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小书迷     
黄一鹤不满4岁,她很爱读书,读书成了她每天不可少的必修课,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读书迷。小一鹤是怎么学识字读书的?她1岁半时,就开始玩着识字。可不到2岁,随着户外活动增多,生活游戏丰富了,对识字渐渐不感兴趣。爸爸妈妈为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常在孩子面前津津有味地读故事书、讲故事、读古诗。夫妇间互相问答、猜字、考字,用自己识字、读书的  相似文献   

2.
自制橡皮泥     
小大人看见同学们都在玩橡皮泥,她也从妈妈给的零花钱中拿出五元买了一盒。回到家里急忙把作业做完就开始玩了起来,一块块橡皮泥在她的手里变幻成小狗、小猫、小兔子。小大人把它们排成一队,自己当老师教它们识字。她一会儿扮演老师,“同学们好,这堂课我们学习人口手三个字,大家跟我读‘人’。”然后,她就细声学着学生的样子说“人”。小大人安琪琪自言自语地玩  相似文献   

3.
妈妈教育方法比较 情景一:姗姗刚满6个月的时候,妈妈就开始教她看“识字卡片”和图画书。每次,姗姗都学得认真。姗姗刚会说话的时候,就能指着“识字卡片”上的字念出声来,还能把妈妈念过的图画书上的故事讲下来。姗姗3岁上幼儿园时,已经认识了不少字。为此,姗姗的爸爸和妈妈感到非常自豪。  相似文献   

4.
叔叔和阿姨星期六都要去上班,一大早就把弟弟妹妹送到我家里来,让我来带他们玩。我灵机一动,对他们说:“今天我们来玩老师教学生的游戏,好吗?”“好!好!”他们一听说有得玩,自然十分开心。准备了一下,我就开始上课了。“上课!”我故作威严地喊道。妹妹万雅还算机灵,愣了一下,喊了声“起立!”我学着老师的样子,在小黑板上写了几个歪歪扭扭的字“登鹳雀楼”。“今天我们学习古诗,请大家读题目。”我请妹妹万雅来背诵这首古诗,她还真不赖,背得一字不差。我又请弟弟徐睿来背,可能是他小的缘故吧,读都读不准。于是,我一句一句地教他,总算是有点样…  相似文献   

5.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为了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保持高度的精力集中,课堂上我把“玩字卡”作为一项基本教学活动,每篇课文都有配套的识字卡片。字卡的玩法在不断增多,游戏的形式在不断变换。但是,一节课玩久了也会产生“字卡疲劳”的,这时候我就说:“我有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6.
有一次,我在报纸上看到一篇如何教育孩子识字的文章,立即仿效它说的方法,做成识字卡片让我三岁的孩子辨认.待他记牢后,又将卡片贴在墙上,反复加深孩子的记忆。开始,孩子对此还满有兴趣,从一天只记住一两个字,到一天能记住五六个字,于是墙上的卡片越贴越多。客人来时,我总要让孩子在他们面前表演表演。可是过不多久,孩子就厌烦了,教他认字时他总是心不在焉,我读字时他跟着读,可一转眼他就会忘了,问题到底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7.
奉献     
提到奉献,人们立刻会想到一个人———母亲。对了,母亲似乎已成为了“奉献”的“形象大使”。的确,母亲时刻都在奉献。抱着婴儿,煮着牛奶,洗着衣物,母亲用沾满肥皂沫的手抹着头上的汗水说:“现在孩子还小,等他长大了,我们好好享受……”孩子渐渐长大了,要上幼儿园,母亲心系着孩子,买菜做饭,还要把工作做得更出色,她忙得昏天暗地,忘记了日月星辰。“不要紧,他上学就好了,我就能歇一歇了……”母亲说这话时,她不知道皱纹已悄然爬上了她的眼角。孩子终于开始读书了,母亲陷入了更大的忙碌之中……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优秀…  相似文献   

8.
女儿游舒雅8岁了,是个有名的小书迷。她那张小嘴整日跑着“词语火车”,比如看到公园里的玉兰花开放,她会说:“每一棵树都像举着一个个棉花糖,送给白云来品尝,让白云更加洁白。”看到小柳树抽出枝条向上伸展,她会说:“它们多像一只只强有力的大手,要把春天留住呀!”突然有风时,她会说:“风娃娃不懒了,起来工作了。”女儿这样的语言实在是太多了,令同龄孩子的家长羡慕不已,我的同事也经常向我取经。怎样培养女儿的读书兴趣呢?这需要让她突破三关。识字关在女儿1岁7个月时,我拿毛笔写成字卡,开始教她识字。我很少买图片字,…  相似文献   

9.
外公与谎话     
<正>我五六岁时,外公教我识字,他在自己的旧名片背面,写了端正的毛笔字,一张一字,这就成了我的识字卡片。外公每天只教我四个字,母亲为了鼓励我多识字,许诺只要我每天完成这项功课,她就奖励我四分钱,可以买支棒冰吃。如果不吃棒冰,就可以把这份钱存起来。小孩记性好,又有钱的诱惑,每天四个字自然不在话下。这样,每当母亲下班回家,我就伸手讨四分钱。  相似文献   

10.
我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把“拍字游戏”带入课堂,取得较好效果,在河北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材优质教学观摩活动”中得到专家和同仁们的肯定。一、游戏准备:学新课前让学生把本课的生字制成卡片,一方面让学生对要认的字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另一方面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学生做的卡片有五星卡、苹果卡、花儿卡……二、游戏方法:在识字教学后,一般以四人为一组,把字卡摆放在桌上,由其中一个学生读字,其他学生拍所读的字,谁最先拍到,卡片则归谁。一轮过后,得到最多卡片的同学主持进行第二轮的拍卡游戏,玩的时间根据教学内容而定。三…  相似文献   

11.
<正>我刚上小学接受启蒙教育时,语文老师也是班主任,是位女老师,她教我们识字是从用教棍指写在黑板上的字开始的。她手持一根教棍,站在黑板的右边,用教棍一个一个地指着字,她读一声我们跟着读一声,她用方言,我们跟着学她发声的方言去读。如果我们读得不好,她把教棍在讲桌上敲两下,就知道她对我们读的不满意,生气了,教室里就鸦雀无声,过一小会儿,她就要批评我们几句。有时,她会拿上教棍去敲打不听话的学生的  相似文献   

12.
《父母必读》2008,(7):20-21
冠军故事本期出场小冠军:王雨苗,1岁11个月冠军妈妈讲述:快乐的识字游戏宝宝的玩具不少,但看图识字卡片是她的最爱。她把卡片"珍藏"在自己的小书架上,每次早饭后,她就拉着我的手,去拿她的识字卡片,  相似文献   

13.
如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很早就开始对孩子进行识字教育,而且不少在教幼儿识字的同时,还要求他们把认识的字写出来。日前,学前教育专家指出,这种做法不科学,一味求快可能导致孩子对继续识字、认字产生反作用。一位家长告诉记者:“我从孩子2岁开始就每天教她识字,  相似文献   

14.
我女儿已一岁零五个月了,能认字50几个,认识动物卡片60多种。女儿一岁三个月时。有一次我正在淘米,她迅速从米筐里抓出一把米扔到地上,并说“米”,我灵机一动:何不教她认读“米”字呢。我马上找来笔,在地上写了一个米字,然后教她读两遍。第二天我再写米字时,她已能读出来了。女儿看到天空中的小鸟或电视机里的小乌,她就会说“鸟儿飞呀飞”并用小手比划着飞的动作,我就因势利导,教了“鸟飞”两字,结果她  相似文献   

15.
我突发奇想地问正在读小学的女儿:“你最美好的回忆是什么?”女儿歪着头,睁着天真的大眼睛想了想,然后摇着两根调皮的小辫子说:“我最美好的回忆是在读学前班的时候,那时,鞠老师对我们管得不严,不但教我们识字,还经常教我们唱歌、跳舞、玩游戏。下午上课累了,她还会让我们趴在桌子上睡一觉。”孩子最美好的回忆竟然跟父母无关,这多少有点令人失望。可仔细想想,我就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前两天,女儿刚过了8岁的生日,可女儿出生以来,我们给过她多少自由支配的时间呢?我们用了多少时间来跟孩子一起玩、一起乐呢?我们通常都是把…  相似文献   

16.
正记得儿时听过这样一首童谣,说没妈的孩子像棵小草。其实在我看来,每个孩子都像是纤弱的小苗,而母亲正是支撑着他们并助之成长的土壤。①记得刚开始识字的时候,妈妈和许许多多的家长一样,早已为我的未来开始打算。至今,我依旧能清楚地回忆起妈妈亲手制成的识字卡片——每个字都写得那么清楚漂亮,卡片的四角被修剪成了可爱的圆角。妈妈翻  相似文献   

17.
自制生字扑克学生自制扑克型生字卡,在课堂中小组内互玩打牌游戏,边出牌边读出字音,谁先把手中的汉字打完,谁就是“学习生字小能手”。在打牌的过程中,把不会读的字放一边,及时请教同学和老师,把手中的牌继续打完。学生经常欲罢不能,在有趣的活动中,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些生字。“我当小老师”学生把自制字卡带入课堂进行“我当小老师”的游戏。游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己会读的字用不同的方式教给其他同学,如:领读、组词、说句子等,一个接一个地教下去,不会的放在一边,请教老师。这种轻松、有趣的识字方式,不仅使学生在快乐中认识了生字,而且…  相似文献   

18.
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在识字教学中运用生动活泼的游戏教学形式,能使学生在游戏中充分享受“玩”的快乐,在有意识的“玩”中调动记忆的热情,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使识字教学既充满趣味,又效果良好。找字朋友。告诉学生生字表中的字朋友藏在了注音的短句或短文中,看谁能尽快找到它们,认识它们。一个“藏”字使学生有了和朋友玩捉迷藏的感觉。他们兴高采烈地画出生字,读准字音,并通过读老师的生字卡片,比一比谁认识的朋友最多。病字门诊。给字添一笔、减一笔、调换偏旁的位置是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于是…  相似文献   

19.
猜猜他是谁     
我经常教孩子做一个“猜猜他是谁”的游戏。现介绍给大家。教师先给幼儿猜“小朋友,我班有一个高个子小姑娘,扎着一条小辫子。她呀,下课时就喜欢帮老师扫地。你们猜她是谁呀?”我把班上某个孩子的  相似文献   

20.
昨晚,我和儿子又玩“识字”游戏了。我们比赛认卡片上的字。玩法是:先生出示卡片,我和儿子抢答。谁先答出,卡片就归谁,最后,以卡片多者为胜。当然,让儿子赢还是输,主动权在我手里。每次卡片一出示,我先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