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班主任,我想首先要做好“三个关注”,即:班主任要关爱每位学生,特别要关注特殊学生;要全面了解学生,特别要关注个体差异;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别要关注校外教育。  相似文献   

2.
田芳 《考试周刊》2014,(94):105-105
关注智障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首先要了解智障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校体育课程的开设现状及问题;其次要关注如何让智障儿童上好体育与健康课;再次要关注智障学生在体育与健康教育中的兴趣培养。  相似文献   

3.
李丹 《文教资料》2014,(20):102-103
教育评价具有多重功能,根本目的是有效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目前我国的教育评价往往是以考试为主要评价手段,以学生的分数作为主要评价指标,使得教育评价和教育的根本目的相去甚远。因此,教育工作者要深入思考和定位教育评价方向---教育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教育评价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教育评价要以积极性评价为主;教育评价要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育评价要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教育既要关注学生的人生幸福,也要关注学生的人生价值;既要关注学生的现实幸福,也要关注学生的末来幸福;既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幸福,也要关注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幸福。简言之,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的人。江苏省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8年来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强化新疆班教育教学管理中,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结出了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4,(A4):128-129
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手段,具有重要的教育教学功能。为了更好地发挥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问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和生活实际;提问要关注问点,避免功能异化;提问要关注课程资源开发和问题情境创设;提问要关注即时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提问要关注学生的质疑和提问。  相似文献   

6.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位学生,要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7.
<正>一、学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新课程要求我们实现三个转变:教师,从关注教师教学过程转向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课堂,从关注学生学习秩序转向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学生,从关注学习成绩分析转向关注学习方法指导。也就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要关怀"每个"、培养"每个",这是给教育提出的重大命题,是对人才观、质量观的科学阐释,也是我们的教育理想。这就要求我们要尊重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  相似文献   

8.
当前的情感教育有趋于"单向度"的倾向,这集中表现在它过度关注学生的正性情感发展,忽视了学生的负性情感发展。情感教育要关注学生的负性情感发展,其基本缘由是因为学生的情感既有正性性质的,也有负性性质的。深层的缘由则在于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是植根于负性情感的,而要从根本上摈弃这种不良行为就必然要对学生的负性情感进行教育上的干预。在关注学生的负性情感时,教师应做到:要懂得如何识别负性情感;要允许学生表现或宣泄内心的负性情感;要对学生的负性情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干预。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教育要为人的发展服务。这就要求教育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同样要塑造健全的人格;在关心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0.
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堂学习气氛沉闷,缺少活力。教师要改变学生的课堂消极现象,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心理,与生为友;优化课程,提升情趣;赏识教育,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从而改善学生课堂沉默现象。  相似文献   

11.
《我的教育信条》是杜威的早期著作,其中的主张,对我们今天再认识教育,思考教育的应然样态多有裨益:教育过程要关注心理学和社会学两个方面;学校要帮助学生走出家庭,适应社会;教材要着眼于学生的生活;教育方法要顺应又不依赖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由此带来的改变是,我们的教育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知道”、“理解”,更要关注他们的实践尝试;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历史传承,更要着眼他们的自主创新;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能力,更要关注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直指传统教育的种种弊端,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承载着新课程的核心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生命教育呢?从广义上说,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由此出发,生命教育有四个最基本的外延: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教会学生珍爱生命,更要启发学生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告诉学生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他们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14.
教育评价具有多重功能,其根本目的是有效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目前我国的教育评价往往是以考试作为主要评价手段,以学生的分数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这样的教育评价和教育的根本目的相去甚远。因此,教育工作者应深入思考和定位我们的教育评价方向——教育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发展;教育评价应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教育评价应以积极性评价为主;教育评价要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育评价要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让学生形成关注时政的习惯,是高中时政教育的关键,对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农村高中学生受自身及外界因素的影响,对时政不重视、不积累,没有养成关注时政的良好习惯。学校、教师、学生乃至社会,要形成合力,培养学生关注时政的习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利用手机等媒体的优势,注重方法创新;通过各种活动,营造关注时政、学习时政的良好氛围,助力时政教育。  相似文献   

16.
思政课教师对高中生进行价值观教育,要将教材与生活相结合,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幸福体验;要将教材与本土相结合,关注留守少年成长。教师如果做好了上述"三个结合",教材中较为抽象的价值观教育理论就能够"活"起来,就能够达到不断深化德育教育之功效。  相似文献   

17.
对学生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能起到激励、教育学生的作用。新课程的数学作业评价要由单纯关注知识结果转向全面关注学生发展。作业评价要坚持促进学生发展的指导思想,帮助学生发现、认识、展示、发展自己的潜能,促进数学素质的提高;要使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发挥其对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8.
学困生的教育和转化问题是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学教育中普遍存在且最为棘手的问题,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瓶颈问题.教育要关注学生,是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教育要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是因为他们有太多的困惑与无助.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高段班级管理中,教师要采取艺术化的管理手段,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进行管理工作的细化。教师要关注学生群体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以身作则,关注教育细节;基于学生本位,允许学生犯错。  相似文献   

20.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教育要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知识、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立需求,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