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大纲对小学三年级阅读、说话和作文的要求是:“学习分析自然段,归纳主要内容。”“能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能“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断。”为此,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在第五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继续以段的训练为重点,体现了中年级教学的阶段性。如何在第六册的阅读教学中进行段的训练,让学生说好、写好片断呢?一、教给方法,让学生学懂自然段,练习说说段落大意,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首先,教给学生读段的一般方法:(1)初读全段,对全段内容有初步的了解。(2)细读每句话,理解句子意思,了解句子…  相似文献   

2.
夯实基础扎实起步──谈六年制第五册读段训练福建漳州市教师进修学校廖栋梁段的训练是中年级阅读训练的重点,教学中年级起始学期用书─—第五册要如何进行读段训练呢?综观教材第五册,编者从理解和运用词语开始,安排了以下几个训练重点:“怎样理解词语”、“用词要准...  相似文献   

3.
《珊瑚》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课文。它主要介绍了珊瑚的样子、来历以及怎样成为珊瑚岛方面的情况。着手第五册教材的阅读教学,应在巩固低年级词句训练的基础上,开始进行“段”的训练。中年级阅读教学段的训练包括自然段的理解和结构段的理解两方面的内容,前者是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后者是四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所以,教学《珊瑚》就应围绕自然段的理解这个重点进行。  相似文献   

4.
教师对教材正确认识和把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成败.笔者以第五册教材为例,谈谈个人的认识.一、以全套教材来看,第五册处于从低段到高段的过渡.通过低段的教材学习,对学生进行了朗读、默读训练,词和句的训练,自然段的初步训练.第五册通过基础训练的“阅读”部分,对低年级的词句训练成果进行复习、归纳、提高的工作.例如基础训练2“阅读”部分,先提出“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除了查字典,联系句子和上下文也是理解词语的方法”.基础训练4“阅读”部分指出“读书的时候,不仅要弄懂词语的意思,还要学习作者是怎样准确使用词语的”.基础训练6和基础训练8是从句的理解和运用的角度提示的.这样,对低年级词句训练的成果从读写两方面进行方法上的总结指导,为过渡到第六册自然段的训练做好准备.低年级的作文基本上是看图说话、写话,第五册第一次作文仍是看图说话写话,从第二次就开始过渡到观察生活,用一段话把自己看到的、做过的事写下来,要求主要是“用词准确、语句通顺、句子连贯”.仍是以词句训练为重点.从以上分析,我们知道,第五册是一、二年级学习的总结和中年级学习的奠基.  相似文献   

5.
中年级介于低、高年级之间,既要衔接和发展低年级的语言训练,又要为高年级篇的训练做好准备。义教中年级的教学重点是:进一步发展词句训练,同时着重进行段的训练。鉴于这一重点,我从段入手,进行读段训练,力求能顺利地、平稳地向高年级过渡。1.抓词句的理解,向认识自然段过渡。要理解、认识自然段,应把着力点放在对词句的具体感知上,深入理解词句,也就为理解自然段打下了基础。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自然段(夏)的教学,就可以从词句入手,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了解段的主要内容。其教学过程:①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什  相似文献   

6.
《做风车的故事》一课在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安排在第五册的最后一组,这组课文的读写训练重点是段(自然段)的训练,即“读懂课文的每一段话”;“学习把一段话写清楚”。中年级段的训练是以低年级词句训练为基础的,同时又要为高年级连段成篇打基础。因此,段的训练要注意瞻前顾后,加强训练重点之间的过渡与衔接,体现训练的层次性,从而使训练相互联系,扎实有序。 《做风车的故事》一课的教学,要指导学生在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的基础上,了解作者是如何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写清楚的,从而学习阅读自然段的方法,同时初步学习自然段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7.
新大纲指出:“要处理好教学的阶段性,连续性。教师既要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总要求,又要把握所教年段的教学重点,并注意各阶段教学的连续性。”准确把握教学的阶段性,明确各段教学要求,是搞好语文教学的重要前提。 中年级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继续和发展。中年级语文读写训练重点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一是在基础训练的阅读短文中渗透读的训练重点。例如第六册基础训练1的阅读题,“阅读下边的短文……联系下文,说一说‘小苗啊小苗,你喝了延河的水,长吧,快长吧’这句话的意思。”二是通过作文的要求来体现写的训练重点。例如第六册的几个基础训练都是要求学生把要  相似文献   

8.
段的训练是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根据第七册教材的特点,该册书段的训练重点应在弄懂每个自然段意思的基础上,练习给课文分段(即意义段或结构段),归纳段意,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学生进入高年级篇的训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自然段的读段训练是中年级前段的教学重点。自然段的读段训练不仅要指导学生读懂自然段,还要引导学生在读段过程中领悟读段方法,提高独立读段的能力。学生阅读一段话大体要经历如下的阅读思维流程:先通读,然后一句句细读,把一句一句话分清楚,弄懂每句话的意思;注意...  相似文献   

10.
中年级阅读教学如何进行段的训练山西李惠芬段的训练处在一个承上启下的地位,特别是中年级,要在词句训练的基础上,加强段的训练。阅读教学中,要把段的训练作为一个重点,就是要求学生读懂一个自然段。现围绕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七单元读写训练项目,以《美丽的小兴安岭》...  相似文献   

11.
对于刚入三年级的学生,“段的结构”的认识显得比较抽象,难度比较大。初步训练时,一定要选一个特征明显的结构段加深第一印象。在引导学生第一次认识“段的结构”时,我选中了第五册《晨读》中的第二自然段,这个自然段是明显的总  相似文献   

12.
写段,就是段的写作、表达。它介于写句和写篇之间,是写好作文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依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年级以段的训练为重点”的要求,教学中我们可以在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段的同时,指导他们从读段中体会写法,找出规律,进行形式多样的写段训练。(一)依循构段形式写段第五册教材中自然段的构成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13.
中年级语文基本功训练要以段的训练为重点。从阅读教学角度说,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自然段的训练,一是逻辑段的训练(包括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从作文教学角度说,主要是片断训练。五年制语文第五册段的训练的要求,从阅读角度说,主要是自然段的训练。它包括:了解一篇文章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一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联系起来的;整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从作文角度说,主要是练习写话、写片断,包括看图写话、记叙文的初步训练、常用应用文的训练等形式.写物、写景、写人、写事等内容。全学期段的训练的要求是有一个序列的。具体地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小语大纲对三年级段的训练提出明确要求:第五册要求学生“了解一篇课文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一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整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第六册段的训练重点是:“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而所有这些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是凭借教材,依赖教材来进行的。训练的因素蕴含于一篇篇的课文之中。例如第五册《翠鸟》一课中的第一自然段描述了翠鸟的外形。教学这一段时,要通过让学生分析了解句子的意思,渗透连句成段的阅读能力及逻辑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15.
“段”的教学重基础。中年级的语文教学是从句到段,因段导篇的转接阶段。探研段的教学,抓好段的训练,这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重要的。一、明要求,理清表述形式掌握自然段的表述形式,是小学生从段涉篇的入门,要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系统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对“学习分析自然段”的认识山东济南市历下区教研室柏钟德义务教育教材在中年级阶段系统地编排了段的教学的各项训练重点,形成了科学的训练序列。段的教学是从自然段教学开始的,自然段教学是段的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段的教学要求包括:使学生了解一篇文章是由几个...  相似文献   

17.
小学中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要在阅读教学中进一步加强段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为高年级篇的训练打好基础。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段的训练有明确的要求:“认识自然段,理解自然段的主要意思;了解自然段之间的关  相似文献   

18.
段的调练是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根据人教版义务教育五年制第六册教材的特点,该册教科书段的训练重点应在弄懂每个自然段意思的基础上,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他们进入高年级篇的训练打下基础。一、在读懂自然段的基础上,掺透分段的训练  相似文献   

19.
小学中年级作文,既是低年级说话、写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作文训练的准备阶段,因此中年级作文教学作为承上启下的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让中年级学生熟练写段,为高年级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呢?本人认为中年级应该以段落教学为重点,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各种段式的阅读和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三年级以段的训练为重点,这是区别于其他年级的主要标志.第五册进行初步的分段训练,侧重自然段的训练,要求学生由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到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由了解每个自然段内句与句之间的逻辑联系到了解每个自然段之间的逻辑联系.第六册则侧重结构段的训练,要求学生不但要了解自然段之间的逻辑联系,还要了解结构段与全篇的联系,向篇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