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科学的社会里,人们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较之以往大有提高,对信息的需求选择性随之增强。然而,我们的大众传播媒介目前在新闻宣传上,仍囿于旧模式,唱着老调调,使受众扫兴,无形中产生了逆反心理,大大降低了新闻机构应有的作用和新闻的宣传价值。从国内外一些较为优秀的新闻作品来看,我们不妨采用化虚为实的手法,可以取得一石二鸟的双效应。 化虚为实的手法多种多样,较为常见的有八种类型: ——科学记实。如今的受众,不管是工人,还是农民,他们的文化修养和科学素质都有提高,对信息的追求,可以说是空前高涨,如果我们的新闻报道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最主要的信息传递给他们,则将大大提高新闻的宣传效果与信息价值。有篇《枣乡纪事》,并无华丽的词藻和过多的形容修饰,就使受众获  相似文献   

2.
阿称 《大观周刊》2011,(26):58-58
感情真挚是中考作文成功的重要元素。如何写出感情真挚的文章呢?我们可以从“化虚为实”、“细节描写”、“抒情议论结合”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化虚为实     
上篇文章着重谈了“避实击虚”,这篇文章讲讲与此相关的另一种表现手法:化虚为实。生活中存在着无形的、抽象的事物,它们没有形态和色彩,视觉和触觉是不能感知它们的,如思想、感情、声音、气味等就是。如果我们把这些称为“虚”的事物,要把它们表现出来,使它成为可以感知的,就必须把它们化为有形的、具体的形象。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这就是化虚为实。下面分別就思想、感情、声音、气味举例说明: 例一:先说思想,如果说一个人思想陈腐,这是抽象的说法。怎样使之具体化呢?鲁迅在《祝福》中要表现鲁四老爷的思想陈腐,他不是用概念,而是用可以感知的事物来描写: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课程里包含许多科学元素,科技馆可利用该类课文的特点进行科学教育活动开发。本文以江苏科技馆结合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课程开发的探究科学活动《放飞蜻蜓》为例,围绕着以课本进行开发的基本原则进行阐述,剖析了该类活动开发和设计的特点以及该类活动的具体操作实施。全文对如何运用“角色理论”“情境创设”等方法化虚为实、构筑情境、点燃学生兴趣进行了论析,论述了引趣、激(发)探(究)、促思等环节设计,强调动手探究和亲身体验,探讨了在活动中如何促成科技馆辅导老师、校方语文老师、学生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为馆校结合开展该类科学教育活动作出探索性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朱骏 《视听界》2014,(1):80-82
近年来,随着广电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媒体形态的加速演变,各级广电媒体都对战略研发工作予以高度重视,期望通过有针对性的战略研发,实现媒体的转型和突围。无锡广电作为全国城市广电的领军者,明晰媒体战略研发的基本定位、实现途径和保障机制,在由实到虚、虚实相生再化虚为实的演进中,探索广电战略研发的虚实之道。  相似文献   

6.
阅读近几届全国新闻奖的获奖消息,细心的人不难发现,这些消息比较注重用感性的手法来表现新闻了.如获奖消息<河北日报>的<我省交通图五年七变>,新闻以一个具体事例开头,写郑先生返乡时的两个"没想到":没想到旅途变得那么舒适、快捷、干净;没想到手中几年前买的交通图不能用了,原因是家乡的交通发展太快,以致交通图五年内修订了七次.小小的交通图折射出了河北省高速公路建设飞速发展的现状.这些获奖消息反映了目前我国消息表现手法的融合趋势,即"感性的表现"与"理性的陈述"的融合.我国的新闻尤其是消息写作长期以来理性的成分较多,感性的成分较少,如今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新闻的感性表现增多了,常常事理融合、化虚为实,不但增强了说服力,还使报道更有趣,可读性更强了.  相似文献   

7.
虚写与实写,在一篇散文中是交替着出现的。着眼于对客观景物的叙事,为实写,源于叙事而侧重于抒情,为虚写。这在手法上是有区别的。可是,叙事之时也揉进了抒情成份,抒情正是由叙事而发出的激情,所以说,虽然手法有区别,经常见到的又是难以严格区分开的。虚实相生的手法,是要将散文写得文情迭宕,活泼多姿。《我歌唱延安》(何其芳)这篇散文,是作者写的30年代末在延安的所见所闻,当作者叙述延安的生活困难时,就虚实手法并用地写道:  相似文献   

8.
在赋学史上,庾信《愁赋》是一篇直接以人的感情为描绘对象的赋。其文本已经亡佚,在宋代的类书和古注中还存有佚文,且此赋在宋代文学中引起很大的回响,北宋诗歌中已经化用其意象,而南宋的遗民词人则喜欢整体上用“庾信《愁赋》”这个意象,以表现其亡国之余的内心痛楚。庾信《愁赋》的成功之处, 在于其运用了化虚为实、“一与多”对比、比喻、拟人、拟物等修辞手法。最后本文又从赋体文学史上作纵向的比较以见其艺术上的成功。  相似文献   

9.
新闻的美感,直接诉诸于新闻作品中的形象。形象,是美的“载体”。没有形象的新闻作品,也就无所谓美。形象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它的具体可感性。新闻作品中的形象,如;人物、景物、事物、故事等,它们犹如生活中存在的那个样子呈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面对新闻形象,就像面对生活本身一样,具有强烈的感染效果。 1.化虚为实屠格涅夫说:“写作过程中——从来不是观念,而永远是从形象出发。”所谓“从形象出发”,不是不要思想性,不要指导性,而是要把思想性、指导性融化在形象之  相似文献   

10.
“虚笔”是书法术语,它是众多笔法形式的一种,与“实笔”相对。这里的“虚”不是指虚构,而是一种侧面的、间接的、抽象的描叙手法。又可称作暗写。虚写是旁敲侧击,迂回包抄,是实写的必要补充,并与实写相互呼应。  相似文献   

11.
程玉 《新闻世界》2012,(6):70-71
新闻调查报道具有新闻时效性和评论价值性,在选题立意、表达形式、处理手法上郝与普通新闻类节目有所不同。本文以天津电视台《视实》节目为例,探讨了如何做好新闻调杏I}生报道。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电化教育(Audio-VisuaEdu-cation)是一门新兴的、综合的边缘学科。它有自己的理论、技术形式和独特的方法。电化教育是一种以现代媒体传递知识的教育方式,它与传统的教育媒体相比,更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它能够具体生动地再现各种事物的现象、情景、过程,有效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比如在教学中对一些用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讲清或难以讲清的重点、难点,如果改而采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则可深入浅出地讲解透彻,化虚为实,变难为易,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其次,电化教学不受任何时间限制,可随时利用,反复播放。…  相似文献   

13.
传媒公司在全民娱乐时代应满足不同层次用户需求,走炼实化虚之路。只有抓住"虚拟价值"才能"左右逢源",增强公司的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4.
科学摄影的概念较早兴起于天文摄影领域,通过对日月角度、典型星座和系内行星在空中角度的计算,提前规划出天体与地标建筑、目标对象同框的拍摄手法。科学摄影手法在快速发展,且已经衍生出多种侧重方向不同的辅助计算软件。对新闻摄影从业者来说,科学摄影就如同“第二个CPU”,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显著降低特定场景拍摄所需的前期工作量,科学摄影的熟练使用不但为人们“看世界”提供了更新奇的角度,而且通过优化取景角度寻找最佳拍摄点位,符合画面真实性这一新闻摄影的首需要务,是新闻摄影工作中的良好助力。基于此,本文就科学摄影手法在新闻摄影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第八个字名曰“实”。所谓“实”,是指“实在”,从新闻的基本规律讲就是“用事实说话”。写通讯要站得高。还要落得实。周总理早年写《旅欧通信》这篇通讯时,提出个原则——据实直书,这句话说出了通讯手法的特点——直接、实在。通讯反映新闻事实比较详细,也比较曲折复杂,写作上要具体、形象、自由、灵活;其表现手法为“全天候”——记人、叙事、写景、说  相似文献   

16.
庾信《愁赋》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赋学史上,庾信<愁赋>是一篇直接以人的感情为描绘对象的赋.其文本已经亡佚,在宋代的类书和古注中还存有佚文,且此赋在宋代文学中引起很大的回响,北宋诗歌中已经化用其意象,而南宋的遗民词人则喜欢整体上用"庾信<愁赋>"这个意象,以表现其亡国之余的内心痛楚.庾信<愁赋>的成功之处,在于其运用了化虚为实、"一与多"对比、比喻、拟人、拟物等修辞手法.最后本文又从赋体文学史上作纵向的比较以见其艺术上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李晓霞  姚远 《编辑学报》2012,24(4):323-325
基于科技期刊传播科学的研究视角并采用原始期刊文献分析考证法,研究创刊于1915年的中国《科学》月刊在传播科学方面的编辑策略,为近代中国以期刊为媒介的科学传播史研究提供新线索。《科学》以中国科学社为依托,清一色国外留学生的创办者与主笔者,"专述科学,归以效实",图文并茂等独特的科学传播编辑策略推进科学与科学教育传播,对近代中国科学传播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开拓了现代科技期刊传播科学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8.
科技新闻的报道不仅传递给受众新闻信息,还担负着科学精神传播的任务.由于新闻记者的科学素养、伪科学的误区和科技新闻报道手法的呆板化等因素,成为制约科学精神传播的瓶颈,这就需要我们在科技新闻报道中要查找原因,走出误区,使科技新闻报道为科学精神的传播助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19.
“虚笔”是书法术语,它是众多笔法形式的一种,与“实笔”相对。“虚”不是指虚构,而是一种侧面的、间接的、抽象的描叙手法,又可称作暗写。[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这里所说的“空白”手法,即是写抒情散文时如同绘画一样,留下引入想象的余地。“空白”似乎是“视而不见”的,可是绝不可看作是虚无与空洞。那么,“空白”是不是虚呢?是的,这个虚是艺术的藏境,虚中有“实”,这个“实”,即是由虚唤起读者对于实的联想,从一点想到许多,由近处想到遥远,从物联想到人,等等。这便是,作者在散文中用留下的“空白”,去触发读者的丰富联想,读者在读散文时,头脑里不断地有所补充,以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