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想北平     
老舍 《快乐阅读》2011,(24):4-5
设若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拣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让我单摆浮搁地讲一套北平,我没办法。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觉太少了,虽然我生在那里,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以名胜说,我没到过陶然亭,这多可笑!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  相似文献   

2.
想北平     
设若让我写一本小说, 以北平作背景, 我不至于害怕, 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 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 但要让我把北平一一道来, 我没办法. 北平的地方那么大, 事情那么多, 我知道的真是太少了, 虽然我生在那里, 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 以名胜说, 我没到过陶然亭, 这多可笑! 以此类推, 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 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  相似文献   

3.
想北平     
老舍 《阅读与鉴赏》2002,(10):26-28
设若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让我单摆浮搁的讲一套北平,我没办法。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觉太少了,虽然我生在那里,一直到十七岁才离开。以名胜说,我没到过陶然亭,这多可笑!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  相似文献   

4.
想北平     
设若让我写一本小说 ,以北平作背景 ,我不至于害怕 ,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 ,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让我单摆浮搁的讲一套北平 ,我没办法。北平的地方那么大 ,事情那么多 ,我知道的真觉太少了 ,虽然我生在那里 ,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以名胜说 ,我没到过陶然亭 ,这多可笑 !以此类推 ,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 ,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可是 ,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 ?我说不出。在我想作一件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 ,我独自微微地笑着 ;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 ,我欲落泪。言语是…  相似文献   

5.
想北平     
①如果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但要让我单摆浮搁地讲一套北平,我没办法。北平的  相似文献   

6.
赏析:人教版教材中选了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我们在此选了先生另一篇散文《想北平》。老舍先生是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被誉为“语言大师”的他却用最朴实的语言来描写他对北平的怀念,对青少年时期的追忆,于是就有了这篇感人肺腑的《想北平》。这篇散文没有波澜壮阔的高潮、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而是以一种如话家常的口吻,将故事娓娓道来,朴实无华的语言流露出浓郁的眷念之情。让我们一起步入老舍先生的情感之旅、追思之旅。设若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让…  相似文献   

7.
在我站在一群同学面前,我感到害羞,有些不知所措。我在新学校的第一天经历使我成为班上同学们的笑柄。老师让我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姓名、地址;我知道自己的姓名、地址,知道怎么写,也知道怎么拼;但一站在黑板前,在那么多男女同学的众日注视下,我心里很慌,人像凝固了似的,连一个字母也写不出来。  相似文献   

8.
设若让我默诵一些古诗词,写一些赏析,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捡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让我单讲与古诗文的情缘,我没办法,古诗文的篇目那么繁,名篇那么多,我知道的实在太少。真要写我与古诗文的情缘,我总觉得无从下笔,一点一滴,一丝一弦,拼不出一个真实而清晰的轮廓……可是,我真与古诗文有着不解的情缘,这个情缘没有在大的方面显现,却时常影响着我,感染着我。细想起来,从记事起,我便与古诗文有着不解之缘。很小,就会不明就里地跟着母亲大声念"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摇头晃脑,却不解其意。大一点了,认识字了,也会自己就着拼音读《唐诗三百首》。慢慢地,会背的古诗多了起  相似文献   

9.
在我来看,所有的作家,包括那些被封为天才类的,都需要鼓励,特别是在他们写作生涯的早期。我一直知道我能写,但那仅仅意味着我比班上别的孩子写得稍微强那么一丁点而已。说来奇怪,在我初中和高中时我从没想过有一天我的文笔能足以好到让我赖以谋生的地步。  相似文献   

10.
<正>刚开始写作的那段时间,我的千字文频繁出现在本地的各家报纸副刊上。某天,一名同事翻着报纸好奇地问我:“怎么什么事都让你遇上了?”我知道,他想说的是:“你怎么有那么多事可写?我为什么觉得这些事没啥好写的?”确实,不知道写什么、没有什么可写的、写不出来,是很多人都头疼的问题,初中学生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1.
Miss Coco     
A苏美扬【1】你知道吗?在我上初一的时候,如果语文老师让大家写一篇《我的同学》,那么我敢保证,班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同学都会围绕我来进行人物刻画。不过你可不要以为这是因为他们喜欢我,事实上刚好相反,他们非常讨厌我。  相似文献   

12.
曾经有个我想了很久的问题我明知道它是没有答案的可我总是那么傻让它始终缠绕在心头曾经有件我做得很傻的事情我明知道它其实不必要可我总是那么笨让它成为无尽的悔f艮尽管你愿把一切锁进岁月的抽屉里可我的抽屉里永远锁着一封未寄出的信[评析] 一 “永远锁在抽屉”的是“悔恨”。诗写得亲切、朴实又含蓄。诗是含蓄的艺术,作者没有直言“悔恨”,而且把它“永远锁着”,“未寄出”。世界上从来没有后悔药,实际这封“信”永远再也寄不出了。虽然寄不出,但通篇道出了作者在悔: “我明知道…···” “可我总是那么傻”、 “那么笨”,这是一个…  相似文献   

13.
坦白地讲,我真的很少遇见"作文写到一半就写不下去"的情况.那么,我究竟是怎么"幸免于难"的呢?从小学到中学,父亲训导我养成了三个写作好习惯: 一是"不喜欢的不动笔".绝不勉强自己去写不感兴趣的内容和主题.我知道强扭的瓜不甜.因此我从没有写过和发表过任何一篇校园文学作品,虽然不少杂志约稿让我写校园文学,而且老师也试图以"校园文学很吃香"这样的话来诱惑我.  相似文献   

14.
1935年暑假后,我在北平清华大学开始读最后一个学年。这年冬天,北平爆发了“一二·九”运动。我是这个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当时我是一个普通的革命青年,还不是党员。关于党是怎样发动和领导这个伟大的革命的情节我完全不知道,以后也没有作过调查研究,没有去向当时在领导工作岗位上或者接近党领导的同志讨教,没有去查阅当时的报纸刊物和内部档案(甚至都有些什么档案也不知道)。在我的朋友中有写过“一二·九”运动历史的,如已经过世的杨述。  相似文献   

15.
如姐来了电话,她笑说:“怎么,又写北平啊!陈谷子、烂芝麻全掏出来啦!连换洋取灯儿的都写呀!除了我,别人看吗?”我漫写北平,是因为想念她。写一写我对那地方的情感,情感发泄在格子稿纸上,苦思的心情就会好些。它不是写要负责的考据或掌故,因  相似文献   

16.
以前,我很喜欢看作文,但不怎么喜欢写。后来,不知是哪位编辑发了慈悲,给我的作文评了精华,让我有了写作的动力。可是,有一天,我发现自己绞尽了脑汁也没有一点儿灵感了。怎么办?只有——找呗!到爸妈那里找妈!给我提供点写作文的素材嘛!我怎么知道要写啥?可你曾经想当作家啊!这都不知道还想当作家?如果我真当上了作家当然可以轻松地回答你的问题,可我现在不是嘛。好好好,我真佩服您的口才。那么,爸?  相似文献   

17.
马丁丁,今天早上我又迟到了。我心里很不爽,黑板上写着我的名字,同学们都在看书,没人理我。我想找个人说说话,可你说我找谁呢?于是我又一次想给你写信。可是,究竟用什么方法才能让你看到我的信呢?马丁丁,你在一天之间消失了,消失得那么突然,那么彻底。我真想知道,你到底去了哪里?  相似文献   

18.
妈妈,我想对您说,您那么爱我,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每次写作业的时候,您总在我身边,默默地看书。遇到难题,您就是我最大的救星。您常常和我一起分析解题的各种方法。从您那儿,我知道了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是您,让我变得更聪明了。  相似文献   

19.
谁都知道,小学三年级就要写作文。为作文,我常常哭鼻子,因为我不会写作文,根本不知道该写些什么。看着别人能写那么多字——几十个,上百个,甚至是几百个!我急得直哭。我母亲当时是小学教师,被我哭烦了,就替我写上几十个字,让我抄了交差。四年级,我开始自己写作文。每篇作文的开头,我都傻乎乎地写上这样一句:“我是一个新中国儿童。”第一次写这句话时,不小心把“儿童”写成了“几童”,被我大姐看见了,差点笑死,还给我起了个外号,就叫“新中国几童”。其实我很爱看书,问题是那个时期没有适合我们小孩子看的书,因此无法向书本借鉴。最适合我们…  相似文献   

20.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曾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那么,"语文本体"指的是什么呢?我想,这其中一定不只是要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文本写的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只有做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以及师生关系的和谐统一,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语文味"四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