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几家报纸先后转载了一篇短文,区区一百几十个字,却出了天大的笑话。文中引用科学界一位权威人士的话,说我国一位著名的革命家去世前说  相似文献   

2.
张丛笑 《今传媒》2006,(3):34-35
现在,新闻媒体报纸的竞争相当激烈,每天上班后,就有好几份报纸同时放在桌上,有的报纸是让人上瘾的,不看心里就慌,先睹为快嘛!可有的报纸,人心里就不那么急,放后看,也就看那么几分十几分钟。这让我想起,最近有次,我跟某学校几位从事理论教学的同志谈论起报纸时,他们也有同感,而且说得具体。有人说:“某些报纸,一两张报纸几分钟就看过去了,可是我看《华商报》,常常要看一、两个小时,有些篇幅还留着,以后抽空要再看。”有位老师说:“在西安,还有两句顺口溜:早晨一份《华商报》,中午一碗羊肉泡。”又有位老师说:“《华商报》不遮遮掩掩,敢讲真话…  相似文献   

3.
中共内蒙古自冶区委员会五月中向所属各级党委发出了关于加强宣传文教工作的指示.在指示中,有一项提出了关于报纸及广播的几个意见.指示中说:各级党委耍加强报纸、广播及新华分社工作的领导,要有一位书记分工负责管报纸、广播,并充分使用报纸及广播.报纸要作到与党委息息相通,使党委感到得心应手.宣传部应根据党委意圃协  相似文献   

4.
某刊登了一篇赞美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文章,文章说这位革命家心怀宽厚,不计较个人恩怨。一个曾经迫害过他、现已服刑劳改的犯人,因患病要求监外就医。当司法部门征求这位革命家的意见时,他不但同意,而且还建议把此犯的妻子从老家接到犯人身边,进行照顾。中央某报刊载了一篇赞美某战斗英雄的文章,文章中说他的妻子在北京一人办好结婚证  相似文献   

5.
被西方新闻学论著列为“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的另一位先驱者,是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家、美国第三任总统、《独立宣言》主要起草者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他把出版自由看作是全部自由的核心。他说:“我们的自由取决于出版自由,而限制出版自由就等于取消自由本身。”杰斐逊是如此重视出版自由和新闻自由,以致他在1787年给友人卡林顿勋爵的信中竟说过这样的话:“如果要我来决定究竟是有政府而没有报纸,还是有报纸而没有政府,我会毫不迟疑选择后者。”  相似文献   

6.
《今传媒》1997,(6)
于右任办报的主观动因文/北京·刘惠文于右任是一位爱国主义者,是一位反帝反封建的激进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报刊活动家与政论家。他在辛亥革命前先后办起《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这样四张大型日报。这些报纸鼓舞了国民的反...  相似文献   

7.
学艺札记     
最近有几次机会,听到一位从事过多年新闻工作的前辈,谈论新闻工作者的学习问题。艰苦的思想工作他说:“报纸是党的重要的武器,重要的助手。做报纸工作,担子是很重的,也是很光荣的。大家都感觉到担子重,愿意好好学习,提高自己,决心把报纸办得更好,这的确是好事情。”  相似文献   

8.
谢老——谢觉哉同志是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法学界的先导、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同是也是一位著名老报人。他主办过多种报刊。40年代在革命圣地延安,他还任过我们《边区群众报》(《陕西日报》的前身)的社长。 谢老对办报和新闻写作具有十分丰富的经验和许多精譬的见解。这里特于摘要介绍,以纪念《陕西日报》创刊55周年。 关于办报 谢老说,报纸是党的喉舌,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党的某个时期的某项方针政策能否被广大人民群众准确地领会,报纸的作用很  相似文献   

9.
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刘少奇同志不仅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而且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宣传家。他对新闻工作情有独钟,自从踏上革命道路,就与党的新闻宣传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他自己虽然没有直接创办过新闻报刊,但是他参与领导了多种报纸、刊物的工作,为报刊撰写了大量的重要文章,精心修改过很多新闻稿件,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当时的斗争或建设事业的顺利开展。可以说.刘少奇的新闻活动既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又独具特色、成效显著。1922年9月,刚从苏联东方大学留学回国的刘少奇受中共湘区委员会和…  相似文献   

10.
王展 《青年记者》2009,(18):86-87
“报纸消亡论”并非新鲜话题,美国的一位教授菲利普迈尔在《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一书中说:“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到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我国一些学者也有这样类似的观点:中国报纸可能在30~35年内消亡。  相似文献   

11.
"报纸消亡论"并非新鲜话题,美国的一位教授菲利普迈尔在<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一书中说:"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到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我国一些学者也有这样类似的观点:中国报纸可能在30~35年内消亡.  相似文献   

12.
在省报工作的时候,记得有位读者给报社写信批评报纸说:“我每日打开报纸,看见报纸上各大版的稿子,几乎都成了本报记者写的,群众写的稿件登不上,希望报纸改变这一现象。”对这位读者的意见,怎么看?我们当时的报社总编让群工部的同志统计了几天的《人民日报》,最后他得出结论说:“记者的稿件登得多?是好现象,《人民日报》发本报记者稿件达到94%左右(包括新华社电稿),我们还不及哩!”那位读者的意见给否定了。可这件事儿,一直在我的脑子里逗留着。近  相似文献   

13.
一位交情不错的眼科医生对我说:“你们新闻界能帮别人,也能坏事。”我问“此话咋讲?”他告诉我:“这几年,我成功地做了几例眼角膜移植手术,又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使几位双眼失明的人恢复了视力,报纸、广播先后作了报道,对我们医院、对人们求医治病很有益处。但是,有一家大报登的消息说我  相似文献   

14.
某刊登了一篇赞美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文章,文章说这位革命家心怀宽厚,不计较个人恩怨。一个曾经迫害过他、现已服刑劳改的犯人,因患病要求监外就医。当司法部门征求这位革命家的意见时,他不但同意,而且还建议把此犯的妻子从老家接到犯人身边,进行照顾。中央某报刊载了一篇赞美某战斗英雄的文章,文章中说他的妻子在北京一人办好结婚证时,这位英雄已在前线了。一家法制报也登过一篇赞扬某检察院严格把住起诉关,使关了3年7个月的一名杀人嫌疑“犯”,最后得以无罪获释。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一家军兵种报上刊登一幅图片吸引了我的目光。不是说这张图片拍得多么精彩,而是这张图片拍得有点滑稽:图片的主体是前排中间的一位军官,他双手拿着一张打开了的报纸,正在聚精会神的盯着面前报纸的版面,连牙齿都笑露出来了。那位军官的左右后侧众星拱月般围着一群官兵,有十几人,个个笑容可掬,眼睛都望着中间那位军官手中的报纸。围着的官兵中有1人手指着中间军官手上的报纸,还有几个人手中拿着依稀可见“大会开幕”字样的报纸。图片的文字说明是:“某部官兵以饱满热情学习十七大报告。”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1995,(Z1)
温哥华的华文报纸文/庞进干什么关心什么。在温哥华呆了十多天,免不了要关心一下人家的报纸.一下飞机,来接我的车上坐着一位大眼睛女孩。朋友介绍说,这是《明报》的杨小姐.杨小姐很活泼,话也多。她祖籍山东,小时候随父母去了香港,几年前全家迁居加拿大。温哥华是...  相似文献   

17.
“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这首顺口溜是揶揄那些上班无所事事的“阿混”官儿的,想不到这后半句“一张报纸看半天”,如今倒成了广大读者对某些报纸求之不得的事情。说“一张报纸看半天”,这未免带有几分夸张。即便是一个阅读能力很差的人,看完一张对开四版的大报,也无须花费半天的时间。但是,许多读者近来纷纷反映和抱怨说,一些报纸“没有看头”,几分钟便可打发了。诚然,这样说也是一种“夸张”,或是因为自己的某些偏见而夹带了一些个人情绪。然而,从读者的主观愿望来说,假如一  相似文献   

18.
“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这首顺口溜是揶揄那些上班无所事事的“阿混”官儿的,想不到这后半句“一张报纸看半天”,如今倒成了广大读者对某些报纸求之不得的事情。说“一张报纸看半天”,这未免带有几分夸张。即便是一个阅读能力很差的人,看完一张对开四版的大报,也无须花费半天的时间。但是,许多读者近来纷纷反映和抱怨说,一些报纸“没有看头”,几分钟便可打发了。诚然,这样说也是一种“夸张”,或是因为自己的某些偏见而夹带了一些个人情绪。然而,从读者的主观愿望来说,假如一张报纸真的能看上半天,那倒是谢天谢地的好事了!  相似文献   

19.
在前不久召开的辽宁省地市报纸协作会议上,三十多位总编辑和部主任围绕着报纸改革的问题,议论风生。大家认为,报纸一改训人的面孔,努力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舆论环境,这是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报纸改革的重要内容。而要使报纸办得面目可亲,生动活泼,首先要在报社编辑部内部树立起民主、平等的空气,议论、协商的空气。 1985年4月,我刚接任总编辑工作不久,有位同志开玩笑地说:“什么时候发表施政演说?”他虽然说得无意,但却提醒了我。经过一番商量,我在一次大会上讲了两点想法:一是,集中精力办好报纸,努力把《大连日报》办成  相似文献   

20.
一、报纸消亡论和媒体融合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教授菲利普·迈尔在《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一书中给出了报纸消亡的时间表:“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