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段奇清 《知识窗》2013,(2):29-29
有这样一段文字:此人一开始有气无力.歪着身子.眼神不与检察官对视、检察官说了三十多分钟.他只“嗯”了一声.说明他在使用消极姿态进行对抗.当听到“李化”这个名字时.他的身体姿态出现轻微调整.眼睛看向检察官.前后不到一秒又恢复原样.身体这种瞬间的变化说明他与“李化”有关联。审讯过程中提到储蓄卡时.他出现语滞、视觉逃离等现象.并且在做相关说明时已经不能保持逻辑自治的基本水准.这说明“储蓄卡”是他的软肋……  相似文献   

2.
走进这位医生的行政办公室,桌上除了医学书籍.“平分秋色”的还有历史、哲学类书籍。见过他的人,都会感受到他温文尔雅的书卷气。“他是一位具有内科医生气质的优秀外医专家”,这是一个共事多年的专家的评价.恰是这不同领域的多个词语跨度组合.描画出了一个外科医生的朴素情怀和行为注脚:治病,除了药和刀,还需良言与关爱。  相似文献   

3.
《知识窗》2011,(11):33-33
力克.胡哲拥有明亮的眼睛、灿烂的笑容、阳光挺拔的身躯.他是一个颇受欢迎的阳光青年。“足迹”遍布五大洲25个国家、举办过1500多场演讲、在全球拥有6亿“粉丝”的他,如今又写了一本名为《人生不设限》的书,高调向全世界宣讲“我那好得不像话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4.
《华夏星火》2009,(1):70-71
1989年,他培育的掖单13号创造了1096.29公斤的世界夏玉米亩产最高纪录,轰动全国;2004年,他研制出玉米新品种“登海”“超试1号”实收亩产1402.86公斤,将世界纪录提高了306.57公斤:2005年,他被授予“中国玉米产业重大贡献奖”……看着李登海如此多的殊荣,登海能走到今天的辉煌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似文献   

5.
他是中国昆虫学会秘书长李典谟的高足.是在加拿大做了四年博士后的“海归”人才;他是跨多个学科领域开展研究的先行者,在科研上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他知识渊博.和蔼可亲,是深受学生们喜爱的老师。他就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欣海博士。  相似文献   

6.
水蓝衫 《知识窗》2013,(1):56-57
1 收到那条加好友的请求后.多多就笑喷了。现在的伪娘还真是多了,资料里明明写着“夏枫、男、17岁”若干等等.可他的Q却叫“谭雅的微笑”。“谭雅”,这不一个女人的名字吗?  相似文献   

7.
禹正平 《知识窗》2013,(11):61-61
一天晚上.河南省封丘县曹冈乡一间屋子内.几个要好的朋友在一起玩扑克牌。他们兴致勃勃地玩着.突然停电了.屋里顿时陷入一片黑暗之中。这时,该出牌的刘朝行似乎并没注意到已停电.从手中十多张扑克中抽出一张.“嗵”地一声放到桌子上。伙伴们觉得奇怪.问:“你能看得见吗?”刘朝行疑惑地说:“怎么看不见,这不是很亮吗?”大伙儿有些不相信他的话.有人拿了一张报纸给他看.他竞然能比较流畅地读出来。  相似文献   

8.
《知识窗》2011,(12):19-19
他不是电影明星.在学校里却拥有一大批“粉丝”。为了能和他多呆一会儿,竟有女生装病卧床。开学不到一个月,某大学辅导员张晶被新生推举为“最帅辅导员”。  相似文献   

9.
义丐送京考     
刘诚龙 《知识窗》2013,(11):62-62
浙江萧山的来懋斋.书读得好,是读书的料.只是家穷,近乎赤贫。大清嘉庆年间.碰到了三年一考.“乡举后欲赴礼部试”.千里迢迢,山高水长.动步都要钱,他哪里有钱?路费都凑不齐。来秀才居住在江浙一带的发达地区.有钱人比较多.发了财的亲朋也不少.他首先想到的是告贷.先是嫡亲.后是表亲.再是五服内外的房亲.“望门投止。无一应者。”  相似文献   

10.
《科教文汇》2005,(1):42-47
尹盛喜.男.中共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原任北京大碗茶商贸集团公司总经理。他本人自1979年6月响应党的号召.毅然摔掉”铁饭碗”带领20名知青在前门箭楼西侧.靠1000元起家.搭棚盘灶.创办北京大碗茶青年茶社。茶社伊始.不断发扬大碗茶人“老二分”精神,先后成立了百货、服装、水产、餐饮、珠宝玉器等十多个门市.组建集团公司.进而创办出了驰名中外的北京老舍茶馆。  相似文献   

11.
19岁的赵成原本是南京市十二中一名普通的应届毕业生.当听说微博这个神奇的社交平台之后.在好奇心的促使下,他于2010年3月27日注册了自己的微博,起名叫“差不多先生”,打算专门记录生活中搞笑、好玩的事情。刚好放暑假后在家里没事干。赵成就专心地回复别人的评论。在他精心的“培育”下。短短4个月的时间,他的粉丝竞达到5000多人。这让他很兴奋,开始研究如何将微博“养大”。  相似文献   

12.
养鼻之道     
许松华 《知识窗》2011,(10):59-59
读张爱玲的《沉香屑:第二炉香》.一看见题目就喜欢上了。沉香.让冷漠高傲的张爱玲多出几分高贵、几分亲切。后来读丰子恺.才知道他更喜欢焚香:“眼睛看不到篆缕.鼻子闻不到香气.我的笔就提不起来。”  相似文献   

13.
酷塞 《知识窗》2011,(1):5-5
威尔福莱特.康是世界织布业的巨头之一.尽管平时事务十分繁忙.他仍渴望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他对我说:“过去我很想画画.但我从未学过油画,我从不敢相信自己花了力气后会有很大的收获。可我最后还是决定:无论做多大牺牲.每天一定要抽出一个小时来画画。”  相似文献   

14.
褚焱 《科学中国人》2012,(17):48-49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中医文化与中国人文精神”,这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李良松教授讲得最多的学术专题.也是李良松教授内心的真实写照。他是一位知名的学者,兼通禅学与中医.其著述达8000多万字;他又是一位诗人,写下了500多首的诗词曲赋。让我们共同走进李良松教授的传奇世界。  相似文献   

15.
他是一名教师,深受学生爱戴,三尺讲台.他挥洒的不仅是汗水.更多的是真情.他是一名科研工作者,屡获嘉奖,成果丰硕,著作等身,但从不居功自傲,始终谦虚谨慎;他丝毫没有官架子.笑容满面.平易近人.被学生们亲切的称为”老马”。他就是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精细化工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科学中国人(2013)年度人物“——马建泰。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不少“龙生龙.凤生凤”的文坛佳话.比如“三曹”(曹操与他的儿子曹丕、曹植)、“三苏”(苏洵与他的儿子苏轼、苏辙)、南唐二主(中主李璨与他的儿子后主李煜)、大小晏(晏殊与他的儿子晏几道)。但实际上.生下不肖子孙的大文人更多.东晋大诗人《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而且他还特地为此写过一首诗。  相似文献   

17.
幽默数则     
《知识窗》2009,(7)
提醒 儿子是密歇根州阿尔马大学的新生.开学几个星期之后.我和丈夫决定去看看他。我特意提前给他打电话.“提醒”他我们将光临。但是当我们来到宿舍时.他的房间凌乱不堪.我非常吃惊。“忘了我们要来.是吧?”我取笑他.  相似文献   

18.
他在“人体司令部”艰难探寻.伴随着患者在生死较量中寻找生命的蹊径。一次次技术创新.让众多深受颅脑肿瘤折磨的病人重获生机。不仅如此.他还为探索研究脑胶质瘤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不遗余力。他率先提出建立胶质瘤规范体系.让”不治”变成”可治“。他说”作为一名医生.不仅仅只是要拯救病人于水火之中.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运城市人民医院中医师张锦.研究成运用中草药对妇女进行长期避孕、流产、已获得初步成功.临床观察200余例,服用他研制的“抗孕灵”后,多则13年.少则二年,未再发生怀孕现象;服用“抗妊灵”,怀孕两个月以内的妇女.不通过器械即可安全、无痛苦地流产。  相似文献   

20.
《发明与革新》2011,(3):16-16
要培养出善于创新的人才.需要“一对一”的精英教育模式。钱学森先生当年在美国留学时。就经常接受他的老师冯·卡门教授“一对一”的教育。我所提倡的“一对一”模式,并不是说一个老师只能教一个学生.而是说一个老师可以教多个学生.但必须抽出时间进行“一对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