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2004年1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启动了“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在全省范围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重点的农民大培训。计划2004到2010年.全省培训农民1000万人,其中培训农业专业技能人才100万人,转移就业培训400万人,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500万人。为认真组织实施好“千万工程”.  相似文献   

2.
《职教论坛》2005,(10S):40-40
新疆岳普湖县教育系统与农业、劳动和社会保障、科技等部门密切配合,在全县9个乡镇内大规模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取得显著效果。截至目前。投入培训资金40余万元,培训农民7.6万人(次),培训后就业和转移1.1万人(次)。培训产生的直接增收1000万元以上,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相似文献   

3.
邳州是一个农业大市,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总人口161万人,农村人口123万人,农村劳动力71万人,其中具有高中以上、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分别占17.1%、40%、42.6%、0.3%,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状况直接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邳州市本着“政府统筹、农业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参与”的原则,围绕本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农民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南部,有农业人口333.7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82%,目前全州仍有贫困农民80.65万人。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农民工培训的力度得到加强,转移就业的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06年全州外出务工农民达47.6万人,比上年新增8.5万人,增长18%,其中国外转移9人,  相似文献   

5.
华池县是一个十年九旱的山区农业县,全县农业人口11.12万人,农村劳动力5.74万人,长期以来,农民习惯于在家乡务农,很少外出打工,近年随着农村退耕还林和封山禁牧工作的不断实施,使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脱出来,成为富余劳动力。为了使他们能及时掌握实用技能,尽快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县农广校充分发挥办学体系多、培训方法灵活、贴近农民的优势,从2004年开始组织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总结两年来的工作,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如皋市在加强做好农民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增强农民转移就业的实际工作中,本着“培训主体多元化、培训服务社会化、培训运作市场化”的发展理念,成功创新了“三个联合”的农民技能培训模式,形成了对内合作和对外联合,本地协作与异地互动的多渠道、多途径、全方位的农民技能培训格局,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35.49万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5.2万人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7.1万人,农民工资性收入占比达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7.
胡斌 《农村教育》2006,(7):66-67
武坚镇地处里下河地区,总面积85.58平方公里,人口4.14万人.下辖15个行政村3个社区。近年来,我们武坚成人学校在市教育局、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始终坚持“根植农村、服务农业、致富农民”的办学理念.以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培养新型农民为目标。主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致富需求。大力实施“教育富民”工程,突出抓好继续教育、技能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与推广工作.形成“继续教育”、“技能培训”、“社区教育”三大办学特色,使农村成人教育工作服务“三农”的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拓展,赢得了学员、企业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学校先后被省、市教育部门评为“省重点成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促小康工程先进单位”和“教育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8.
连锁办学服务三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瑛  周厘里 《农村教育》2005,(11):29-30
泪罗是一个农业大市.面积1548平方公里,辖30个乡镇场,人口65万,农业人口5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多。由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广大农民群众迫切需要学到科技含量高的专业技能。如何为他们提供就业培训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2005年,全国教育系统实施教育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共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3270万人次,在全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毕(结)业的4793.18万人次中,教育部门和集体办的农民技术培训学校所承担的培训量达4687.05万人次,占培训总数的97.79%。  相似文献   

10.
滕州市是一个农业大县,总面积近1500平方公里.辖21处镇街,1226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165万,其中农业人口128万。随着我市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产业多样化、多类型并存的格局。针对这一变化特点,我们把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的重点定位在培育新型农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上,认真研究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规律,看清农村、读懂农民,不断增强培训能力,拓宽培训领域.提高培训效益,做大、做实、做活农村成人教育。  相似文献   

11.
《当代职校生》2006,(1):F0003-F0004
德阳职教发展概况 德阳市现有中等职业学校25所,在校生5.1万人;高等职业学院4所,在校生2.5万人;各类职业培训机构110个,全年培训城镇职工10余万人;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50所,年培训农民40万人次;每万人口中拥有中职在校生130人,校均规模2000多人。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临朐县委县政府针对农村劳动力数量大,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农民增收缓慢的实际情况,把农民培训工作作为富民强县的重大举措来抓,取得明显成效。全县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12.6万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11万人次,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并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新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示范县,被山东省政府评为劳务输出先进县,被山东省农业厅确定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县。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农业人口大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任务十分艰巨,现阶段我国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600多万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数量大,素质低,劳动技能缺乏,居住分散,培训组织难度人,培训质量不高,转移就业竞争力不强,影响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和长远发展。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云南“绿色证书”教育实施10多年来,不仅在推动全省“两个明”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而且确实为云南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有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和致富带头人,截止2004年底全省共培训绿证学员149,7023人,获证35,2840人,推广科技项目1446个,推广面积871.64万亩,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贡献,真正体现了科教扶贫、科教兴农的教育目的。[编按]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实施科教兴市.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我市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积极转变思想,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在实施学历教育的同时,将培训纳入自身体系,积极实施“五大培训工程”,即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现代农民教育培训工程、下岗再就业培训工程、新市民教育培训工程。一年来,全市职业教育共培训农村实用技术70万人次.下岗转岗培训2.3万人,农村致富骨干2160人。劳动力转移培训5.4万人,其中“两后双百”培训2.56万人。强有力地推动了我市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丹徒县农村成人教育积极适应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需要,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成人教育培训网络作用,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实用技术培训,受到了全县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全县已建成村级示范实验基地24个,各乡镇成教中心校和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共培训农民30余万人次,传授农村实用技术近千项,实现经济效益上亿元。  相似文献   

17.
良渚镇地处杭州北郊,是中华文明曙光——“良渚文化”的发源地。全镇人口8.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5万人,“三农”问题一直以来是历届党委政府关心的问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中国良渚文化村”、“城北汽车城”、“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等项目的开发建设,我镇农村、农业、农民将发生巨大变化。镇成校根据良渚的特点,在镇党委、镇政府的统筹领导、区教育局的关心指导下,积极探索,努力创新,不断实践,做好为“三农”服务的各类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以适应新形势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农广校作为一个联合办学、纵向垂直、横向沟通的开放系统,己建成一个拥有4.6万名专兼职教师,近2800所分校,2.3万个乡(镇)教学班,自上而下的五级办学体系,成为农业部门和各有关部门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基层干部教育的主要阵地和重要力量。总结农广校20多年的发展历程,最重要的就是始终坚持面向“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面向新的农业科技革命、面向农业现代化、面向市场的办学方针,  相似文献   

19.
平谷区是北京市远郊区县之一,人口40万,其中农业人口占50%。为进一步构建平谷区“二三一”产业格局,把人口优势变为资源优势,平谷区农广校自2004年开始,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农民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截止到2005年6月,共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5818人,其中引导性培训4390人,职业技能培训1428人,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也得到了市区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20.
思考之一: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环境因素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就其外部环境而言,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环境。农村成人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的产生与发展同社会经济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我国12亿人口,8亿在农村。农村不富.中国就富不起来;中国农民的素质不提高.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当前我国农村经济正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实现这一转化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据统计,全国农村劳动力4亿多人,其中40%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有5千多万人还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