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民模范”周国知事迹感人至深,记者将其写成21篇新闻故事,被评为2004年“湖北新闻奖”一等奖。本文以这组故事为例,探讨新闻故事的特色。新闻故事应有代表性新闻故事写得是否成功,关键看故事有没有代表性,是否反映新闻的主题思想,是否有新意。一般来说,典型事迹、先进  相似文献   

2.
在我订阅的众多刊物中,最使我称心如意的就是《新闻爱好者》。 《新闻爱好者》是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较有特色的刊物,是全国新闻核心期刊。说句心里话,我对贵刊是“一见钟情”的。去年夏天,我有几篇作品发表于《广西日报》、《广西人事》、《广西支部生活》上,报社邮来了稿费,我便去领回。在麻桐邮电所里我领到了稿费特别高兴,高兴之余,专管报刊发行的梁秀玲女士特地走过来向我祝贺,并真诚地把有关写作的佳书一一借给我看,什么《新闻与成才》、《记者写天下》、《新闻爱好者》、《新闻与写作》令我大饱眼福,美不胜收,当即…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生活中“大显身手”的倒爷,如今在新闻圈子里也倒腾起来了。广西某地两名“新闻倒爷”,从报上抄袭他人写的新闻,写上自己的名字或署以化名,“倒”到其他报上发表,捞取稿费,影响极坏。其中一位,看到《广西日报》上刊出“广西赖氨酸厂在南宁建成投产”的消息,抄袭后投到《湖广信息报》。因“倒爷”身处贵县,怕露马脚,抄稿时隐去了建厂地址。编辑发现三要素残缺,便据稿子投寄处写成“广西赖氨酸厂在贵县建成投产”,结果闹出笑话(见《地市报信息》1989年第10期)。  相似文献   

4.
8月19日,空降兵某部宣传于事朱小辉将他收到的120元稿费存入了部队新闻报道基金,至此,他已把6000多元稿费无偿用于培养部队新闻人才。 入伍10年来,朱小辉潜心钻研新闻业务,先后在《解放军报》、《空军报》、《河南日报》、《双拥》等报刊发表稿件300多篇,曾荣立两次三等功,多次被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成为部队岗位成才的标兵。他在写稿的同时.注重对营、连业余报道员进行传帮带,提高了全团报道队伍的整体素质。1993年年初,他专门设立了新闻报道基金,把自己的每一笔稿费都存入该基金,用于奖励和资助报…  相似文献   

5.
纪嫣然 《大观周刊》2010,(39):21-21
《收获》稿费下月将翻倍最高可达千字四五百元 即使时至今日,郭敬明的新小说发在《收获》上时,稿费也只是千字80元。但是从下个月起,《收获》杂志的稿费将升至原稿费的2至5倍,  相似文献   

6.
被人事部、民政部追授为“为民模范”荣誉称号的周国知的事迹感人至深。2004年7月,《恩施日报》组织4名记者赴椿木营乡,沿着周国知的足迹,寻求“国知精神”的真谛。所见所闻,记者写成了21篇新闻故事,从8月12日起陆续在《恩施日报》刊出。之后,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相继转载,中国求实出版社出版了《为民模范周国知》一书,引起了读者强烈共鸣。  相似文献   

7.
记者参加会议,不是逢会必报。但是,我们应该从会议中采掘“新闻矿石”,将最有新闻价值的矿石提炼成新闻佳品。比如去年十月十三日,《人民日报》发表的通讯《重任在肩》;今年五月十八日,《新华日报》发表的新闻《当年,车轮滚滚支援前线今朝,车轮滚滚运销致富,铜山个体户二万人忙运销》。就是我报记者在县里一些会议上听到线索,然后通过深入采访写成的。  相似文献   

8.
去年,是我从事新闻写作获得大丰收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在省市报刊电台上发表新闻稿件120余篇。其中《好少年李艳春舍己救人》一文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我进一步采访写成通讯后,这名13岁的女孩子光辉事迹,再一次打动千万个读者的心。在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发表27周年纪念日子里,李艳春被吉林省委宣传部命名为“赖宁式的好少年”。  相似文献   

9.
报载:上海市《故事大王》杂志社为确保作者收到稿费而实施了《稿费收据》制度:该社给作者汇稿费的同时,还寄给作者一式两联的《稿费通知单》和《稿费收据》。在《稿费通知单》内写上了被采用稿件的标题,并告知稿费已由邮政局汇出,请作者“收到后在收据联签字或盖章,退还我社”。在《稿费收据》内有作者的准确通讯地址和“收款人  相似文献   

10.
范长江的“民本”新闻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涛 《新闻界》2006,9(2):62-62,61
20世纪新闻巨子范长江的新闻事迹与他的《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新闻经典作品已彪炳史册。然而范长江留下的还有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他以自己的新闻思想和行为所阐释的“民本”新闻观。  相似文献   

11.
最近,湖北省枣阳市棉花公司干部董云,用自己去年的稿费和写稿所得奖金,买回一台20英时立式遥控飞跃牌彩色电视机。去年初,他订购了《通讯员写作》、《写作入门》、《新闻与写作》等书刊,刻苦自学,并到  相似文献   

12.
近来,有关骗子题材的读物在美国图书市场颇为热销。这些图书有的是将历史上的骗人骗事写成小说,有的是将名骗大骗的事迹真实再现。 近期由DUTTON出版公司出版的《人精》(The Real McCoy),作者为Dariu Strauss,讲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浪子回头的故事。主人公Kid McCoy  相似文献   

13.
撰写新闻业务论文,这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课题。笔者从1984年3月《邵阳日报》创办时首批进报社至今,十分注重紧密联系新闻实践进行学术研究,把自己的认知和感悟撰写成新闻业务论文,发表在《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记者》、《新闻战线》、《中国报业》、《中国地市报人》等报刊杂志上,总结其做法写成此文,仅供新闻媒体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4.
报载,上海市《故事大王》杂志社为确保作者收到稿费而实施了《稿费收据》制度:该社给作者汇稿费的同时,还寄给作者一式两联的《稿费通知单》和《稿费收据》。在《稿费通知单》内写上了被采用稿件的标题,并告知稿费已由邮政局汇出,请作者“收到后在收据联签字或盖章,退还我社”。在《稿费收据》内有作者的准确通讯地址和“收款人签字或盖章”的栏目。多年来,《故事大王》杂志社一直坚持实行这一制度。读了这则消息后,笔者被该社对作者高度负责的精神所深深感动,并情不自禁地道出一句:“妙哉 !《稿费收据》。”   近些年来,笔者…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刘保全研究员编著的《新闻精品是这样采写成的》一书,目前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该书作者从全国新闻奖和历届中国新闻奖众多的新闻精品入手,  相似文献   

16.
今年一月三日,《南昌晚报》以显著篇幅,报道了新疆石河子红山嘴电厂新闻干事舒英自学成才在新闻写作上有突出进步的事迹。舒英是江西南昌市人,一  相似文献   

17.
近读俞润生著的《邹韬奋传》,情不自禁地回忆起40多年前的往事: 那是在 1946年9月,我正在辽东新闻工作学校学习新闻业务。课堂上由姜丕之校长讲着抗战七君子的故事,以邹韬奋等人的事迹阐述新闻工作者的人品、文品和应走的道路;课余自修,贪婪地读着邹韬奋的《经历》《患难余生记》以及《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等著作。动人的事迹很多,而给我的印象最深的是:作人作事,要有志气、有骨气,有浩然之气。韬奋是新闻出版工作  相似文献   

18.
左哲同志提笔写《谈谈稿费问题》(见今年第一期《新闻战线》)的时候,友人曾担心谈这个问题未免“太浅薄”。左哲同志说“不浅薄”,这是有道理的。事关报纸工作的开展,本来就不存在“浅薄”问题。我当通讯员几年了。个人体会,每当稿予被采用,及时收到报纸和稿费的时候,总是十分高兴的。登出来的稿子要反复看,对改动的地方还要细心揣摩,稿费不拘多少,报社付的是劳动报酬,我看作是物质的、同时也是精神  相似文献   

19.
看了《新闻知识》1989年第7期上登载的《稿费实在太低》一文,笔者深有同感,同时觉得意犹未尽,因此也想就稿费低廉的问题发几句议论。本人是一名业余言论作者。近年来,为了写稿,笔者差不多“贡献”了全部业余时间的三分之二,尽管平均每个月有十多篇稿件见诸报刊,但所得的稿费却不过七、八十元,还不及“倒爷”一笔交易的零头。一般来讲,要写出好的作品,不尽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付出相当的劳动,而且还要舍得  相似文献   

20.
感言稿费单     
当了20多年的专业通讯员和自由撰稿人,收到稿费单数以千计。留心稿费单,我感慨颇多,归纳如下:请多写几个字在有些报刊寄来的稿费单上,“汇款人名址”栏里一片空白,既无报刊名称,又无报刊地址,唯有一行由6个阿拉伯数字组成的邮政编码。究竟是哪家报刊寄来的稿费呢?作者不得而知。别把作者的姓名写错了我的姓名,出错率最高的是“昌“”方”二字。比如:常将“昌”写成“吕”“冒”“晶”;将“方”写成“芳”“云”“元”等。笔者自忖,出现这些错字的原因,除了笔误外,大多是因填写稿费单时字迹潦草所致。据此,敬请报刊的财会人员填单时细心点,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