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看了贵刊一九八二年第二期刊载的肖东发、陈慧杰二同志所编写的《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一览表(上)》,总的感觉简明、系统。但其中西周至西汉部分的“政府藏书”和“机构与职官”两栏内的著录存有遗漏,个别地方有不确之处。特别在整个一览表中,却没有著录历朝“官府藏书设置”一项,这是一个重要遗漏。现据史实,仪对西周至南北朝的官府藏书设置进行考证,以补一览表之不足。若有不确,望以指正。  相似文献   

2.
论官府藏书     
陈曙 《图书馆学刊》1992,14(3):55-58
官府藏书是我国藏书业中历史悠久、影响巨大的主要藏书类型之一。它在保存典籍、促进书籍的流通和学术交流方面有无可非议的作用。在一定的历史和经济条件下,官府藏书乃是社会文化产品积累、保藏、整序和传播的一个重要系统。它对中国文化史有其特殊的贡献,是我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一、官府藏书的起源及其意义官府藏书乃指典籍藏书的皇家或政府收藏活动。先前的官府藏书与后来的图书馆藏书一脉相承。仅以“官”和“馆”为例。据许慎的《说文解字》,“官,吏事君也”。后来,在“官”前加表示“客舍”的“食”,即成为“馆”。其释义为“版图文书之处”。因官府藏书有别于私家藏书,故也有人  相似文献   

3.
曲台小考     
李更旺《西汉官府藏书机构考》一文,(载《图书馆杂志》1984年第一期,以下简称李文)对西汉官府藏书机构作了系统的论述,读后颇受教益。然难免亦有疏忽之处。现仅就曲台一处,作一小考。曲台为殿名。《三辅黄图》卷二:“未央宫有曲台殿”。而李文云:“天禄、麒麟、曲台三阁,既是藏书之所,又是校书之地。”把殿、阁混为一谈。按:殿,在古代泛指为高大的堂屋。《汉书·黄霸传》颜师古注:“古者屋之高严,通呼为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素有“文物之邦”的美誉,藏书之风更由来已久。综观浙江古代藏书史,私家藏书、寺观藏书、书院藏书都可说各领风骚,唯官府藏书最为薄弱。但浙江的官府藏书并非空白一片,也不乏值得搜寻一记之处。本文按时代的脉络对浙江的官府藏书略作考证。  相似文献   

5.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5年第3期登了李再阳同志《中国图书馆史简述》一文,内容丰富。惟其中关于“私家藏书始于唐代”之说值得商榷。李文云:“到了唐代,藏书的地方有变迁,开始有官私之别。即不仅官府有了藏书的地方,而私家也有藏书的地方。私家藏书始于唐代,继于宋代,而以明、清两朝为最盛。”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秦朝官府藏书研究的不足,分析了秦朝官府藏书的来源及其藏书处所.并从“中”、“外”两大藏书体系的角度,重点讨论了作为“外书”的秦博士藏书的基本情况.最后指出,秦博士以图书为手段以“通古今”为职志,而文吏以档案为手段以从事具体行政公干为目的,从博士与文吏、图书与档案的此消彼长中,可以考见秦王朝“以法治国”的行政本质.  相似文献   

7.
扬州自隋唐以来即为我国东南重镇。入清以后,扬州经济发达,文化昌盛,读书之风盛行,藏书风气也空前浓厚。当时,扬州藏书家众多,册籍充栋,且多秘笈,与常熟、南京、苏州合称为江苏四大藏书“重心”。[1]为全国重要的藏书基地之一。 官府藏书:清代扬州官府藏书首推文汇阁。乾隆二十一年(1756),扬州盐商为迎接高宗南巡于拱宸门外天宁寺右侧“恭建行殿数重”,[2]作为驻跸之所。乾隆四十五年(1780),又于行宫御花园正殿大观堂旁建藏书楼,赐名文汇阁,用以贮藏雍正版《古今图书集成》。文汇阁与前后建成的镇江金山寺…  相似文献   

8.
北宋官府藏书的机构众多,按藏书性质大致可分为朝廷藏书机构、皇室藏书机构、其他藏书机构三类。其中皇室藏书机构多达十余处,为历朝官府藏书机构之最。其官职设置也很繁杂,等级繁多,任职条件近于严苛,是升任高官大员的必经资历,“一经此职,遂为名流”。这些为造就北宋在藏书文化史上的辉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殷商至秦,是我国古代官府和私人藏书的萌芽,产生和初步发展时期,殷商的甲骨收集,西周的史官制度,春季战国“士”之所藏及秦王朝的官藏体系的确定。都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藏书“藏以致用”的思想。自此以后,公私两大藏书类型在几千年的封建藏书发展史上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私家藏书,向有优良传统。在以简牍为书的先秦时期,《庄子·天下篇》即有"惠施多方,其书五车"的记载。东汉以后,纸墨之用渐广,书之流通渐速,逮之魏晋南北朝,出现了我国古代私家藏书的第一个高潮,涌现了如晋张华、范蔚、梁任昉这样藏书达数千卷至万馀卷的大藏书家。唐宋时,随着雕板印刷的发明与逐渐广泛使用,书籍的生产与流通加快,私家藏书更是蔚然成风。在宋代,有的私家藏书甚至逾十万卷,形成了我国古代私家藏书史上的又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代藏书系统可分为官府、私家、寺观和书院藏书四大部分,多年来藏书文化研究以私家藏书居多,其余三大体系的有关论著则少得多。而关于宋代藏书文化,虽有多篇相关论文,涉及官府、私人、寺观和书院藏书多方面,但并无内容方面的专著。方建新教授的《南宋藏书史》全面展现了南宋的藏书文化,真实反映了南宋文化的繁荣多彩。该书史料丰富详实,对于寺观与书院藏书也发掘了不少新资料,填补了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空白。  相似文献   

12.
南宋著名藏书家、诗人尤袤嗜书成癖,他广收博采,家中有丰富的藏书,并“汇而目之”编成《遂初堂书目》。友人陆游曾光临其藏书室写下《遂初堂诗》,盛赞其藏书之富:“异书名刻堆满屋,欠伸欲起遭书围。” 尤袤读书更是如饥似渴,每日公退便闭门谢客,躲进书房专心攻读。他曾谈自己的读书体会道:“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遂初堂书目序》)这段话成为文人嗜书的格言。清人叶昌炽在《藏书纪事诗》中感叹此事,写下“饥当肉兮寒当裘,足消孤寂遣幽忧”的诗句。清末民初的藏书家章钰曾以此为座右铭,将自己的书斋名为“四当斋”。  相似文献   

13.
在清高宗组织编修《四库全书》的影响下,中国私家藏书在乾嘉时期发展到了极盛阶段,而其代表人物则是江苏吴县的黄丕烈。如叶昌炽《藏书纪事诗》指出:“乾嘉以来藏书家,当以先生为一大宗。”陈登原《古今典籍聚散考》亦称:“乾嘉间之藏书史,可谓百宋一廛之时代。”今将其藏书特色述之如下:  相似文献   

14.
契约是指两方以上的人就某事所达成的合意。在纠纷和诉讼中,契约文书具有法律效力。早在《周礼?天官?小宰》中就有说到古代官府治理政务的八种成规,其中有:“听称责以傅别”、“听取予以书契”、“听卖买以质剂”。“傅别”、“书契”和“质剂”就是不同形式的契约[1]。也就是说,上古时期的官府在处理债务、买卖等纠纷时,就以契约为证据。但是《周礼》的记载是否反映的是先秦时代的事实,现在并无定论,所以我们对先秦时期契约在诉讼中的地位和实际使用情况并不清楚。郑玄注《周礼》“凡以财狱讼者,正之以傅别、约剂”时说:“若今时市卖,为券书以别之,各得其一,讼则案券”[2],则说明了秦汉时期在诉讼中运用契约为证的实际状况。之后历代户婚田土的诉讼中,契约都是最重要的书面证据。  相似文献   

15.
我国藏书文化历劫不废,香火传承至今,应该是与历代藏书家的人文主义精神追求是密不可分的。来新夏先生在《中国的私人藏书家》一文中认为,“私人藏书与私学兴起有关……对保存图书有过重要作用”,^①并在《藏书的起源》中指出,藏书不仅能够“涵育人才”,“更重要的作用在于保存、传播一国的文化,使之世代相传,为立国之基。”  相似文献   

16.
两汉是我国古代官府藏书体系的确立时期,汉统治者吸取秦亡之教训,实行宽松的文化政策,促进了藏书事业的发展。两汉对图书重藏,更重整理与利用,利用官府所藏编著史书,成绩斐然。两汉私家藏书与前秦相比,成绩突出,并直接对隋唐对隋唐私家藏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图书的整理保存。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官府藏书处是周朝的“藏室”,传说老子曾任过“周守藏室之史”(《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但“秦(始皇)拨去古文,焚灭诗书”,使正常的图书发展惨遭厄运,造成“明堂石室金匮玉版图籍散乱”的恶果(《史记·太史公自序》)。汉朝建立后,图书事业很快振兴起来。汉初,丞相萧何攻入咸阳后即“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汉书·萧何传》)高祖刘邦为藏“秦之图籍”,专门在长安未央宫内建造石渠阁、天禄阁及麒麟阁等。(《三辅黄图》)汉武帝时对图书也格外重视,官府不仅广“开献书之路,置写书之官”,而且建立了更加系统的图书机构,史称“外有太常、太史、博士……内有廷  相似文献   

18.
箴言书院藏书的目的,是让院内外愿读书者“领读”其书。为方便读者,胡林翼编纂(胡氏身后又有补充)了《箴言书院藏书目录》。此目载于《箴言书院志》卷中,计八十一页,占全《志》篇幅的一半以上,著录藏书1,335部(种)31,738卷,可以视为箴言书院之“馆藏目录”。胡林翼对《四库全书总目》极为推崇,曾谓“四库全书目录,经史子集,体用兼资”(《致汪梅村》)。因而所编藏书目录之体例多依法四库而又有所变通。它们都采取部、类、属三级分类法,《库目》共分四部四十四类六十三属,《院目》共五部五十四类三十六属。以经史子集四部而论,《院目》基本上是依照《库目》成规稍作变通而后类归藏书的。其变通情况,可以归纳  相似文献   

19.
两汉朝的图书收藏及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汉是我国古代官府藏书体系的确立时期,汉统治者吸取秦亡之教训,实行宽松的文化政策,促进了图书事业的发展。两汉对图书重藏,更重整理与利用,利用官府所藏编著史书,成绩斐然。两汉私家藏书与前秦相比,成绩突出,并直接对隋唐私家藏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丛芸 《兰台世界》2012,(18):68-69
两汉时期高度重视图书收藏整理,在对先秦典籍的保存以及传承后世上起了巨大作用,这一时期我国古代官府藏书体系得以完全确立。同时,两汉私家藏书有了相当发展,相比于前秦有突出成绩,并且对后世私家藏书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