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能利用     
氢弹爆炸核能的释放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重核的裂变,即一个重原子核(如铀、钚)分裂成两个或多个中等原子量的原子核,引起链式反应,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另一种是轻核的聚变,即两个轻原子核(如氢的同位素氘)聚合成为一个较重的核,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重核裂变能1938年,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和斯特拉斯曼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核,发现了核裂变现象。铀-235是自然界存在的易于发生裂变的惟一核素。当一个中子轰击铀-235原子核时,这个原子核能分裂成两个较轻的原子核,同时产生2到3个中子和β、γ等射线,并放出能量。如果新产生的中子又打中另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远离稳定线新核素合成和研究的重要意义,并以近两年来我国科学家首次合成的远离稳定线重丰中子新核素208Hg、185Hf和237Th为例,概述了我国远离稳定线重丰中子新核素合成和研究的物理思想及技术路线的突破性进展。本文还就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我国新核素合成和研究的发展方向及相关的重大设备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了远离稳定线新核素合成和研究的重要意义,并以近两年来我国科学家首次合成的远离稳定线重丰中子新核素~(208)Hg,~(185)Hf和~(237)Th为例,概述了我国远离稳定线重丰中子新核素合成和研究的物理思想及技术路线的突破性进展。本文还就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我国新核素合成和研究的发展方向及相关的重大设备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电子和正电子的碰撞实验,发现了一个很奇异的粒子——Ds(2317),并且认为它会有利于人们揭开原子结构之谜。 我们都知道,原子是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其中质子和中子组成小而致密的原子核,电子则围绕着原子核运动,在电子和原子核之间存在一个非常空旷的空间,因为和原子的大小比较起来,原子核的直径要小上  相似文献   

5.
1问题的提出 在原子核运动理论中,研究核磁矩与原子核结构之间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但是从总体上看研究的很不够,现在只知凡是具有自旋角动量的原子核必具磁矩(±XμN)。如奇数质子一偶数中子核,很大一部分具有正磁矩,这与质子的正磁矩(+2.79μN)有关;偶数质子一奇数中子核很大一部分具有负磁矩,  相似文献   

6.
叙述了远离β稳定线新核素合成和研究的重要意义 ,介绍了新核素合成和鉴别技术路线及实验方法 ,报告了近代物理研究所在重质量丰中子区和稀土质子滴线区新核素合成和研究的情况。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以创新性的物理思想和独特的技术路线 ,经过近十年的探索 ,在世界上首次合成和研究了汞 2 0 8等 1 6种新核素 ,占国际上同期同一核区合成和研究总数的一半以上 ,不但实现了我国在新核素合成领域零的突破 ,而且在这一前沿领域占有优势地位。以下对他们的工作做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7.
独特的氦-8     
我们知道,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带正电荷,中子则是电中性的,不带电,每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的数目是确定的,但是中子数会有所浮动。因此由于中子数的不同,每种元素都有一些同位素。例如氕、氘、氚互为同位素,中子数分别为0个、1个和2个,但都叫氢元素。  相似文献   

8.
独特的氦-8     
我们知道,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带正电荷,中子电中性的.不带电,每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的数目是确定的,但是中子数会有所浮动.因此由于中子数的不同,每种元素都有一些同位素.例如氕、氘、氚互为同位素,中子数分别为0个、1个和2个,但都叫氢元素.  相似文献   

9.
1 引言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过去数年中,先后合成并鉴别出了208Hg、185Hf、237Th、239Pa和175Er5种重丰中子新核素,近期又合成鉴别出了超铀缺中子新核素235Am,前面5个新核素是我们在新核素合成领域中首先在重质量丰中子区的一个重大突破,而235Am的生成和鉴别,使我国这一领域的研究跨入了又一个重要核区──超铀缺中子区。它不仅填补了核素图上的又一个空白,而且对镅的缺中子同位素链进行系统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周期表上第95号元素媚的缺中子同位素232Am和234Am,在10年…  相似文献   

10.
中科院近代物理所的科学家最近在核科学的重要前沿领域——超重核区合成超重新核素Db— 2 5 9,这标志着我国新核素合成和研究向前迈出一大步 ,已经跻身这一国际前沿领域的先进行列。据中科院专家介绍 ,自从 1934年人工合成第一个地球上不存在的新核素以来 ,全世界的核物理实验室经过 6 0多年努力 ,已合成 2 0 0 0多种新核素。中科院兰州分院近代物理所的科研人员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等实验装置 ,于1992年在世界上首次合成铪— 185和汞— 2 0 8两种新核素 ,与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合成的铂— 2 0 2一起 ,实现了我国在新核素合成领域零的…  相似文献   

11.
苏联联合原子核研究所的科学家,最近利用同步稳相加速器加速质子,(车车车)击原子核,使核的温度达到了比发光恒星的温度还要高数百亿度的高温,从而使核子力无法把质子和中子保持在原子核内,产生了原子核分裂的现象。苏联物理学家利用同步稳相加速器使氢原子核——质子,获得了能量为一百亿电子伏特的速度。物理学家还用了塗有厚厚一層敏感度极高的乳胶的特种底片,将基本粒子的踪迹记录下来。有一张相片把在加速器中加速到九十亿电子  相似文献   

12.
<正>虽然谁也没有亲眼见过中子,但在微观粒子里面,我们对中子是再熟悉不过的了。这种在20世纪30年代由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发现的粒子,与质子一道构成了原子核。中子虽不带电,但可以通过强核力与质子发生作用,而强核力是大自然四种基本作用力中最强的一种,正因为如此,原子核才那么致密。  相似文献   

13.
第118号元素     
美俄科学家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用钙-48轰击锎-249,制造出了3颗新原子,新原子核的质子数是钙(含20个质子)和锎(含98个质子)的质子数之和,即118个质子,原子量为两元素的原子量之和。也就是说,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序号为118,原子量为297。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中还没有列出这种  相似文献   

14.
难解的疑团原子好比万花筒,里面变化多端,其中一种变化叫做β衰变,意思是从某些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自动地抛射出β(貝搭)粒子后,轉变为別的元素的原子核。这种β粒子也就是电子或正电子(带正电荷的电子)。原子核里主要是质子和中子,沒有电子和正电子,那么β粒子是怎么出来的呢?原来,中子可以轉化为带正电荷的质子,并放出电子。质子可以轉化为不带电荷的中子,并放出正电子。这种自动轉化就叫衰变,衰变式子写出如下:中子→质子+电子  相似文献   

15.
英国和美国的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一种人造硅同位素的性质证明,14也是一个奇妙的物理学“幻数”。迄今已经发现的幻数有2、8、20、28、50、82和126。自然界广泛存在的氦、氧、钙、镍、锡、铝的质子和中子都符合幻数条件,它们原子核中的质子和原子以集体形式充满了某个量级,没有游离的粒子向更高量级跃迁,因此这些元素异常稳定。不过,事实证明还存在其他的幻数。英国萨里大学和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在这份最新报告中指出,他们发现具有放射性的人造硅同位素——硅42具有14个质子,28个中子,结构异常稳定,似乎具有双幻数。研…  相似文献   

16.
杨艳 《科学中国人》2008,(2):104-105
科学家曾雄飞追踪原子世界45年,通过对两千多个核素,七百多个基本粒子,以及近百年积累起来的物理和化学实验数据,对中子结构研究终于取得可喜的进展。于2006年开始提出了质子和中子的电子结构理论,原子的三层次电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美国加刊福尼亚大学物理系普鲁斯博士发现了迄今为止最重的超核——氮的超核。由这种超核组成的氮原子的主要性质与普通的氮原子性质一样,不同的仅在于:在这种原子核当中,有一个中子被一个中性“勒姆达”超子所代替(包含有一个“勒姆达”超子的原子核,统称为超核)。换言之,即普通的氮原子核是由7个质子和7个中子组成,而氮的超核则由7个质子、6个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课本上的原子结构图中,原子核往往被画成圆形。而实际上,大多数原子核的形状是橄榄球形的。最近,科学家利用同位素质量分离器仪器,研究了两种同位素原子氡220和镭224的原子核,有了更新的发现。镭224原子核是梨形的,一端较窄,而另一端较宽,像个没有把头的梨。而氡220的形状并不固定。此前有物理学家就从对质子和中子的各种组合进行的研究,推测某些原子核可能是非对称形状的梨形,现在终于在设备上观察到了这一罕  相似文献   

19.
古时候,人们认为事物大都是不可分割的,可是到后来,人们发现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很长时间内人们都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包括道尔顿。到后来,卢瑟福发现了原子是由居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而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再后来,我们又发现了质子和中子都是由夸克构成的,那么,夸克是否也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呢?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21,(29)
世界万物仅由94种天然元素构建,元素原子都由质子、中子等粒子构建;数学王国中,万千多面体只有五种顶点、面、棱在空间均匀分布的正多面体。这理化现实与数学现实有无内在联系?本人潜心研究了60年,推导出了原子核内质子和中子按匀多面体模型堆垒,呈现周期律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