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贼出监     
老贼的老有两层意思:一、他是几进几出、伎俩老到的惯偷;二、岁月风霜,他的年纪也一大把了。这天是他出狱的日子,从厚重的门里出来,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一生能够碰到几位好老师,也许就是福分吧。我的恩师刘富荣,虽然他任我的班主任时,已经是初三了,但我依然认为他是我最重要的一位启蒙老师。这天的数学课上,班长让大家自习,说刘老师回老家做新郎官去了。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不想就在这时,刘老师从教室门外进来了,就像是刚从蒸笼里出来的一样,头上身上都在冒汗,那双黄色的军用鞋都湿透了。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在人生中选择教育,既是机遇,也是体验与理性选择的结果。出道共和声渐响1914年,陶行知从金陵大学毕业,面临着人生又一次选择。此前,广济医学堂的遭遇扑灭了他行医济世的梦想,金陵大学的学习生活也让他放弃了因为看到身边有太多类似姐姐那样早荡的病人就去当医生的直接思维方式,开始思考更深层的社会问题。也许上苍冥冥中早已安排好他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终成为医治人心而非人身的巨匠。  相似文献   

4.
<正>一、引言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就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之时,不去启发他。不启不发,是孔子教学的指导思想。在2005年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第五届高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相似文献   

5.
老胡跟着老乡从乡下出来,担心自己无法适应.因为他除了种地,什么本事也没有。老乡比他早出来几年,对城里的情况已经有所了,解,他跟老胡说.没什么好担心的,那幺多只会种地的人都在城里干活,照样把城里人伺候得好好的。那天他们下了火车,就有人来拉他们去参加培训班学手艺。老胡想学手艺,可老乡说.学了手艺你也是乡下人.没用。老乡把老胡带到工地上,让老胡推小车。推车也有技巧,但不算太难。不久老胡就胜任了自己的工作,虽然不算太出色,但也能应付了,再加上有老乡罩着,老胡的日子也过得去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关注的力量     
早在几天前,就已经注意到大壮的表现有进步,还没有想好怎样表扬他。 终于有一天在副楼道发现他和一个同学追着跑。叫过来,原来是大壮。他本以为我会狠批他一顿。  相似文献   

7.
新年快乐     
正克林慢慢地从学校往家走去,翻过这个环绕着小渔村的小山丘时,他步履沉重。在克林的眼里,今晚一点儿也不像新年的前夜,也许是因为还没有下雪的缘故吧。克林知道,今晚不像新年前夜的原因还有一个——一个他甚至都不敢在心里小声说出来的原因。他望了望山谷那边铅灰色的大海,浓雾封锁的海面上连船的影子都没有。已经七天了,载着他父亲去工作的那条帆船七天前就应该回来了。"我准备从谢特兰群岛给你带回来一条  相似文献   

8.
高先生打算盖一所房子。他请了很多工人去伐树,这批木材一运到院子,他就找来工匠,催促其赶紧动工建房。工匠看了木材后,果断地说:"不行啊!这些刚砍下来的木料含水太多、质地柔韧,抹泥承重以后容易变弯,用这样的湿木料盖的房子很容易倒塌。"高先生不同意,木匠只好听从他的吩咐去做。没过多久,一幢新屋就落成了,高先生也很快住进了新房。可是没几个月,新屋就明显地往一边倾斜,家人怕出事故,赶紧从房子里搬了出来。又过了几天,这幢房  相似文献   

9.
早在古代,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其意思就是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师要造成学生的一种"愤"、"悱"状态才去启发他.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但不要牵着他们走.严格要求学生,但不要施加压力.指明学生的途径,但不代替他们达成结论.从古代的启发式教学经验论述中不难看出: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而怎样"引",用什么方法"引"才能恰倒好处呢?  相似文献   

10.
早在古代,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其意思就是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师要造成学生的一种“愤“、“悱“状态才去启发他.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但不要牵着他们走.严格要求学生,但不要施加压力.指明学生的途径,但不代替他们达成结论.从古代的启发式教学经验论述中不难看出: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而怎样“引“,用什么方法“引“才能恰倒好处呢?……  相似文献   

11.
连子波 《师道》2015,(2):53-55
亲爱的孩子:昨天我回家时,已经是十一点了。倒了杯水,在沙发上坐着发呆,可能是声响吵到了你,你出来上洗手间,进房间的时候朝我一笑,我也回你一笑。你关上门,客厅寂静,冰箱发出咝咝的启动声。也许你是出来见我一面,今天的唯一一面。我想。早上我睡醒,家里空空荡荡的,你妈妈去上班了,你也去学校了。我坐着泡了一壶茶,坐着发呆。泡完茶,躺在沙发上刷微信,看完"朋友圈",就翻到订阅号,转了几篇文章,其中有一篇是《我  相似文献   

12.
前些时,我到汽车站去有事,忽然听到有人叫我:“哎呀!张老师,您好!”我一看,这不是我的学生小冯吗?几年不见,现在已经是一位魁梧的汉子了。我问他从哪里来。他说,他从无锡回来,他现在带了一个建筑队,在无锡承包了好几幢楼房的建筑,他是带队兼施工技术员。他还说:“要不是您张老师的教育,也许我现在早就在劳改农场了!”他感激  相似文献   

13.
李文英 《父母必读》2014,(2):98-100
正抱怨让宝宝不快乐,也让大人有这样的焦虑,怎么小小的孩儿会有这么多的不满?面对他的抱怨,你该如何做?常常,我们会听到宝宝说:"怎么会这样?""早知道这样我就不来了""要是去公园玩就好了"……带着一份觉察识别他的抱怨,抱着一份好奇去看看他的内心发生了什么,也许让我们找到途径让他的感受发生改变,不再抱怨。  相似文献   

14.
《家教世界》2013,(Z1):64
有一个人想挂一张画。他有钉子,但没有锤子。邻居有锤子,于是他决定到邻居那儿去借锤子。就在这时候他起了疑心:要是邻居不愿意把锤子借我,那怎么办?昨天他对我只是漫不经心地打招呼,也许他匆匆忙忙,也许这种匆忙是他装出来的,其实他内心对我是非常不满的。什么事不满呢?我又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是他自己在多心罢了。要是有人向我借工具,我立刻就借给他。而他为什么会不借呢?怎么能拒绝帮别  相似文献   

15.
好奇似乎是人的天性,孩子的好奇心很早就表现出来了。心理学实验发现,早在新生儿时期,孩子就会倾向注视光亮的、颜色鲜艳的物体;5~6个月时,他一听到声音就会好奇地转动头去寻找声源。等到会跑会说,家里的空间更是无法满足他的好奇心,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到户外去“探险猎奇”。到更  相似文献   

16.
那晚,也许是药力的缘故,她睡得很沉。陪护的床要六块钱一晚的租金,伊蓝没肯租,就趴在她的床边打盹。第二天清晨,伊蓝回家去取一些需要用的东西和换洗的衣服,她手里拎着一个大包,走到公交站台早已经是汗流狭背。就在这时,她忽然又看见了他。他和一个女生在一起,应该是他的女朋友,这么热的天,他的手搂着她的腰。 他们在公车的另一端。 那是个一看就养尊处优的公主般的女孩子,两人很般配的样子,站在公车上,吸引了许多人的眼球。 伊蓝慌忙背过身去,好在蜂涌而上的  相似文献   

17.
冬梅 《神州学人》2004,(6):28-28
给人民生活直接带来利益所产生的震撼决定人生定位的那一刻,也许真的就在于心灵震颤的一瞬间。1983年,当20岁的程京在上海铁道学院顺利地拿到了工学学士学位,走进铁道部一家生产内燃机车的国营工厂时,他并没有意识到那里会给他带来什么。在这个有3万人的工厂里,程京虽然工作了不到3年的时间,但工业界生产出来的东西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给人民生活所直接带来的利益,却深深地震撼了他。“发表文章得到人们的掌声这是一种感受,生产出一台机车让社会去用,用户说你这儿的机车从来不出毛病,有多少要多少,这是另外一种感受。两者都会给社会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18.
每天晚上7:30,儿子都会央求我带他去小区的儿童游乐场玩。那个游乐场很小,只有一个简单的滑梯和几棵小树,一点都不好玩,但儿子却乐在其中,只要不下雨就一定去。已经6岁的儿子其实对滑滑梯没有多大的兴趣,他在幼儿园里早玩腻了。他来这个游乐场,只是为了和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玩。那位老人每晚看完新闻联  相似文献   

19.
同学们,你们也许想不到吧:曾经呼风唤雨、降妖除魔的孙悟空,今天有一件事却让他无能为力了!事情是这样的:自从孙悟空他们取经回来之后,他就去世界周游了一遍。这天,他腾云驾雾回到了花果山水帘洞前。他刚落地,就大声喊着:“孩儿们,俺回来了!”可是一点动静也没有。再走进洞中一看,几只猴子躺在地上脸  相似文献   

20.
唉,又下雨了。望着窗外那瓢泼似的大雨,让人一看就瑟瑟发抖。好像上天要把自己对人类的不满全都表现出来。就在这时,从路的一端来了一位骑三轮车的老大爷,上天并没有因为他是老人,就对他有一点点的照顾,依旧是我行我素。老大爷在雨中艰难地移动。也许是上天的特殊安排,也许是人类的无知。老大爷一不小心,车子掉进了水沟里,车子立刻停止了前进,任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