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玲 《职教论坛》2007,(22):59-61
本研究旨在了解中职学生的职业成熟度现状。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发现:中职学生的总体职业成熟度不高;缺乏行动力和独立性等。提出了对于中职学生职业指导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严景芳 《考试周刊》2008,(19):102-103
近年来,中职学校生源紧张,学生素质下滑,英语水平较差.本文从中等职业学校宾馆专业英语教学任务要求及教学现状出发,探讨以职业为导向,构建宾馆英语与专业课程一体化的课程与教学模式.希望通过实施以职业为导向的中职宾馆英语一体化教学,切实提高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中职院校也在逐渐扩张其办学规模,学校的生源数量不断提升,但是其生源质量仍旧不高。新时期,中职院校在开展德育课程教学工作中,要以职业素养培育为核心,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职业能力,促使学生形成较高的思想认知,在中职教育中开展德育教学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弘扬,从而更好地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以职业素养为导向对中职生进行德育,旨在培养一批具有良好职业操守以及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综合性高素养的技能人才。文章主要研究了以中职生职业素养培育为导向的德育课程教学,首先对职业素养的含义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以中职生职业素养培育为导向的德育课程教学现状,最后具体分析了以中职生职业素养培育为导向的德育课程教学的有效途径。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于中职以职业素养培育为导向的德育课程教学产生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中职学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具有职业素养技能型人才的重任。由于生源、学生养成和沟通等方面原因,导致中职学校的教学工作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作者从中职学生的现状入手,结合自身工作中的典型事例,提出关于中职德育教育的一些见解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以中职学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生为研究对象,实地调查了上海两所中职学校,比较研究了随迁子女学生群体和上海本地生源学生群体的相对剥夺感,总结了随迁子女学生群体相对剥夺感的分布、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关模型。研究结论:相对剥夺感在中职学校随迁子女学生群体中轻微存在,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大;相对剥夺感在随迁子女学生群体和上海本地生源学生群体中并没有显著性差别;相对剥夺感与家庭收入满意度、公平感显著负相关,其中,家庭收入满意度影响最大,其次是公平感;提升学生的家庭幸福感和公平感有助于消减相对剥夺感。  相似文献   

6.
相较于普通高等院校而言,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整体素质方面明显不足,不断下滑的生源质量使得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难以得到提升。以中职学校为例,数学课程作为中职教育中的一门基础性文化课程,面临着生源和教学方法等诸多问题,加之学生理解能力较差和文化基础薄弱的影响,使得数学课程很难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有碍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数学思维的培养。分层教学法在中职学校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立足于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培养,与职业教育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从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调整方面实现对原有数学教学方法的革新,这对于中职数学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顾丽娜 《考试周刊》2012,(70):130-131
PLC是各类职业学校电子电工专业的必修课.但是由于实验设备的匮乏、课程设置老化、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本身等原因,中职学生对PLC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不是很高。本文从目标的确立、实验内容的设置、评价的方式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在PLC实验中的成就感。  相似文献   

8.
本文立足中职学生生源现状,从以学定教、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资源、强化技能训练三个方面对中职电工专业课的教学进行了探讨,使学习的内容更好地体现为学生就业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扩招政策在高等院校内得到普遍落实。高等院校的入学人数越来越多,可供职业技术学校选择的生源质量就有所下降。中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下降,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学困生的数量也因此增多。数学,是职业技校的基本学科。学习内容的抽象性、逻辑性以及较强的概括性,难住了许多中职学生。关注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有利于职业技校教学水平的提高。文章从职业技术学校数学教学现状着手,重点分析了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力求通过笔者努力,找到促进职业学校学生数学学困生得到有效转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立足中职学生生源现状,从以学定教、将现代信息技术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落实"能力本位"三个方面对中职电工专业课的教学进行了探析,使学习的内容更好地体现为学生就业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1.
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结合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规律,探索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了解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实际内容出发,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依据,通过分析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主要问题,提出构建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2.
<正>高凡修在《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第25期中撰文,收集了"对中职学生的调查证据",分析了"人口数量证据",得出了"中职毕业生将会成为高职院校重要生源"的结论,最后从国家和学校层面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作者通过对15所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的抽样调查和重点访谈,了解了中职学生基本情况、中职学生对高职招生政策了解程度、中职学生升学意愿、中职学生升学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中职学生不愿意升入高职的主要原因以及中职学生升学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职出现生源不断减少,市场对中职毕业生专业能力要求不断提高,要迎接新形势下的挑战,需要做好的思政教育工作。通过思政教育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促进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4.
本文立足中职学生生源现状,从以学定教、将现代信息技术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落实“能力本位”三个方面对中职电工专业课的教学进行了探析,使学习的内容更好地体现为学生就业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5.
教师胜任力的培养和提高其实质就是促进教师职业成熟过程。文章基于胜任力视角探析中职教师职业成熟度的共性特质,包括民族学生观、教学素养、职业道德、管理能力、个人特质和专业素质六个维度。调查发现,S中职学校教师总体职业成熟度处于"较成熟"水平,仍有提升空间;绩效组与普通组教师总体职业成熟度呈现出显著性差异;教师职业成熟度受学历、教龄、职称影响较大,从教的前5年是教师职业成熟度提升的关键期。改善教师职业成熟度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提升岗位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以岗位体验教学模式为切入点,探讨了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内涵,并从岗位体验角度提出若干提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数字     
《天津教育》2014,(10):4-4
72.2% 据《半月谈》杂志报道,一项面向上海、云南、广东、山东等地13所中职、高职学校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72.2%的受访学生选择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原因是"未能考上普高",73.1%的受访学生选择就读高等职业院校的原因是"未能考上本科"。职业学校、职业教育成为"落榜生"的"收容所",生源质量堪忧。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要提升生源质量,关键在于提升职业教育自身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8.
陈江 《职教论坛》2014,(8):32-35
高职学生职业成熟度的高低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职业认知、职业选择、职业发展、工作绩效等。文章以职业认知与职业能力两个维度为逻辑起点,构建了高职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理论模型,对浙江省某市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职业成熟度总体上较高、但存在显著性专业差异、显著性性别差异、居住地略显差异(城镇与农村),并分析了产生这些职业成熟度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普遍下滑,学生英语水平远低于社会对职业人才的要求,相应的英语课堂效率也偏低。心理学研究表明,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能使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学习、思考并获得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不断更新变化,提高中职学生英语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20.
李云 《考试周刊》2016,(12):123
<正>中职学校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许多中职学校开设了计算机专业,但是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就业困难。究其原因是专业教师能力有限,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单调,硬件条件和功能不完善所致。在此,我就中职学校学生学习现状及计算机专业课如何适应就业的需要谈谈自己的想法。一、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一)中职学校学生生源差,对学习不感兴趣。中职学校普遍存在学生生源差,整体素质低,对学习缺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