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课程的提出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构建有效、高效的课堂教学环境空间,这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也是如此。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主要科目之一,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和激发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以及创新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的钻研和探索,为此,本文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教学做了几点思考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关键和对数学产生热爱和持久动力的基础,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刺激学生持久的兴奋和追求成功的热情是数学教师的使命和教好数学的制胜法宝。本文阐述兴趣的特点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分析当下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兴趣激发缺失的现象和危害,给出了有效的中学数学兴趣教学法。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关键和对数学产生热爱和持久动力的基础,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刺激学生持久的兴奋和追求成功的热情是数学教师的使命和教好数学的制胜法宝。本文阐述了兴趣的特点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兴趣激发缺失的现象和危害,给出了以兴趣为导向的中学数学教学策略模式。  相似文献   

4.
杨立群 《科学大众》2013,(7):95+161
我们的教学提倡"绿色课堂",所谓"绿色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自然成长规律,尊重学生的天性、个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创设自由、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富有人文气息,使学生得到积极主动、健康和谐的发展的一种教学环境。可见"绿色课堂"就应该是"顺应孩童的天性,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是否主动热情地参与课堂活动,关系到教学的成败。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尝试:一、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融洽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组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四、应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根据新课标这一理念,情境教学在我们小学数学课堂上流行起来,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6.
史立峰 《知识窗》2009,(9X):8-9
在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能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辅助教学尤其是几何画板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和提高空间想象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突破重难点,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本文就几年来从事数学多媒体教学的收获与困惑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马艳山 《科学中国人》2014,(2S):220-220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最基本途径。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以及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加强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这一切对数学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改善教学方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应该有预见性的认识到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对学生今后数学学习的深远影响,并应有意识的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相似文献   

8.
王世同 《知识窗》2010,(7X):22-22
新一轮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教学生活化的理念,强调教学应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如何实现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让数学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呢?本文从数学教学中教材的生活化、教学方式的生活化以及教学评价的生活化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宁 《科教文汇》2013,(4):132-133
著名学者皮亚杰曾经说过":教师的任务并不是‘教给’学生什么,而是为学生打造健全的知识体系,并借助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一理念对于中职院校的数学教学工作非常适用,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教学环境中享受数学带来的快乐,这正是当前中职数学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创设数学情境是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感官,引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促使他们进行高效的学习.以下笔者结合教学经历,提出了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1.
魏礼银 《科教文汇》2012,(36):103-103,105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特别是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就能直接吸引学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本身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强的特点,知识内容比较单调、枯燥,思维训练要求比较严格,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不是很高。兴趣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是最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是促进人们求知欲望的强大动力。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美国教育学家夸美纽斯也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快乐的、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指出了教学中激发兴趣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势在必行,如何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数学是基础学科中,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是摆在每一个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责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把握好课堂提问这一重要环节,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形成课堂上良好的师生互动以及提高数学效果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蒋琳  于伟明 《科教文汇》2008,(33):114-114
数学开放性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可见,数学教师必须开放数学课堂教学,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邹星 《科教文汇》2013,(12):132-133
著名学者皮亚杰曾经说过:“教师的任务并不是‘教给’学生什么,而是为学生打造健全的知识体系,并借助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一理念对于中职院校的数学教学工作非常适用,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教学环境中享受数学带来的快乐,这正是当前中职数学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6.
数学文化拥有悠久历史,也是我们人类文化的璀璨珠宝,在数学教学与学习过程中,数学文化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支配学生学习行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情感,有助于学生深刻认识数学文化,提升其整体素养。本文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思考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希望可以提出有效见解。  相似文献   

17.
石志江 《知识窗》2014,(20):11-11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为此,广大数学教师格外关注教学情境的创设。笔者认为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理念。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相似文献   

19.
衷小芳 《知识窗》2013,(12):68-68
兴趣,就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多数中职学生都对数学有强烈的畏难心理,因此,培养和提高中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课堂是数学教学的主阵地,改革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对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调查发现,中职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是英语和数学,因为这两门课程对于大多数中职学生来说就像听天书一样索然无味。其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  相似文献   

20.
数学史和大学数学教学的结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认识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通过在课堂上讲故事或基于HPM设计教学案例,或以计算机技术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可实现数学史和教学实践的有机融合,促进数学史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