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仁磊 《兰台世界》2012,(23):83-84
编纂高校图书馆史的史料来源,应当以档案史料为中心,建构起馆史的框架体系;同时,充分发挥口述史料的积极作用,使得馆史的可读性更强;利用现代信息检索技术,搜集相关信息,使馆史的编纂建立在翔实可靠的史料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2.
高校图书馆史的著述中虽不乏精品,但研究数量和编撰方法都有待提升。将口述历史的研究方法引入到高校图书馆史的编撰和研究中,可以开拓馆史研究的新途径。本文分析了应用口述历史的方法进行高校图书馆史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史研究中口述历史实践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范围内口述历史研究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口述历史的研究与实践。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是开展口述史工作的重要阵地。图书馆口述历史工作有其特殊性,对于图书馆业务与功能的进一步发展与延伸具有重大意义。首都图书馆专门成立了口述历史采访小组开展这项工作,并制定了较为规范的工作方法和流程。  相似文献   

4.
口述历史为图书馆馆史的撰写和研究工作提供了素材,具有丰富重要事件与重要人物的细节、提出新的理念和方法、弥补文本文献的不足、反映口述者的认知价值等作用。然而,口述历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必须与其他史料相互对比考证后才能加以利用。口述历史的真实性包括3个层次:展现事件或人物的"实况";恢复历史事件背后的真实理念和价值取向;将其理念和价值取向置于今天的价值取向下审视。因此,馆史口述历史采集过程中应要求口述者是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具有较好的记忆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5.
李慧波  王玥  尹柯柯 《晋图学刊》2021,(1):14-19,31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图书馆口述史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均取得发展。记忆的回归、生长的有机体、多元文化服务的理论;积极保存、科学处理、活用益人的实践理念;预防法律争端、权利保护优先的法律伦理原则等促成了图书馆口述史的发展。但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成果数量、资源公开等方面还存在问题。未来的图书馆口述资料建设应从理论联系实际、多机构联合构建馆藏网络体系、线上线下服务多措并举、建立图书馆口述史智库体系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中国图书馆事业不断发展,但对于图书馆史的研究却相当薄弱,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史馆志的著述则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其显著特点为:以编年体制呈现了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60年的峥嵘岁月;以口述实录充实编年框架;以描绘平凡中真实的个体彰显图书馆人主体精神;以灰色文献汇编还原多彩工作画卷。这种以编年为基础、以书人书事为经纬的图书馆馆史著述,不仅会推动高校图书馆史的研究,而且也将推动图书馆文化研究在全国业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口述历史——图书馆史研究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国外利用口述历史从事图书馆史研究的情况,以及图书馆开展口述历史工作的方法,意在为我国图书馆史的研究和史料的收集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口述历史为我国图书馆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打开了新视域。文章对我国图书馆学领域有关口述历史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从论文年代分布分析了研究趋势,归纳总结了目前我国图书馆领域口述历史的研究主题,主要论题有对海外图书馆口述历史的介绍、对图书馆开展口述历史的讨论、图书馆口述历史伦理与法律问题研究以及口述历史对图书馆史研究的影响等,并做了简要的述评,最后对未来研究领域和趋势做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大学图书馆肩负着传承人类文明的神圣使命,对相关口述历史展开研究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以往对于大学图书馆口述历史研究偏重于具体某一点深入挖掘探究,而对于大学图书馆口述历史研究的内容缺少宏观、系统的论述,文章着重分析大学图书馆口述历史研究的主要内容为校史、馆史和地方史,既包括以学校历史为中心的事件、人物等狭义内涵,还包括文化传承、地方文献、非物质遗产等广义范畴。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口述历史工作可以丰富馆藏,实现传统业务延伸,对图书馆提高核心竞争力、弘扬区域文化传承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南京图书馆通过“沈燮元口述历史”项目,开展口述历史实践探索,充分借鉴了其他图书馆成功经验,针对当前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在做好项目前期准备的基础上,对人才队伍、标准规范、数据库建设等方面进行提升和优化,确保了口述历史项目的顺利实施,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图书馆开展口述史相关工作实践提供了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试论高校图书馆的馆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馆史研究有何意义"这个问题,论述了学校图书馆的历史演变与国家、学校发展的关系;学校图书馆馆史研究在人与物方面的6个有利条件。指出开展学校图书馆馆史研究7个方面的作用与意义。提出在馆史研究中应与遵循的9个原则。  相似文献   

12.
彭燕  袁泉 《图书馆》2023,(11):93-101
口述历史作为一种跨学科研究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历史学、图书馆学等学术领域,并在世界各地得到了蓬勃发展。文章运用Cite Space分析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与我国图书馆口述历史研究相关的355篇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揭示了我国图书馆口述历史研究的现状、热点和趋势,提出未来应建立规范化口述历史研究体系、加强普通人口述史研究、强化口述历史资源数字化保护与活化利用等展望,旨在为新时代图书馆口述历史研究与发展提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在河南省图书馆事业近百年史中,其创办的几种学术刊物《河南图书馆馆刊》、《河南图书馆季刊》和《河南图书馆学刊》等,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河南图书馆现状、事业发展历程及河南图书馆学人学术研究水平。因之,馆刊对河南图书馆馆史的发掘、开拓性研究,对河南今日及未来图书馆事业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评述《北京大学图书馆九十年记略》、《百年清华图书馆》等已编馆史著述,指出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图书馆馆史的先后问世,奠立了"盛世办盛典,馆庆修馆史"的新时代馆庆活动范式,而一部理想的馆史,不但具有编书存史、资业育人、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历史价值,而且具有表率群馆、楷模业内、进行馆史传统教育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馆史展览的策划与制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京图书馆于新馆开放暨百年馆庆时筹办了“南京图书馆百年记·陀”馆史展,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作者阐述了图书馆举办馆史展的意义,并根据自己参与策划和组织南京图书馆馆史展览的实践,介绍了馆史展的选题、设计和馆史资料的搜集、编撰等方面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6.
口述史料是口述史学科在文献采集过程中获得的历史研究资料。近年来,国内多家图书馆开展了口述历史项目,积累了题材丰富、载体多元、体量庞大的口述史料,为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的建设拓宽了渠道。论文以广州图书馆建馆四十周年口述历史项目作为案例,探讨图书馆对于口述史料以文字及影像为载体进行多层次传播的使用方式和重要意义,并尝试从大众传播视角对图书馆口述史料的采集和使用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口述历史:国家图书馆关注的新领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口述史使千百万的普通民众得以参与历史的创作,给历史提供更加多元的视角、更加宽广的空间。口述史的实践使学术和民众相通,学者和百姓交流,这是一个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口述历史逐渐成为图书馆和档案馆馆藏的重要部分,国家图书馆收藏口述史资料既是对口述史工作的推动,也为国家图书馆履行保存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职责补充重要的资源。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口述历史伦理是图书馆伦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的研究基点即是建立在这个认识基础之上,对图书馆口述历史活动中的伦理问题进行了论述,同时针对实际提出了加强图书馆口述历史伦理建设的途径,并指出口述历史工作应遵循史学单元构成、回忆性陈述、尊重受访者意愿和隐私、忠实于口述记录等原则。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编史修志在史料收集、再现历史、传承文化、审视工作、启迪学科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我国图书馆界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共同关注的热点。21世纪以来各级各类图书馆已出版120余本馆史馆志,发表了700多篇论文。文章基于该领域高质量论文,从编撰原则、资料来源与处理、资料考证3个主题展开分析,发现编史修志具有实践工作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多学科交叉融合环境下持续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新西兰国家图书馆法》对我国图书馆立法之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新西兰的第19号法令通过了新的《新西兰国家图书馆法》。《新西兰国家图书馆法》对新西兰国家图书馆的建设、运行起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其中对馆中馆——亚历山大.特恩布尔图书馆的管理、保存口述历史记录、对于公共文件的复本呈缴等,都做了详细规定。新西兰国家图书馆建设及立法对我国图书馆立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今后我国在图书馆立法中,应重视以点代面的立法策略;注重开发保存口述历史记录及对重要文件进行法定呈缴收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