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剑 《现代教学》2016,(Z1):109-110
仔细审视当前学生作业的订正情况,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在订正一道题的过程中不断出现新错误,要重复订正两三遍才通过;订正对了,但不知道自己原先错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订正;有时把题目内容稍作改变,题型结构不变,有些学生就不会做了;有些题目已经做过多次了,教师也讲解多次了,但还是会做错。学生的作业订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该采取什么措施改善这种状况,提高作业订正的质量?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一  相似文献   

2.
一、为什么要组织学生参与批改数学作业.数学作业批改的传统方式是教师批改,学生看.学习上认真自觉的学生能够仔细翻看,弄清什么地方错、为什么错.并通过订正,弥补学习上的缺陷.但并不是所有学生在学习上都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特别是对初中学生来说就显得更为突出.有的学生对发回的作业连瞧都不瞧一眼,这就失去了通过批改作业促使学生弥补学习上的过失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使作业批改对学生产生的促进作用更为有效呢?我在自己的教学实际中,通过探索总结,采用组织学生参与批改作业,来加强这方面的作用,收到  相似文献   

3.
问题的产生: “这道题讲了N遍还是错?简直服了他们了!”;“这道题就改了几个数据怎么就不会做了呢?真不知道现在的学生怎么了!”……办公室里经常能听到老师们这样抱怨。和大家一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也遇到了同样的困惑,我想:有效的数学教学离不开有效的作业订正,作业的订正情况直接反映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是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我不禁反思:学生的数学作业到底该如何订正才能真正有效?  相似文献   

4.
有一位刚工作两年的物理老师告诉笔者,他做了一个试验,在教学生画杠杆的力臂时,一个班由老师先讲学生听,讲解时特别强调画图的注意点,讲完后学生再练习画;另一个班则先让学生根据力臂的定义练习画图,然后针对板演集体订正,由学生根据错误归纳出作图的注意点.结果晚上的作业质量截然不同,先讲再做的班错得一塌糊涂.这位老师搞不懂:我讲得那么到位,学生也听得那么认真,为什么差距就那么大呢?  相似文献   

5.
<正>许多数学教师可能都会遭遇这样的困扰:订正作业时有的学生答案是对的,但当你追问"为什么错了"时,大多数学生都会支支吾吾一脸迷茫:有的学生同样一道题重复订正两三遍都可能还是错的。教师们经常抱怨:"错过的题为什么还是一错再错?"学生们也很困惑:"我怎么又错了?"为了使学生做到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订正,笔者做了以下几点尝试。1.让教师的"指导性订正"与学生的"个性化订正"融合共生。订正数学作业如果写个答案就算完成未免太流于形式。因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找出错误之处用彩笔圈出并写明错因,减少盲目性;再进一步指导学生根据概念、计算、空间图  相似文献   

6.
谁之错     
老师:贝提,你的作业中出了那么多差错,你妈妈一定会责怪你的!贝提:责怪我?啊,绝对不会。恰恰相反,我倒要责怪她呢,是她代我做的作业。谁之错  相似文献   

7.
在不少语文公开课上,你总会看到教学脉络分明,环环相扣,一帆风顺,一马平川。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学生为什么不出错?教学为什么没有节外生枝?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刻意希望学生出错而幸灾乐祸。我只是觉得,我们平常教学中学生或多或少都会出点毛病,怎么到了公开课上就全不见了呢?  相似文献   

8.
李继东 《今日教育》2007,(2S):58-58
在不少语文公开课上.你总会看到教学脉络分明.环环相扣.一帆风顺.一马平川。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学生为什么不出错?教学为什么没有节外生枝?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刻意希望学生出错而幸灾乐祸。我只是觉得,我们平常教学中学生或多或少都会出点毛病,怎么到了公开课上就全不见了呢?  相似文献   

9.
常常听到教师反映,学生的作业订正后错误率还是蛮高。为什么明明都分析过了,还要二次订正,三次订正呢?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有两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小笛信箱     
问:现在上学好累呀,为什么作业那么多?现在我每天都很谨慎,生怕有什么做错了,遭到批评。我好希望老师能和我们变成玩伴,老师说话能不能温和点呢?答:为什么不把这些话直接跟老师说呢?如果不好意思,不妨把你的心情写进作文、周记里,反正是那些能让老师看得到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英雄救猫记     
《红领巾》2010,(2):29-29
要不要滑下去呢?虽说我是勇敢的波比.偶尔还是有点怕怕。 地上为什么有那么多树叶呢?是怕我弄脏可爱的小爪而特意落下的吧!  相似文献   

12.
作业订正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强化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订正方法上多给学生一些指导,通过给错题"着点色""造个型""添点料"解决学生作业订正过程中"讲—做—错—再讲—再做—再错"的问题,提高作业订正的质量,让作业订正从做表面文章走向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3.
粗心马大哈     
吕永军 《红领巾》2009,(6):18-19
天气越来越热,很快又要到期末考试了。为什么总有那么多考试在等待着我们?我有点害怕考试,因为我总是太马虎,一“烤”就“焦”。平时呢,我也常犯一些低级错误,比如穿错袜子、穿反衣服。  相似文献   

14.
经常听到老师抱怨,这道题目做过、讲过、订正过,可还是有很多同学做错,真没办法。一次,两次,三次,每次都这样,一届、两届、三届,每届学生都这样。笔者回想订正作业的过程,总是先将错误较多的题目讲解一遍,然后发下练习让学生订正,最后再次批改,看上去都订正对了,可当询问“错在哪里”?或者让学生讲讲解题思路的时候,大多数学生都支支吾吾,答不出什么。学生只是记住了我讲解的过程,根本就不明白为什么,所以再次遇到的时候还是会出错,看来优化订正作业环节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鲍雯 《现代教学》2010,(7):65-65
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成绩评定是教学流程管理的重要环节,作业订正细节只是作业批改过程中的一个分支步骤。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不为人们所关注的,常常被忽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探索,订正这个环节逐渐体现出它应有的价值。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有的放矢地展开订正工作呢?  相似文献   

16.
老师留了作业,有些同学能够轻轻桧松地去完成.而有些同学却总是把它丢到九霄云外,为什么呢?做作业太麻烦了!太难了,不知怎样去做!作业没有趣味性,没有针对性!真没意思……学生的回答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那么作为老师.应如何对待作业呢?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一天,上七年级的儿子拿着数学作业很生气地问我:"爸,我这道题怎么错了呢?π为什么突然不能用3.14代替了呢?" 题目:我们知道将一个矩形绕它的一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圆柱。现有一个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的矩形,  相似文献   

18.
谢勤 《现代教学》2010,(7):102-102
第一单元测试以后,我翻阅着每一个学生的试卷,看着试卷上的那些错题,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些“修改病句”的题型在课堂上重点讲解过的,在作业本上也做过的,出错之后又进行了订正,考试时怎么又错了呢?而且出错的人还比较多。问题的关键究竟是在哪儿?怎样才能让讲解过的错题不再出错呢?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之中。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2005,(1):44-47
我的烦恼 课间十分钟,我和同学打乒乓球正打得带劲,数学课代表跑了过来,“陈刚,王老师让你带钢笔去办公室订正作业!”我一听就急了:“真糟糕,回去又要‘皮带炒肉丝’了,怎么作业又写错了呢?”  相似文献   

20.
我的理想     
郭浩 《少年月刊》2010,(6):46-46
我的耳边总是听见大人们的抱怨,“现在住房太贵了、房子太紧张了,城市快变成‘水泥森林’了……”我想大人们真是的,为什么要在有限的土地上盖那么多的楼房呢?不会向空中发展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