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学教育目标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两个过程:培养”科学专家“和提升”科学素养“。提升”科学素养“主要指三方面内容:了解、掌握科学知识;对科学探究方法和科学程序的理解;作为一一项珠科学的理解。”科学素养说“的科学教育目标,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科教兴国的总方针是吻合的,它强调科技与社会、科技与文化、科技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为我国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提供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教育、科技与经济的关系,以及教育和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已人所周知,但对文化和经济的关系,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探究、论及的不多。实际上,教育和科技说到底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或说是文化的子枝。教育与科技等和经济的关系、教育和科技等对经济的反作用,只是文化对经济、社会反作用的了力或支力。本文试图剖析文化和经济的关系,着重探讨文化对经济,特别是对市场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启动作用,进而阐述现代市场经济和文化的一体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纳米科技”引入高中实践活动课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纳米科技教育的提出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新的课程标准正在陆续问世。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强调:应该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认识学科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特别指出:应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必修课。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我们在试点高中尝试开展了“纳米科技教育”实践活动课程,力图使中学科技教育课程更加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当前学界较有代表性的科学文化观点和科学教育的定义。在此前提下分析科学文化对科学教育本质,科学文化对科学教育实践的影响,科学方法实践在科学教育中的地位。进而指出教育文化、科学文化与科学教育的关系。旨在对当前的科学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普及科技教育活动等方式,开展品德、健康、文化水平和科学素养等方面教育,帮助他们掌握科学思想,运用科学方法去处理学习、生活、工作中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当前科技教育现状,并针对性的提出合适的实施对策,以提升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落实党中央“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是科技文化的教育,科技文化的发展又依赖受过专门培养的科技人才的增加,因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大学的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在不同的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下,一个社会对科学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可能有着不同的理解与处理,由此会形成不同的科研教育体制,并在科技发展与大学之间造成不同的相互作用方式。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科学与教育体制在发展中一直倾向于将科学技术研究与大学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划分开来,科研集中于专门的研究机构,大学则主要负担  相似文献   

7.
我校把科技教育做为自己办学的特色目标,实施了以科技教育为主的三大工程,取得实效。一、校园科技文化建设工程科技教育环境氛围的营造是培养青少年热爱科学激发他们投身科学热情的隐性工程。在创建科技教育文化环境过程中,我们进行了精心筹划和设计,比如:我们把校门...  相似文献   

8.
在对小学科学与数学教育进行研讨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提出这样的问题,即什么是科学教育?科学教育与学科教育有什么关系?事实上,科学发展至今已形成一个庞大的、开放的系统,不仅系统内各个学科相互渗透,而且与系统外的技术、社会、文化发展相辅相成.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教育是一种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关系的整体性和连贯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上海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科技兴市”的战略。因此,科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对培养中小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素质、个性得到健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这就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它具体表现在:首先要培养大批适应我国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和经济建设需要的、适应现代科学文化发展和世界新技术革命要求的、跨世纪的优秀人才;其次是要大力发展科学文化,创造和开拓新的科学文化领域,并且也要充分发挥大学的科技优势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6,(82):173-174
<正>1.引言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明确提出: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提高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及交流合作、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为学校科技教育明确了目标任务,也给农村中学的我校争创科技特色教育的品牌提供了机遇。2.农村中学科技教育的现状扫描农村中学科技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小幼科技教育研究”是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国家科技部重点项目和国家教育部重点科学技术项目。本课题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赵学漱研究员主持 ,对中小幼科技教育从理论、应用和开发三个方面 ,分 9个专题进行了研究 ,并在北京、吉林、山东、江苏、上海、重庆、广东、甘肃等 9个实验区和全国各地中小幼的 2 86个实验基地进行了实验研究。经过三年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 ,课题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并于 2 0 0 0年 10月通过了课题鉴定。该课题在理论上提出了中小幼科技教育的基本框架。中小幼科技教育是通过科学教育与技…  相似文献   

13.
刘薇 《现代企业教育》2011,(24):219-220
现代教育是科技文化的教育,科技文化的发展又依赖受过专门培养的科技人才的增加,因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大学的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结合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运用理论分析和众多实例对大学和科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充分认识了科技发展与大学的相互影响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世界观作为一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大学生科学教育相结合,能帮助大学生建立对自然、社会、人生和精神的科学和系统的认识。文章分析了科学发展、人类历史和世界观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阐述了第一、第二和第三人的世界观及其时代特征,提出让世界观作为思想政治元素进大学课堂、进科研院所,帮助大学生打破落后世界观对科学精神的束缚,自觉地与科学探索精神产生共鸣。利用中国大学生科学教育受益人数众多的优势,挖掘世界观与科技、人文相匹配的巨大潜能,在新时代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中把握先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5.
《科学素质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将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增强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交流合作、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落实《科学素质纲要》,增强广大师生科技信息素养,提高广大师生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学校科技教育、科普活动以及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普及与应用,丰富素质教育内涵,我校以科技信息节为载体,践行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6.
彭攀  蔡甜 《学周刊C版》2024,(10):159-162
科技史是了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是引导科技前进的重要指南,科技史背后所蕴含的科学精神更是科学成就的精神支撑,促进科技文化传播,推动科技进步。科学人才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弘扬以及科技的发展都离不开对科技史的学习。在党的指导下,应推广普及科技史教育,通过完善教育模式、转变教育思路、科教融合等方式,提高科技史教育的教学地位,充分发挥其作用,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技文化,营造创新氛围,为我国科教事业人才培养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 2 0年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空前大解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对我们的科技和教育事业提出了不同以往的更高要求。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 ,努力探索新形势下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通过实践推动科技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已是我们高教科技战线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一、邓小平理论阐明了科技教育事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生产活动是人类所有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 ,经济发展是一切社会事业发展的前提。科学与教育事业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有着与生俱来的天然紧密联系。这种联系体现在 :一、生产的提高需要有科学和…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在现代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走向整合的潮流下 ,学校教育应当把二者结合在一起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从理工科大学的教学实际出发 ,提出了科学教育人文化的主张 ,并认为 ,理工科大学进行科学文化教育的同时贯穿人文教育 ,通过科学文化教育进行人文教育 ,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随着近代科学的崛起,人类文化有了科学与人文的典型划分,由此揭开了二元文化冲突斗争的历史,至20世纪上半叶“两种文化”的冲突达到了顶峰。为了促进二者的融合,“两种文化”冲突的根源则成为现代人关注的重要课题。研究指出,事实与价值的二元划分,是科学与人文对立的哲学基础;科学与教育的高度专门化、专业化,加大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裂缝;科技理性的扩张和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使“两种文化”的冲突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科技人文交流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创新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好总书记“一带一路”倡议,对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化融合、民心相通,提升沿线国家科技、文化、教育合作水平,满足国际科学教育及沿线各国发展需求,对于借此贡献中国方案、分享中国经验、展现中国智慧等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少年科技人文交流发展的意义、前景及其所面临的挑战等进行梳理和探讨,旨在提出相应且可行的发展策略,以更好地服务于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