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张洪涛 《阅读》2011,(3):24-25
胖老师最近读了一篇非常好玩的作文,题目是《爸爸的大肚子》,摘录一段与你分享: 爸爸的肚子大得出奇,足以装得下一个水桶。爸爸是由一个瘦子突然之间变成胖子的,变得肚子特别大。以前的裤子啊,即使费九牛二虎之力也穿不进去。爸爸为他有这样一个大肚子而感到自豪,每天吃饭,总要轻轻地来回摸自己的那个大肚子,百摸不厌。可我听说,肚子大并没有什么好处,不光走路、做事不方便,更主要是会引发许多疾病。唉!我真希望爸爸的肚子能尽快小下来。  相似文献   

2.
张玉庭 《阅读》2011,(10):11-12
有个男孩子一向淘气,作业总是写得乱糟糟,常打架骂人,还总是迟到、早退。甚至旷课。但女教师从不歧视他,因为她知道,男孩子没有妈妈。爸爸是个养鸡专业户,他必须听爸爸的。爸爸心急火燎地忙。他也就必须忙,这也正是他不能遵守纪律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兔子快跑!     
《阅读》2012,(7):80-80
今天所有的动物都穿着红白相间的短裤,他们正在做运动。三,二,一跑啊,兔子!快跑!奔跑在炎热的阳光下!做得好,做得妙!小兔子,你赢啦!跑步真是乐趣大!  相似文献   

4.
洗澡     
万云天  储丽云 《阅读》2007,(10):25-26
今天,爸爸带我到浴室洗澡,我的收获可真不小。哦,已经一个星期没有洗澡了,身上可真脏!看来今天得和细菌"大战"一场了!嘿嘿细菌接招吧  相似文献   

5.
薛涛“辩慧如诗”,“以诗名当时”。其诗歌创作向来被人所重,按内容大致可分两类,一类为酬唱赠答之作,这类诗作“逸而动,却不带媚气”,或者“有讽谕而不露,得诗人之妙”;另一类为抒情、咏物、写景之作,大都语浅而情深,调婉而神秀,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6.
把话说明白     
冒继承 《阅读》2006,(3):22-23
提到作,同学们可能最先想到的是妙词佳句、想象丰富等等(老师、家长们也常提这样的要求)。为了达到这个标准,许多同学常常是绞尽脑汁.咬断笔杆.可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要么套话连篇,毫无新意;要么下不来笔,反而变得不会作了。其实,写作就是用笔“说话”。说话要把话说明白;同样。写作也得把话说明白。  相似文献   

7.
《仲夏夜之梦》具有"妙不可言"的艺术构思,根据中国传统美学中关于"妙"所指向的审美的奇特感悟、发现、精妙表达等特征.从妙时、妙境、妙人、妙物、妙趣、妙情、妙意等方面研究该剧"妙"的审美特征,并探讨莎翁"妙"的美学渊源与审美启示.  相似文献   

8.
放暑假     
林清玄 《阅读》2013,(7):20-21
孩子放完暑假,要开学的前两天突然来问我:“爸爸,为什么放假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好像几天前才放假,两个多月就过去了。”  相似文献   

9.
我的爸爸     
尤崇烨 《阅读》2014,(4):25-26
我有一个勤劳、爱看电视、热爱运动的爸爸。爸爸今年4l岁,他是一名美术教师。爸爸的鼻梁不高,鼻头大大的,他还长着一双特精神的眼睛,目光锐利.就像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一样。爸爸比我高很多,留着平顶头。  相似文献   

10.
李学斌 《阅读》2023,(19):18-23
<正>1整整一下午,雪飞都待在杜大爷家。爸爸本来就是见酒迈不开腿的人,加上耳根子又软,进了屋,人家主人一招呼,怎么可能不喝?看到爸爸喝酒,雪飞就头大。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管农忙农闲、刮风下雨,爸爸每天总要喝二两。喝醉的爸爸时常耍酒疯,每当这时,好脾气的爸爸就成了“混世魔王”,  相似文献   

11.
我的新发现     
倪泽豪 《阅读》2011,(5):25-26
爸爸每天都开摩托车载我上学。周五的早晨,我像往常一样坐在爸爸的摩托车后面,两手抱住爸爸的腰,爸爸大喊一声:“抱好,出发咯!”摩托车随即轻巧地开出了小区。  相似文献   

12.
团圆     
余丽琼  朱成梁 《阅读》2014,(9X):24-25
<正>过年了,一年只回家一次的爸爸回来了!小女孩享受着浓浓的父爱,和爸爸一起去高高的屋顶看舞龙灯,在汤圆里包入一枚"好运硬币"……很快,才回来没有几天的爸爸又要离开了,短暂的团聚之后又是长长的离别。小女孩郑重地把"好运硬币"交到爸爸的手中,期盼着下一次团圆。  相似文献   

13.
书法是线条的抽象艺术,好的书法作品笔走龙蛇,线象环生。如何写得一手好书法呢?贵在持之以恒,妙在得法,重在神韵和情采。把握书法的形,表现书法的神,表达作者的情,只有这样才能"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  相似文献   

14.
温热的红薯     
马龙瑶 《阅读》2013,(Z1):47-48
每当看到街上卖的烤红薯,我就想起那个冬天发生的一件事。那天正好是星期日,爸爸送我去学钢琴。当时西北风呼呼地吹着,爸爸骑着电动车,我坐在后面裹得严严实实的都觉得很冷,爸爸坐在我的前面替我挡风,难道会不冷吗?但是,我问爸爸时,爸爸却说不冷。  相似文献   

15.
赵方圆 《阅读》2007,(7):41-42
小时候的我,最爱问爸爸:“你希望我成为什么样的人?”爸爸总是认真地告诉我:“爸爸希望你做一个快乐的人!”快乐的人?我吐吐舌头:“怎么能快乐呢?”“自己找呀!”爸爸点着我盯鼻子回答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唐池子 《阅读》2015,(15):4-5
我爸属虎,我也属虎。我们家是双“虎”临门。迷信的小脚奶奶摇头说,哎,一山容不下二虎,往后这日子有得闹腾了!不过,奶奶的唠叨,我和爸爸一个字也没放进心里去。我和爸爸耳朵长得像,眼睛也长得极像,单眼皮,眯眯眼,一笑就只剩一条缝儿了。我姐姐和弟弟倒全是双眼皮,真气人!眼睛是单眼皮也罢了,我还一身黑皮,生下来时据说像条黑泥鳅,你说还能像谁!我妈妈的皮肤白皙得像小葱茎,我的姐姐和弟弟也是。单单我们两个“黑人”,就因  相似文献   

17.
孟一凡 《阅读》2012,(10):26
爸爸是个钓鱼迷,一到周末就会提上鱼竿,找个地方钓鱼。中秋节早上,爸爸又提着鱼竿准备去钓鱼。我对爸爸说:"我也想跟着你去。"爸爸经不住我哀求,带上了我。到了河边,爸爸先用炒香的麦麸和米撒窝,然后静静地坐在河边等鱼进窝。过了二十分钟左右,他才正式穿上饵料钓鱼。他就像一尊雕像一样,一动不动地盯着自己的鱼浮,我看了几分钟,鱼浮还是一动不动,不由得着急起来,问爸爸:"什么时候才能钓上鱼  相似文献   

18.
李波涛 《阅读》2012,(10):28-29
翻阅本期的四篇习作,发现小作者们虽然写的内容各不相同,但都能在记述时紧紧围绕"自己的",把作文写得生动、有趣,让人读起来仿佛有和他们一起快乐,一起经历难忘时光的感觉。一、写自己熟悉的内容。作文是否成功,首先在于内容是否真实,真实的内容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来,才能让读者身临其境,和作者同喜同忧。曹炳森同学的《第一次买菜》中的到菜场去买菜,孟一凡同学的《"钓鱼迷"爸爸》中和爸爸一起钓鱼,李慧颖同学的《竞选大队委》中那  相似文献   

19.
张连河 《阅读》2014,(12):13-14
爸爸因病去世三年之后,我成了一名小学一年级学生。有件事要向爸爸汇报一下,但是我想,爸爸也一定知道了:我借用了您的便当盒。一想起昨天的事情,我的心还在怦怦直跳。我的便当盒和筷子相互碰撞,发出了很好听的声音。  相似文献   

20.
爸爸的手     
仲文萱 《阅读》2023,(82):52-53
<正>我的爸爸有一双神奇的手。当这双手放在键盘上,只需短短二十几分钟的敲敲打打,一篇精彩的文章就出现在电脑屏幕上,让人看后赞不绝口。有时甚至只需要几分钟,一首小诗就诞生了。爸爸的工作很忙,经常深夜还在忙碌,我就想看看爸爸是怎么创作的。结果就看到爸爸端坐在电脑前,一双手在键盘上灵巧地上下翻飞,比弹钢琴还快,电脑键盘就好像他手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