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曹陆军 《文教资料》2012,(23):92-93
大学影视艺术鉴赏教育的目标是使大学生提升审美期待、提高审美趣味与审美能力、激发审美感情、强化人文素质。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实现影视艺术鉴赏教学目标最优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以便增进学生对影视艺术的鉴赏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影视的审美特征 ,认为 ,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看 ,影视艺术具有声画可溶性、时空自由性、形象逼真性、表现综合性等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3.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上的艺术本位是培养全民创新思维与审美精神,从而令高校艺术课程的实施内容上能注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操.那么此课程上,最主要的教学内容即为影视传媒.从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综合交叉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感受美、鉴赏关、创造美的能力.那么在影视认知上,学生们大多仅仅是浅显的对画面的评析与对影视情节的评析,欣赏能力与实践能力没有实现有机结合,本文就现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上的影视认知进行分析评论,从而使得艺术教育课能够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从艺术分类学的原理着眼,戏剧、电影、电视都属于综合艺术,拥有综合性—叙事性一直观性等共同的美学特征。影、视、剧的审美鉴赏,要求能把握它们各自的艺术语汇,善于运用综合思维,并且不断提高主体审美能力;影、视、剧的评论,则应遵循客观性一创造性一多元化等基本原则进行。  相似文献   

5.
何涛 《教育教学论坛》2012,(32):152-154
影视艺术是信息时代大学生审美娱乐的主要形式,但视听素养的不足,严重制约着大学生影视欣赏的品位。视听语言是影视艺术外在的表意符号,受众只有掌握视听语言的表意特征,才能真正实现与作品的心灵沟通,提升影视艺术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6.
论影视鉴赏主体的审美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视艺术必须通过审美主体的观看活动实现艺术的功能。影视艺术的接受活动本质上是审美主体以特殊的心理结构来化解作品意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审美主体表现出审美心理需要是:一、求新求异,陌生化审美;二、圆梦替代,情感化审美;三、好奇偷窥,新奇化审美;四、精神提升,人格化审美;五、创造满足,创造化审美。  相似文献   

7.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不仅是脍炙人口的诗歌杰作,也是一篇艺术鉴赏的典范作品.本文从艺术鉴赏中的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实现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解读,以此解释艺术鉴赏的一般原理.  相似文献   

8.
影视艺术的发展,使文学与新的大众传媒结合,使文学的阅读由高雅趋于平常,成为审美日常生活化的重要内容;影视艺术审美意象的营造表现出省略营造的想象空间以及通过时空变异增强抒情色彩等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对于婉约词这一基本文学概念,本文从其艺术审美特征的四个方面加以探讨,对词体文学的艺术鉴赏与评论等产生一定的导向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文学修养。  相似文献   

10.
李小康 《黑龙江教育》2000,22(6):101-102
本分层剖析了审美、鉴赏或欣赏的心理和思维活动,强调在艺术的世界,人的情感和经验以及利用艺术的审美的方式进行判断的重要性。在对待艺术的方式上,尤其是动用了的心智和情感的程度,鉴赏或欣赏与艺术创作应该是一样的。所以,艺术鉴赏或欣赏课作为审美教育的主要课程,应该摆脱流俗的形式,而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1.
富有"陌生化"的电影作品可以更为有力地吸引观众的审美注意,激发观众的审美想像,使他们获得更加隽永的审美体验和更加独特的审美认识.因此,在电影接受中,观众对影片能否形成强烈的关注心理,与编导是否善于利用情节发展、语言运用、题材选择和技术手段中的变异因素、反常因素对于帮助观众产生陌生感或新奇感大有关系.各种艺术(包括电影)都会在漫长和复杂的心理演变中形成自身特殊的惯例形式,没有人会以一种不受惯例经验影响的态度接受艺术."陌生"固然可以引起注意,但是要把注意持续下去,还得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规律性认识以及逻辑思考能力.考虑到电影接受的问题,编导应巧妙地把握陌生度与理解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剧,在原作基础上的增删、改变、置换、取舍等变化,既是不同媒介间转换的必然要求,又是各种话语力量在文本中潜暗消长的结果。影视剧《死水微澜》中蔡大嫂与文学原著中的人物形象差异,既显示了各种话语力量之间的权力争夺,又增加艺术审美的多维性。  相似文献   

13.
进入新世纪以来,出现了一批立意鲜明、制作精良的历史题材类纪录片,并蔚然成一现象。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对于20世纪80年代电视专题片与90年代大量出现的电视纪录片的比较研究。从电视特性、审美特征、创作技巧等几个方面对这种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自身特性进行分析,以求廓清这种类型纪录片在创作上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影视教育的现状;分析了影视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审美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影视作品的文化阐释价值;强调了应从多方面把握影视鉴赏课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影视教育的引领作用,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影视音乐欣赏问题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视音乐通过多媒体向我们席卷而来,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生活,形成了一股有别于大众欣赏文化的大学生影视音乐文化现象。但这种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影视音乐文化现象却极少被人关注,基于此,笔者通过网络问卷的方式对大学生关于影视音乐的欣赏问题做了一番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学作品的深度解读需有完满的审美心理的参与,只有将作品中美的语言对象化于学生的语感和美感;将作品中美的情感,美的意境对象化于学生的心灵,才能使学生与作品产生生命的交流与融合,进而形成正确的审美态度。为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构建审美心理机制,可用“澄怀味象”、“内觉体验”、“量质转化”的原则加以运作。  相似文献   

17.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人们尽情享受现代化物质文明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不少人以影视观赏代替文本阅读,长此以往,人们(尤其是青年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力和想象力被遏制,写作能力低下.影视观赏固然能带给人们无尽的快乐,但它对人也有负面影响.呼吁多些文本阅读,少些影视观赏,以发展和张扬人的主体个性、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8.
季札观乐是《左传》中记载的一场重要的审美欣赏活动。季札将他的雅乐审美观和政治见解结合在一起,为后人提供了集表演、欣赏、评论于一体的综合性的审美欣赏活动。从季札观乐活动,可以想见春秋时期的儒家中庸文化、政教风俗以及当时人们对《诗经》的文学风格及音乐审美的体验。季札的评论对我国的音乐和文学审美都带来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