆满结束。共评出好新闻获奖作品114篇(件)。北京市好新闻评选委员会在主任许文(市新闻学会会长、北京日报社社长)、副主任俞位海(市记协副主席、新华社北京分社副社长)、于云先(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匡于中(市新闻学会副会长)的主持下,按照“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突出改革,突出创新”的原则和“真、短、快、活、强”的标准,采取无记名投票和必要的讨论相结合的方法,从本市报名参加评选的报纸、通讯社、新闻刊物、广播、电视、新闻摄影和新闻漫画等59个新闻单位和系统推荐的新闻作品中,最后评选出114篇(件)获奖作品。其中:一等奖25篇(件),二等奖34篇(件),三等奖55篇(件)。这些获奖的新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第三届(1985年)好新闻评选工作已于三月底圆满结束。这届好新闻评选工作是在北京市新闻学会和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主办,由有关方面负责人和学者组成的市好新闻评选委员会具体领导下进行的。在为期一周的评选中,评委会主任许文(市新闻学会会长、北京日报社社长)、副主任俞位海(市  相似文献   

16.
书讯     
《十年新闻写作变革》何光先著的《十年新闻写作变革》,是一部10年全国好新闻评选及好作品的系统评论集,是为纪念全国好新闻评选10周年而出版的。全书分五部分:10年好作品综合评论;10年好作品专题评论;10年评选札记;10年好作品选析;其它。中国新闻出版社出版,定价5.60元。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时不时就会冒出一股什么热,新闻界乃至非新闻界评选好新闻,似乎也称得上热门之一。尽管在读者,听(观)众中真正引起强烈反响的好新闻不多。但通过各种渠道“评”出来的“好新闻”却着实不少。不仅有全国好新闻,而且有各省好新闻,地市好新闻,此外还有什么卫生好新闻、法制好新闻,教育好新闻、体育好新闻、科技好新闻、财贸好新闻、企业报好新闻、  相似文献   

18.
作者附记:每年评选好新闻,由于“僧多粥少”(稿件多而名额少)的矛盾,总是“上榜”的稿件少、“落榜”的稿件多;加上评选好新闻也和人事一样,遭遇难免有幸与不幸之别:因此,不是所有好的稿件都能评上好新闻的。这应该被看作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在这些众多的“落榜”稿件中,确实也不乏佳作(它们本来就是由各地推荐上来的好新闻),其中有些甚至不比“上榜”稿件的质量逊色。从新闻写作研究角度考虑,特别是从相互学习、相互补充、促进新闻改革的角度考虑,推荐一些“落榜”的好新闻(这些稿件也都是广大新闻工作者和报道人员的心血结晶,它们和“上榜”的好新闻一样,都是我们新闻写作宝库中的财富),可能是不无益处的。作者参加了去年在上海举办的第八届全国好新闻评比会议,对此深有感触,为此撰写了几篇推荐的短文,借《新闻大学》一角,供广大读者批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今年六月,我们有幸参加在哈尔滨市召开的第五届全国好新闻评选会议的复评、定评工作。会议开得紧张而有生气。我们深受教益。(一)评选好新闻有没有标准?如何掌握?这是评选工作中首先要明确的。有的同志说,评好新闻很难定出具体标准,只要比较就行了。与会同志大多认为,比较也得有个标准。当然,这个标准不象物质产品的检验标准那么具体细  相似文献   

20.
今年五月在湖南举行的第七届全国好新闻评选中,《新华日报》有三篇新闻作品获奖:评论《“对策”也可当镜子》获一等奖、通讯《“富光棍”之谜》获二等奖、消息《“洋鸡”不吃“洋料”照样生蛋》获三等奖。这三篇新闻作品之所以在全国获奖,是因为它们都具有“新、深、活”的写作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