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是通过互联网络协议(IP)向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数字媒体服务,它所采用的编码和压缩技术是最新的高效视频压缩技术。分析了IPTV的定义、物理结构及其主要技术,展望了IPTV的市场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近10年来,视频压缩技术取得了引入注目的新进展。本文介绍了视频压缩技术的正交变换编码,并以沃尔什变换为例,分析了如何正交变换实现图像信号的数据压缩,最后还讨论了正交变换编码的特点及适应用性。  相似文献   

3.
以“活动图像专家组”命名的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Group)视频压缩标准(ISO9660),解决了计算机硬盘容量有限及总线瓶颈效应造成的视频影像录入问题,使 VCD光盘制作成为可能,如何改变现有的现代教育技术教材资料保存方式,提高资料的保存时间和保存质量,以这一视频压缩技术为核心的VCD刻录技术为我们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xvid视频编码技术发展历程,阐述了xvid技术的主要技术特性,论述了xvid压缩技术和视频压缩后的品质保证,最后对技术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5.
MPEG的视频压缩编码技术及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PEG标准是面向运动图像压缩的1个系列标准。阐述了MPEG标准的基本视频压缩编码技术,并对MPEG-1、MPEG-2和MPEG-4标准中视频压缩技术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互联网上有效地、高质量地传输多媒体信息。需要多种技术的支持,主要采用视频压缩、编码技术.拥塞控制技术和误码控制技术等。  相似文献   

7.
简要分析了视频压缩编码基本原理,阐述了Finalcutpro中常见的文件格式,分析几种图像压缩编码技术标准化方案,目的是让学生加深了解视频压缩编码技术,为正确学习和使用音视频格式,理解压缩类型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采用数字复接技术、语音/视频压缩编码技术,以DSP(TMS320F206)为核心研制了一种电力线载波数字通信终端。  相似文献   

9.
视频会议系统在各单位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没有统一规划,视频会议系统品牌较多,视频压缩标准不统一,MCU互连互通就很难实现,如何解决视频、音频高质量同步传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为此,我们通过对不同品牌视频压缩技术的分析,研制了不同品牌视频会议系统的集成平台,实现了视频、音频、多媒体等信息的互连互通,达到了黄委(省局)、市局、市局系统三级的交互式应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电视信号数字化的基本过程和常用的码率压缩技术以及与MPEG视频压缩标准有关的基本概念,详细叙述了离散余弦变换方法,并比较了JPEG和MPEG的视频压缩编码标准以及在视频通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技术角度来看远程教育本身并不是一种新的技术,而是直接应用音频、视频压缩编码技术,卫星广播技术,网络技术,接入技术,视频会议技术,Web技术,广播和组播技术,流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等现代通信和信息处理技术,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design and test a model of classroom technology integration in the context of K-12 schools. The proposed multilevel path analysis model includes teacher, contextual, and school related variables on a teacher’s use of technology and confidence and comfort using technology as mediators of classroom technology integration.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1235 K-12 teachers, who were located in 336 schools in 41 districts across the state of Florida.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a teacher’s experience with technology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his or her classroom technology integration. Access to technology in classrooms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quality technology support were related to classroom technology integration. In addition, how frequently a teacher uses technology and his or her confidence and comfort using technology were mediators for classroom technology integration. These results provide preliminary evidence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is both useful and relevant in explaining classroom technology integration in K-12 schools.  相似文献   

13.
提出在数控加工技术实习管理中技术组织措施的概念,并提出采取技术组织措施提高数控加工技术实习质量的观点.阐述了几项技术组织措施及其在数控加工技术实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中国科协专利数据库”对1998~2012年美国电气技术领域专利申请进行检索分析。本研究以电气技术一级技术领域、二级技术领域和IPC三个层面的专利指标为基础,分析判断美国电气技术发展趋势。发现美国电气技术发展与经济环境和创新思路关联较大,近年来美国电气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主要以电网智能化为目标,主要专利热点分布在电机与电器、通信技术与信息化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15.
古代技术是带有神秘色彩的附魅技术,但自从它与现代科学相互结合后,就走上了祛魅的道路。祛魅是现代技术的主要特征,但祛魅后的现代技术在给人类带来丰富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类精神的匮乏以及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后现代的技术必须采用人、技术、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自然观,走技术返魅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浅析中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业信息化技术也成为了我国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农业传感器技术、农业机器人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精细农作技术、农业信息服务技术等组成了我国农业信息化技术,能够为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提供理论与实际的支持。本文将对中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生活在技术时代的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海德格尔从现象学层面对技术进行了剖析,对科学与技术、古代技术与现代技术进行了“沉思“与“追问“,从多侧面反映出其对技术的复杂态度.“思“在海德格尔的技术思想中占有核心的地位.海德格尔试图通过“沉思之思“来揭示技术的本质,并从“座架“中“救渡“技术世界.  相似文献   

18.
卢炳惠 《教育学报》2005,1(4):61-64
信息与通讯技术(ICT)在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但是,技术并没有在教学中发挥人们所想象的那种作用。从教师的角度看,技术革命、技术威胁、技术无用等观念和教师的技术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ICT的使用以及使用方式;从学校支持的角度看,资金投入、课程安排、职称评定和技术保障在很多时候影响了ICT在教学中的应用;从政策法规来看,知识产权在某些方面阻碍了数字环境中ICT对信息的利用。要充分开发教学中的技术资源,就有必要对技术的本质和怎样利用技术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9.
The saturation of technology in learning environments can create feelings of apprehension in students who are not technologically savvy, especially for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s who may meet basic expectations for technology use. Despite the infusion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to higher education, the effects of incorporating this technology in community college classrooms, particularly developmental education courses, remain to be thoroughly studied. Developmental education students enrolled at a multi-campus community college in the southeast of the United States completed a survey containing measures of technology apprehension and achievement emotions. Positive associations among students’ technology apprehension and negative achievement emotions were detected. No significant associations were detected between technology apprehension and the positive achievement emotions of enjoyment, hope and pride. This implies that technology may not play as significant a role in course satisfaction as popular opinion might assume. Data from open-ended questions offered insight into the ways developmental education students view technology and the challenges they face when using technology in their academic pursuits, including concerns related to technology access (i.e. the digital divide).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s expect technology in the classroom; however, more research is needed to determine exactly how much and what kind of technology they expect in a specific learning setting.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弥漫着一种盲目乐观的情绪,缺乏对其应用方式与限度的理性分析。以当前技术哲学主流的技术现象学,特别是美国著名技术哲学家伊德的“人一技术”关系现象学作为分析框架,来理性分析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是必要的。技术现象学中最基础的问题就是人与技术的关系问题。伊德指出人与技术存在4种关系,即具身关系、解释关系、它异关系与背景关系,这4种关系形成了“人一技术”关系的连续统,具有较好的理论自洽性与普适性。用这一框架来分析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则分别对应于教育传播技术、教育数据挖掘、教育游戏技术和默会教学法。作为“双刃剑”的另一面,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限度应重点考虑技术对人的知觉的片面转化、人工智能的局限和技术的文化适应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