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态语又称态势语,它是通过表情、身姿、目光等非语言因素传递信息的一种语言辅助形式,是口语交际的重要辅助手段。体态语作为一种视觉形象,虽然不能与有声语言相提并论,但是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小觑。课堂教学过程是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有声语言为  相似文献   

2.
张政英 《文教资料》2012,(5):172-173
教师的态势语,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面部表情、眼神、动作、服饰等各种非言语的交际手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运用有声语言传播知识、传授技能,神情容貌、举手投足、身姿体态都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教师应掌握态势语的运用技巧。  相似文献   

3.
幼师口语教学中非言语因素的训练彭则翔一、非古语交流在幼师口话中的作用非言语交流即指在口语交际过程中为有声语言的交流传递着信息的(如动作、神情、情境、背景等)无声言语的总称。现在各师范院校的口语教材都设有“态势语”训练项目。虽然教材对态势语的解释不尽相...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有声语言外,还有一种无声的语言,即体态语言.所谓体态语言,就是用手势、姿态和表情来表达某种意思的一种无声语言.体态语言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交际工具,也是传递信息、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即使在口语,书面语,广义的语言包括声音语(口语)、文学语(书面语)和态势语(体态语)都很发达的情况下,体态语言仍没有失掉其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功能.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口语、书面语不能表达、不易表达或表达不清的时候,体态语有它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体态语对教师在教学中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李志君 《中学文科》2007,(11):76-76
一、语文教学语言的内涵 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广义地说,教学语言包括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两大范畴。狭义上的教学语言是指课堂教学语言,这是教学语言的主体和核心,因为教学语言主要是服务于课堂教学,呈现在课堂上的。教学过程中,大量运用的是教学口语,它是教学书面语的活化,所以抓住了教学口语就能带动教学书面语和教学态势语。我们在这里所指的就是狭义上的教学语言。[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是教师传播知识和交流信息的载体,是教师语言艺术的重要部分。本文以为,善于运用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技巧是教师的基本功与必修课。清晰、圆润的声音和大方、得体的态势语,无论对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都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优良的课堂效果。教师授课艺术应该包括动听的声音、悦耳的节奏和优雅的态势语。而声音和态势语却是国内教育界和学术界长期以来一直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谢瑞俊 《教育艺术》2001,(11):47-48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口语、书面语、态势语和其它辅助语。它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启迪人类智慧的媒体 ,也是接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其中态势语是以视觉感受为主的一种无声语言 ,表达有声语言难以表示的意思 ,起着以姿助语、以神传意、以形感人的作用 ,是教师口语的有力辅助手段。体态传播学者伯斯惠斯托指出 :“二人进行传递信息时有65 %是用非言语符号传递的。”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梅拉毕安也提出一个公式 :传达一项信息的总效果=7 %语言 +38 %声音 +55 %表情。由此可见态势语是教师教学语言的一个重要组…  相似文献   

8.
"语流"是有声语言的运动状态,是前后连贯、相对完整的语言链,是口语表达的基本功。课堂上,有的学生能够滔滔不绝,信心十足;有的学生则结结巴巴,语无伦次。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三个:一是有交际心理障碍,二是语汇贫乏,三是思维滞后于表达。  相似文献   

9.
与小学教师谈谈态势语辽宁省阜新市师范学校师训部刘俊杰何为态势语?为了增强口语表达效果.给听话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人们说话往往还需要借助态势表情达意。有人把运用面部表情、姿态、动作传递信息的无声语言称为态势语,也有人称之为体态语或形体语。态势语虽然没有声...  相似文献   

10.
胡芳 《现代语文》2010,(3):77-78
“口语交际”是人们在特定语境中,为完成某种特定的交际使命,针对特定对象,借助于标准的口语(有声语言)和非口语(态势语言进行的听说沟通、双向反馈的一种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1.
口语交际是指交际者出于某种社交需要,运用连贯标准的有声语言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社会活动。口语交际作为一种有目的的语言活动,是在动态的语境中运用口头语言接收对方  相似文献   

12.
李晶 《吉林教育》2008,(15):64-65
人们在交际活动中,除了用有声语言传情达意外,还常常以各种姿态、动作、表情来帮助自己表达思想感情。我们把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面部表情、手势、身势称之为态势语。态势语是"无声的语言",可以支持、修饰或者否定言语行为,也可以部分地代替言语行为,发挥独立的表达功能,表达言语行为难以表达的感情和态度,是口语交际中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美国心理学家梅拉别恩经实践得出结论:信息交流  相似文献   

13.
口语交际     
陈翎 《贵州教育》2013,(3):30-36
复习建议 口语交际是在具体的情境中人与人之间运用有声语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过程。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教学语言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口语、书面语、态势语和其它辅助语.它是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启迪智慧的媒体,也是接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其中态势语是以视觉感受为主的一种无声语言,据有的研究者估计,全人类至少有70万种可以用来表达不同思想意义的态势动作.表达有声语言难以表示的意思,起着以姿助语、以神传意、以形感人的作用,是教师口语的有力辅助手段.体态传播学者伯德惠斯托指出:“二人进行传递信息时有65%是用非语言符号传递的.”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梅拉华安曾归纳出一个公式:传达一项信息的总效果=7%语言  相似文献   

15.
口语交际是指交际者出于某种社交需要,运用连贯标准的有声语言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社会活动。口语交际作为一种有目的的语言活动,是在动态的语境中运用口头语言接收对方信息,同时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传递给对方的过程,它具有及时性、流动性、现场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口语交际的这些特性使之与其它学科相比有着不同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夏鹏彬 《现代语文》2010,(10):11-12
所谓"口语交际","是人们在特定语境中,为完成某种特定的交际使命,针对特定对象,借助于标准的口语(有声语言)和非口语(态势语言)进行的听说沟通、双向反馈的一种实践活动。"口语交际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与阅读、写作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人际间交流思想、感情和传播信息的工具。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不仅使用有声语言 ,同时也使用无声语言。态势在无声语言交际中起重要作用 ,是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手段 ,也是构成言语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态势语通过手势、眼神、身姿和表情进行思想交流和传递信息 ,达到“意在不言中”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8.
贺廷试 《课外阅读》2011,(5):165-165
体态语也称身势语、态势语、形体语言等,它是指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除了发出有声语言外,常常用身体动作来表达情感、交流信息、说明意向的沟通手段。熟练运用体态语,有利于建立师生之间互相切磋,共同提高的良性发展的人际关系,为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即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搭建了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19.
口语交际是指交际者出于某种社交需要 ,运用连贯标准的有声语言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社会活动。口语交际作为一种有目的的语言活动 ,是在动态的语境中运用口头语言接收对方信息 ,同时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传递给对方的过程 ,它具有及时性、流动性、现场性、综合性等特点。口语交际的这些独特性使之与阅读和写作教学有着迥然不同的教学策略。以下这些策略对口语交际教学具有指导意义。一、真实情境策略口语交际是以交际为核心 ,交际双方通过口头语言进行沟通的动态过程 ,它绝不是听与说的简单相加 ,而是基于一定的话题 ,展开交流 ,或陈述事实 ,或…  相似文献   

20.
体态语.又叫情势语。我国著名语言学家陈望道先生称之为“态势语”;西方学者称之为“身体语言”.而通俗、形象的称呼则是“无声语言”。体态语的研究近年来已推广到生活的各个层面,在教育界,它也正日益受到重视。课堂教学中体态语的恰当运用,成了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技巧之一。诚然.课堂教学首先是运用有声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但是.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