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字面上看,“小人”是一种偏正结构.和“大人”相对,指很小的孩子。教育家陶行知曾写过一首很有风趣的《小孩不小歌》:“人人都说小人小,其实人小心不小。你若再说小人小,便比小人还要小。”歌中的“小人”当做此解释。而“小人”作为一个特定的词,《辞海》上有三种解释: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对《论语》《左传》中的君子小人的分析,通过对比两书中君子小人的异同,进而对形成两者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孔子为恢复周王朝的礼乐文明社会所提出的"克己复礼"的君子人格,是在位、德、才的基础上将君子小人进行区分的;而《左传》作为一部历史散文著作,则是史家站在统治者的地位,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为实现国家宗法等级制的稳定而提出君子与小人的不同。当然,《论语》《左传》中的君子小人也存在着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3.
君子和小人     
<论语>中,君子一词共出现一百零七次,小人二十四次.君子小人皆有二义,其一以有无道德区分,其二则分指贵族和平民.<论语>中提到君子小人,多是第一义.如小人的二十四次,用指平民的,仅只四次.以上系根据杨伯峻<论语译注>中的统计.  相似文献   

4.
我的梦     
2005年9月8日 多云一天,兰兰折了许多可爱的糖纸小人,五颜六色,非常漂亮。她趴在桌子上高兴地看着这些糖纸小人,眼睛渐渐地闭上了。忽然,有一阵风吹来,糖纸小人一下子变成了真人。她们来到街上。这时,正看到邻居的小敏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要过马路,糖纸小人们看了非常着急,急忙跑回家去请兰兰帮忙。兰兰和糖纸小人一起引领着小敏过了马路。小敏非常感谢兰兰的帮助。“帮助别人的感觉真好!”糖纸小人悄悄地对兰兰说。但是只有兰兰知道,除了她还有糖纸小人也帮助了小敏。想到这,兰兰开心地笑了。她一下子笑醒了,原来我和糖纸小人是在梦中帮助…  相似文献   

5.
“小人”?它在《论语》中的含义不是被国学家们探究得挺清楚了吗?国学家们总是告诉我们:它是一个与“君子”相对应的、属于道德范畴的概念。的确,孔子常常将“君子”与“小人”对应着讲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女为君子儒,  相似文献   

6.
2000多年前,孔子及其门徒重点研究了两种人,一为君子,二为小人,最伤脑筋的还是小人。小人问题是个古今难破之题。“明君“周围挤满小人,巾帼枕边睡着懦夫,英雄前头无数竖子,好汉头上蹲着鼠辈,石榴裙下跪着无赖,香花幽草插上牛粪;小人得志,竖子成名,君子不遇,英雄遭难。  相似文献   

7.
《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都指儒者,即知识分子。君子和小人的区别表现在道德修养、志向抱负、胸怀气度、职业以及行为方法等方面。孔子把君子和小人对举而言,是为了让他的学生牢记两者的差别,尽快从小人提升到君子的境界,积极从政,以实现自己君子治国的理想。  相似文献   

8.
“小人拔乱”是才子佳人文学模式中的重要因素,也是才子佳人文学结构故事的主要手段。这种手法在明嘉靖间成为被普遍使用的模式。其间“小人”形象经由了一个从非道德性向道德性的转化。“小人拨乱”叙事模式的确立既体现了才子佳人故事核心冲突的转换,又是故事容量增加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先秦文献中的“女子”既可以表示女儿,也可以泛指女性,学术史上将《论语》“女子与小人难养”的“女子”解释为女性、妻妾或女儿似乎都有其合理性。但根据“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的语境,“女子与小人难养”的“养”是表示“教养”之义,而上古文献中作为“教养”之义的“养”一般只适用于父母对子女、师长对弟子、君主对民众这三种语境。基于这种判断,再考虑孔子的身份和立场,可知“女子与小人难养”中的“女子”是指女儿而非泛指女性,“小人”是指孔子门下的不肖子弟。孔子是以父母师长的立场,从心理特征和品性修养的角度来表达女儿与弟子中的小人之辈难于教养的感慨。这不是将女性与“小人”等同,而是指出在教养女儿和不肖子弟时,二者在“情胜于理”方面呈现出的某种共性。  相似文献   

10.
兰兰做的梦     
兰兰用彩色的纸折了许多小人儿,有点累了,趴在桌上睡着了。忽然一阵风吹来,糖纸小人儿一个个变活啦!小人飞上了天空,变成了会变魔法的仙女。不知不觉,兰兰自己也飞上了天空,变成了仙女。兰兰睁开了眼睛,看见自己睡在了白云上。兰兰吓了一跳,她想:我的爸爸妈妈呢?她正想着,突然,兰兰的爸爸妈妈在另一朵白云上叫她:“兰兰,我们在这里。”兰兰说:“我想去找我用纸折的小人。”爸爸说:“可以。”然后,兰兰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找小人了。最后,她们在月亮上找到了小人。这时,兰兰醒了。哦,原来是个梦呀。小方时评:梦,无奇不有。但梦中的景象,往往却…  相似文献   

11.
孔子曾告诫子夏“汝为君子儒,莫为小人儒。”可见,儒家也是有君子小人之分的,不能对儒家一概而论。只有划分清君子儒与小人儒的界限,才能真正懂得儒家文化。文章从《史记》入手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证司马迁心中的“君子儒”:心胸宽广,敢于直言的正直之士。  相似文献   

12.
小人,心胸狭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反复无常又没有原则。每个人提到小人都是咬牙切齿,认为面对这种人应该远远躲开,老死不相往来。然而,小人还有一个特性,就是随处可见,每个人的身边可能都有小人的影子,那么小人就真的百无一用了吗?其实也不尽然。如何用好小人?这是一个通常在管理上人们不大注重,在实际中又经常出现的问题。如何用好能人,这个问题我们探讨过太多次,有时候甚至连篇累牍地讲,但是怎么用好小人呢?这是让很多人头痛的问题。我发现,很多企业家或领导者,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里,经常是栽在小人手里。本来干得挺好,结果一不小心掉进了小人挖好  相似文献   

13.
千层浪     
《科学课》2001,(Z2)
纳米技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纳米这个长度单位中的小不点,解决了许多领域中的大问题。前不久,我的一位叔叔因患肿瘤而做了切除手术,术后非常痛苦。我忽然想到,如果制造出无数个纳米小人,用注射器把它们送到患处,那么这些纳米小人就会像蚂蚁吃面包那样把肿瘤消灭,然后,再从针头处陆续钻出来,再等下一次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1.运用绘画形式表现人物的各种动态。2.培养绘画活动中的创造能力。准备:1.用大泡沫板布置一个“舞台”,上面粘上橡皮泥做的用来固定玩具小人的底座。2.每个幼儿自带一个可活动的玩具小人。3.水彩笔、画板、铅画纸等作画工具和材料。过程:一、引起兴趣1.你们先玩一玩自己带来的玩具小人吧。玩的时候,可以与旁边的小朋友谈谈你是怎么玩的。2.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将玩具小人摆出各种不同的动态。3.你们发现玩具小人的哪些地方  相似文献   

15.
中国历代好心的大臣和儒生都劝君王为社稷着想,要“亲贤臣,远小人”,要“近君子,远小人”。但是,历代君王多有重用一些“是鬼不是人”的小人。有些好心的人遇到这种事,总是为君王惋惜,以为是君王没有看清小人的真面目,上了小人的当,用错了人。  相似文献   

16.
以<聊斋志异>作为个案研究, 重构小说中小人的世界.着重在钩勒神话故事中小人的外貌、性格和神通,强调小人形体的矮小,以及与原形的关系;也从其外貌揭示中国神话故事中的小人发展到后来越来越人化的事实.所涉及的精灵,计有人体器官守护神、狐仙、五通、老鼠、狐狸、猴子、青蛙、鴞鸟、螃蟹、乌龟、蝎、蛇、牡丹、小鬼、牛等主要的精灵.  相似文献   

17.
形容奸险小人常用的"笑里藏刀"、"口蜜腹剑"那两个成语,典故都出在唐代。"口蜜腹剑"说的是李林甫,"笑里藏刀"则说的是李义府。这两人都官至宰相,又是最著名的奸险小人。  相似文献   

18.
正宋代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足见《论语》的作用。寻遍整部《论语》,关于君子与小人的对举句,竟达16处之多。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君子团结但是不搞帮派,小人搞帮派但是不团结。)这句话主要要理解好两个字:周、比。"周"是"团结、合群"的意思;"比"是"勾结、搞帮派"的意思。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点之一,就是小人结党营私,与人相勾结,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而君子则不同,他胸怀广阔,与众人和谐相处,从不与人相勾结,这种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初中生学习》2014,(12):43-43
有一位商人到一个盛产美女的神秘岛上想要娶一位妻子。岛上的居民可分为:永远说真话的君子;永远撒谎的小人;有时讲真话、有时撒谎的凡夫。商人从甲、乙、丙三人中选一个做妻子。这3个美女中有一个是君子,一个是小人,一个是凡夫,但凡夫是由狐狸变的美女。按照岛上的规定,君子是第一等级,凡夫是第二等级,小人是第三等级。岛上的长老允许商人从3位美女中任选一位,并向她提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只能用"是"或者"不是"来回答。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的才子佳人小说中有一个独特的现象就是小说中经常出现"小人拨乱"这一情节,并且小说中的才子往往对小人的拨乱行为采取宽容的态度而不会进行打击报复。这一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剧情设置的需要,同时也与作者的创作心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