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今日教育》2009,(7):45-45
苏格兰爱丁堡的科学家利用水母基因培育出了一种基因改性土豆。这种土豆在需要浇水时会发出荧光。在全世界水资源被越来越多地使用的今天,这种作物将能防止过度灌溉。这种土豆的荧光是由水母基因产生的。当土豆植株内产生脱落酸时,就会激发其发出荧光。土豆利用脱落酸对其体内细胞进行重新排列,以便作好应付缺水的准备。  相似文献   

2.
和人类一样,老鼠也会后悔;植入人类干细胞令老鼠更聪明;医学科研离不开小白鼠。人类灭鼠没有结果在用来纪年的十二生肖中,老鼠排名第一;虽然"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但多少年来,人类消灭老鼠的努力一直都没有结果。有人将失败归咎于老鼠不断增强的对毒药的抵抗力,但科学家却认为,这是由于老鼠的智商特别高。  相似文献   

3.
简讯     
□培育转基因蝴蝶探索进化机理●《英国皇家学会学报》美国布法罗大学研究蝴蝶翅膀形态的生物学家最近将水母基因植入一种非洲蝴蝶体内,从而“创造”了第一批携带其它物种基因的转基因蝴蝶。转基因蝴蝶的培育成功是此类昆虫研究的转折点,使得科学家能够进一步探索新的物种特征,认清建立蝴蝶翅膀颜色的发育遗传学与翅膀颜色在生态环境和进化过程的作用之间的联系。此次试验共培育出7只转基因蝴蝶。水母基因被注射到蝶卵中以后,在蝴蝶后代的眼睛内成功表达。水母基因是一种普通的标记基因,它能够发出荧光,便于人们追踪它在转基因生物体内的表…  相似文献   

4.
“土豆会叫‘渴’,蚕宝宝能吐彩色的丝,老鼠会发绿光。”说起这些事来,似乎是天方夜谭。其实,科学家采用了基因技术,就能做到。苏格兰爱丁堡的科学家利用水母基因培养出了一种基因改性土豆。这种土豆在需要浇水时会发出荧光。在全世界水资源越来越匮乏的今天,这种作物将能够防止过度灌溉。基因改性土豆的荧光,是由水母发光基因产生的。土豆利用脱落酸对其体内细胞进行重新排列,以便作好应付缺水的准备。当土豆植株内产生脱落酸时,就会激发其发出荧光,表示土豆开始叫“渴”了。蚕宝宝能吐彩色的丝的消息,来自1999年3月18日出版的…  相似文献   

5.
以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为背景的命题 例1 水母体内有两种发光蛋白,一种是水母素,它在有钙离子的环境中就能发出蓝光;另一种是绿色荧光蛋白,它吸收了水母素发出的蓝光后。发出波长较长的绿色荧光。科学家可以对多种基因进行荧光标记,根据活体内的荧光颜色变化,判断生物活动进程。荧光标记不仅可以标记蛋白在哪里,还能标记活体内的生物事件。  相似文献   

6.
《生物学教学》2010,(7):80-80
据中国军网2010年2月17日援引新华社东京2月16日电,日本北海道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基因重组培育出了青光眼老鼠。这种老鼠体内没有Vav2和Vav3这两种基因。这两种基因一般存在于眼球角膜和虹膜中,若缺如,老鼠的眼压会随着身体的生长自然升高,出生10周后眼压会达到正常老鼠的1.5倍。研究人员证实,这种老鼠与人类青光眼患者一样,眼房水流出的通道闭塞,网膜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7.
动物实验     
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加里·阿雷达什率领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试验。研究小组选取55只经过基因改造的老鼠。18至19个月后,当这些老鼠的年龄相当于人类寿命的70岁时,会出现老年痴呆症症状。此后,研究人员让其中一半老鼠饮用含咖啡因的  相似文献   

8.
新型斑马鱼     
新加坡的科学家最近将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质基因和海葵的红色基因,注入斑马鱼的胚胎中,从而使长成的斑马鱼能够发光、发热。  相似文献   

9.
科技简讯     
老鼠脾细胞移植能影响被植入老鼠活跃程度俄专家发现,将一只老鼠的脾细胞植入其他老鼠体内,被植入脾细胞的老鼠其行为活跃程度会逐渐变得与提供脾细胞的老鼠相似。俄罗斯临床免疫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将多只老鼠分别放入长宽均为100厘米、高40厘米的塑料箱,并连续5分钟观察老鼠的跑动方式、路线和站立次数。根据多次观察记录,老鼠们被分为A组(十分活跃组),B组(中等活跃组)和C组(不活跃组)。随后,研究人员通过静脉注射,将A组单只老鼠的约1500万个脾细胞植入C组单只老鼠体内。5至14天后,C组老鼠日渐活跃起来。相…  相似文献   

10.
永生     
他为"灯塔水母"计划奉献了所有的一切,甚至生命。第一章"灯塔水母"计划2199年1月3日大平洋联合国水下实验基地他作为"灯塔水母"计划的负责人已经31年了。今天,他仍然等待着奇迹的出现。从古至今,长生不老都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直到现在,人类还是想让这种超自然的事成功。"灯塔水母"计划也就是为了实现这超自然的事而来。大约150年前,人们发现了一种名为灯塔水母的透明生物竟然可以永生。这种生物生活在深海之中,它们的繁殖方式和其他生物不同。灯塔水母成年后不会衰老,而是会"返老还童"似地变回初始的形态:水螅体。这种方式类似无性繁殖。而水螅体又会成长为灯塔水母。也就是说,只要灯塔水母不受到伤害,就会永存于世,换句话说它能够"永生"。  相似文献   

11.
水母荧光追踪癌细胞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是发现和研究水母荧光蛋白取得突出成就的3位科学家——美国科学家马丁·查尔菲、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和日本学者下村修。他们发现的绿色荧光蛋白质被广泛应用于癌症诊断技术中。利用这种生物荧光,研究人员能够同时跟踪多种不同的生物学过程,清楚地  相似文献   

12.
过剩人口,自然资源,全球气候异常,……这是新世纪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1.入能活到125安吗?永远不死的梦想和长生不老的梦想有朝一日会相遇吗?当人类的寿命限制不断后退时,那些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问题却比以往更加尖锐地提了出来。今天,法国百岁以上的老人有1万人,而九年前只有3千人,到2050年,他们将可能达到匕万人。研究人员正在同时对细胞老化的机制和每个遗传型基因的测定进行研究。他们认为列入我们染色体中的基因最长寿命为125岁。同样,在米兰,欧洲肿瘤学研究院的一些遗传学专家通过改变老鼠的一种基因成功地使老鼠的寿命…  相似文献   

13.
会发光的猫     
《少年科学》2008,(3):52-52
韩国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了一种会发光的猫。只要暴露在紫外线下,它们就能够发出红色的荧光。科学家将荧光蛋白基因植入到成年母猫的表皮细胞中,并利用这种细胞克隆出了几只小猫。因为这些小  相似文献   

14.
新的研究表明父母如何对待孩子会影响孩子遗传基因的表现由于人类和人类家庭都过于复杂 ,研究人员先从研究老鼠开始。小老鼠一降生 ,鼠妈妈就开始爱抚和舔它们 ,但是和其他同类动物一样 ,鼠妈妈对子女的关心程度并不一样。一些母亲把孩子像棒糖一样整天舔来舔去 ,另一些母亲对子女却不太负责 ,它们的子女长大后有很大不同。如果鼠妈妈非常称职 ,幼鼠大脑中某些特定的基因就会被激发显现出来 ,这些基因对行为起着关键作用。在这些基因的作用下 ,幼鼠分泌较少的压力激素 ,成年后更能承受压力。研究人员发现这些老鼠不易受惊 ,面对陌生环境更加…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生物学高考中常有以获诺贝尔奖生物学知识为背景的信息给予题出现,以引领学生开拓视野,增强科技意识,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妙和热爱生命科学的情感。如2009年安徽卷第4题: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发现和发展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的三位科学家。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片段与目的基因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融合基因,  相似文献   

16.
人类在征服各种疾病的征途上,破译老鼠基因研制新药,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在今年全国上下抗击非典之始,中国的科学家们完成了对冠状病毒的基因组序列测定,并成功地分离出了冠状病毒,建立了动物模型,在老鼠身上做感染病毒的实验就是其中一例。  相似文献   

17.
一、遗传学蛋白质的力量2000年6月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问世时,科学家们曾预言人类大约有10万个基因。但是2001年春天,在人类基因组精图公布后却发现人类基因只比低等生物线虫多两倍。这么少的基因如何创造如此复杂的生命活动呢?答案在于蛋白质。所以研究人员将研究重点转向蛋白质组的研究,即研究人类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及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估计,人类蛋白质的数量有上百万种。发光的猴子2001年,俄勒冈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只转基因恒河猴,该猴子携带编码水母绿色荧光蛋白的基因。该小组之所…  相似文献   

18.
张卓鹏 《新高考》2010,(5):113-115
在近年来生物高考中常有以诺贝尔奖生物学知识为背景的信息给予题出现,以引领学生开拓视野,增强科技意识,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妙和热爱生命科学的情感。如2009年安徽卷第4题: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发现和发展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的三位科学家。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片段与目的基因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融合基因,  相似文献   

19.
华裔科学家钱卓博士所领导的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小组突破基因限制,成功地孕育出一批“高智商”的老鼠。这项磨砺两年的研究成果在《自然》杂志甫一发表,人们就对培育出的这批聪明鼠“杜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项在遗传基因工程领域的重大突破,被认为给人类神秘而黑暗的大脑基因活动开启了一扇天窗,未来可望缩短人类天才和白痴的遗传距离。 “杜奇”鼠与一般老鼠不同,确实可称得上鼠中的天才。通过一系列的生理学和行为学的测试实验,证明它们在学习和记忆能力方面都有明显提高,其记忆能力是普通老鼠的4到5倍。试验之一是将这些老鼠…  相似文献   

20.
6.长生不老之术英国“基因狂人”奥布里·德格雷预言说,2100年后出生的“未来人类”有望活到5000岁。德格雷创立了“玛士撒拉之鼠”基金会,奖励那些延长老鼠寿命的科学突破。研究人员希望这些突破能应用于人类,减缓人类衰老速度。在现实科学界, 一项研究显示变异DNA的形成促使了老鼠的衰老进程。另一项研究发现,刺激老鼠身体中的某种基因似乎能延迟骨骼弱化、动脉堵塞和肌肉健康丧失的速度。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