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个少年在市场上卖苹果,一个要2个卖5角,另一个要3个卖1元。他们的篮子里各有30个苹果,第一个少年可以卖7元5角,第二个少年可以卖10元。为了表示友好和便于买卖,他们商定:把两个人的苹果合起来卖,不挑不选,l元5角5个。卖完后,他们惊奇地发现:结果卖了18元,比原来能卖的钱多出5角。没差没错,怎么会多出5角钱呢?这钱应该归谁呢?  相似文献   

2.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儿童、少年生活和成长的基本环境。从教育的角度说,家庭是儿童、少年的第一学校,家长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孩子从小到大,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其性格和品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位英国教授说:“幸福美满的家庭犹如港湾、沃土,畸形的家庭则犹如染缸和腐蚀剂。”无数事实证明,儿童、少年不论向哪个方向发展,家庭的影响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位老者在一段泥泞的路上蹒跚而行,一少年见状赶忙上前搀扶。分别时,老者对少年谆谆嘱咐:“请代我向你的父母表示敬意 !”呵,老人的话在昭示他人:这位少年的举动来自贤良的父母及其家教。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因此家教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人们的道德教育、法纪教育、乃至人生观教育,大都是幼年和少年时代首先在家庭中受到的,并将对人的一生起关键作用。   人类历史和当代科学家都证实了这样一条规律:高素质的父母是高素质的后代乃至高素质的民族赖以产生的基础。一个人的智力高低固然与遗传优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韩葵 《今日中学生》2006,(12):40-42
反映矿工苦难的少年短篇小说《血色金沙》在《儿童学》刊出后,有读问我:这故事是否是真实的?有没有人物原型?我告诉他们,故事纯属虚构。人物原型嘛也算有一个吧。  相似文献   

5.
我思故我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想起一句古话:“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辞强说愁。”这句话含有批评的意味,现在看来,未免有些武断。少年怎会不识愁滋味,不过是少年发自内心的愁到了自命不凡的大人们眼中便成了无病之呻吟。于是一律加以蔑视。每天同少年们生活在一起,看他们读书,看他们生活,看他们喜悦,看他们哀伤,我的心中便有了许多的感触,后来也便明白了,少年的忧愁其实正是思考的缘故。思考?是的!他们思考生活,思考人生,思考社会,当然也思考爱情。然而这种思考是很隐蔽的,他们对自己的这种思考十分的小心谨慎,有着一种天然的戒备心理。思考的结果是…  相似文献   

6.
姚雯 《山东教育》2007,(1):54-54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是《少年闰土》的一个难点,要学生理解“四角的天空”究竟是什么意思,有些抽象。学生不明白饱读诗书,锦衣美食的少爷怎么会不知一个农村的少年?往往在这部分的处理上,老师们容易就词解词,而江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熊海滨老师在执教《少年闰土》一课时,却将此难点教在无痕处:  相似文献   

7.
据报载:某大城市的夜市,每到华灯初上时,就有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到夜市去卖唱,以此来赚钱。这些稚气未脱的花季少年,整夜在广场上徘徊,生意不好的还要忍受父母的责骂,承受着来自身体上的疲惫和心理上的痛楚。这种只有在旧社会为生活所迫的穷人们的无奈选择,却出现在了今天被现代文明所包围的大都市中。花季少年去“卖唱”,究竟谁之过?   一、家庭责无旁贷:家庭是人们接触的第一个社会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它直接关系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父母有责任让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北京四少年闲来无事,觉得内心空虚无聊,便上街闲逛,突发奇想,以打人取乐,结果越打越一发不可收拾,打了拾荒妇女,火烧、虐待,该妇女最后不治身亡,他们也在打人快感中走向毁灭。这个在变态心理学教材中才可以见到的心理变态行为竟然是四个不满18岁的辍学少年干的,而且其中还有两名女孩子,这不禁让我们产生强烈的认知失调。我们这个社会究竟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校和家庭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这种连西方暴力电影中都难见到的镜头竟然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状告压力     
(“咚!咚!咚!……”开封府衙门前挤满了人,一位少年正用力敲击着衙门前的鸣冤鼓。衙役们迅速地站成两排,包拯大人闻讯坐到了案前。)(此时,音乐响起———《包青天》)(击敲少年被衙役带上,跪下。)包大人:来者何人,因何击鼓?众衙役:威———武———包大人(用力拍惊堂木,清了清嗓子):这位少年,你欲状告何人,快快如实讲来?少年:包大人,学生要状告压力!包大人(眉头紧锁):压力?小小年纪何来压力?少年(取下“酒瓶底”,错把衣角当手巾揉揉因加“夜班”而布满血丝的眼睛):回大人的话,学生是一名初三的学生,为…  相似文献   

10.
<正>“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一首旋律优美的《少年》,唱出少年的执着、活力、无畏,可是你能想象这首歌从白发苍苍的老人们口中唱出是怎样的景象吗?有这样一群“少年”,他们来自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成员的平均年龄已逾七旬。他们在舞台上唱响这首歌的时候,没有暮年的沧桑、  相似文献   

11.
荣誉     
放学前,许老师找到米羊,告诉他:“明天下午,市政府要召开全市十佳出租车司机表彰大会,由我们学校出十名献花少年,在表彰大会上向十佳出租车司机献花。学校研究决定了,选你做献花少年。”“哇,太棒了!”米羊兴奋地跳了一下。全校才选出十名献花少年,这是多么崇高的荣誉呀!米羊高兴地把胸挺得高高的。同学们听到这一消息,都羡慕得不行。他们怎么不羡慕呢?在市政府大会议室里,在明亮的灯光照耀下,米羊和其他献花少年一起,手捧鲜艳的花束,随着音乐的节奏,在人们目光的注视下,步伐整齐地走上舞台。市里的领导会看着他们笑,十…  相似文献   

12.
“这个世界会好吗?”大概是当代的生活节奏太快了.人们想问的问题永远堆在嘴边,他们一刻不停地问,问股市、问房价、问官职的升迁,问工资、问待遇、问孩子的成绩,然而,他们不曾问过世界,不曾问过:这个世界会好吗?甚至,他们以为这样的问题愚蠢而可笑。  相似文献   

13.
愉快     
一位十几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智者。 他问:我如何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带给别人愉快的人呢?智者笑着望着他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已经是很难得了。很多比你年长很多的人,从他们问的问题本身就可以看出,不管给他们多少解释,都不可能让他们明白真正重要的道理,就只好让他们那样好了。少年满怀虔诚地听着,脸上没有流露出丝毫得意之色。智者接着说:我送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  相似文献   

14.
曾荻得过全国性大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的钟代华,作为诗人的感悟是真挚和细致的。这部诗集让我们真切地感知到当代少年蓬勃鲜活而色彩斑驳的世界。他写出少年的是与肉、歌与笑、情与泪,写出他们对大千世界的思考、渴望与探求;揭示出他们内心微妙幽深而多彩多色的情愫,使少年朋友看得心跳,读得热血沸腾。  相似文献   

15.
活跃队工作要抓好“十点”黄董祥着智慧。当代少年儿童好奇心大、上进心强、求知欲高,想把自己头脑用知识武装起来。少先队组织应帮助他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在中国少年雏鹰行动活动中加大科技含量。开发“兴奋点”:少先队组织要沟通师生情感,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  相似文献   

16.
有个少年想成为少林寺最出色的弟子。他问大师:“我要多少年才能那么出色?” 大师回答说:“至少十年。” 少年说:“十年时间太长了。如果我付出双倍的努力,需要多长时间呢?”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试题:“清水出芙蓉”,下半句是什么?答一:碧血洗银枪。答二:乱世出英雄。前一位老兄应该是个古龙小说迷,后一位则非常有气魄。语文试题:“奇文共欣赏”,后半句是什么?答:好酒同品尝。要么本身就爱喝两口,要么是广告看多了。语文试题:“天若有情天亦老”,下一句是什么?答:人不风流枉少年!此乃“新新人类”的心里话。生物试题:请说明恐龙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一:网吧被查封或电话欠费停机。答二:当代整容术已能妙手回春。我佛慈悲!谁敢说中国年轻人的环保意识不强?政治试题:德国哪位领导人在出访时为纳粹的“二…  相似文献   

18.
陈孝容 《成才之路》2011,(6):97-I0014
有个少年想成为少林寺最出色的弟子。他问大师:我要多少年才能那么出色?大师回答说:至少10年。少年说:10年时间太长了。如果我付出双倍的努力,需要多长时间呢?大师回答说:20年。少年又问:如果我夜以继日地练习呢?  相似文献   

19.
学会独立     
如今,家长过于溺爱孩子,这已经在许多家庭中不觉得新鲜了。但多数家长认为,这是见怪不怪的小事,不值得注意,但他们却没有意识到,过于溺爱孩子的危害有多大,那样会使孩子变得自私、无礼、蛮横、懒惰。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想一下古今中外一些大家的生平和环境:他们经历了什么样的教育?他们是在怎样的环境中长大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我校弱智儿童少年家庭教育情况的调查发现:弱智儿童少年家庭教育环境比一般儿童少年差。大多数弱智儿童少年的家庭不了解弱智儿童的身心特点,对子女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对子女成长过程中的期望和要求不够合理。弱智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应该引起特教工作者的注意。学校要对如何提高弱智儿童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进行研究,有责任帮助弱智儿童家庭掌握一些特殊教育的理论知识和教育方法,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相联,促进弱智儿童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