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进一步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文化共享工程”开辟了一条不受地域、时间限制的崭新的文化传播渠道,它将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以先进的传播方式传播到广大基层群众、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民群众手中,对缩小“数字鸿沟”,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要求和目标,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毛林 《大观周刊》2012,(24):170-170
群众文化建设的目标正是使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丰富的文化实践中实现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社会和谐、文明与进步。本文探讨了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面临的一些问题,也对这些问题的解决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应是通过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自身素质,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群众的生存、生活质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因此,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张鹏飞  崔岑  许轲 《东南传播》2011,(12):104-106
建设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国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安康以及整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但是我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将红色文化建设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中,以此来破解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难题。结合调研实际从受众的视角来分析了当前农村红色文化宣传的问题并提出了农村红色文化建设的途径,以使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目的在于增强农村文化活力,改善服务方式,让更多基层群众接受文化教育。县级公共图书馆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探索了县级佘共图书馆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新途径、新举措。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图书馆信息服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及科技信息的需求日益增长,这无疑对图书馆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创新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模式,提升信息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农民读者,是图书馆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鄂州市图书馆工作实际,就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如何有效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作为文化单位的州市公共图书馆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发挥自身职能,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本文试图对州市图书馆参与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内容和模式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村图书室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效把握当前农村图书室新的发展机遇,实实在在地做好农村图书室建设与管理服务,解决农村群众读书难与借书难问题,满足农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发挥农村图书室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阵地作用,是图书馆人必须考虐的问题。笔者针对当前农村图书室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可行的思考方向,旨在解决当前农村图书室存在的问题,有效促进农村图书室发展,更好地发挥农村图书室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9.
当前。由于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基础薄弱、观念落后等原因.农村文化建设明显滞后。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群众思想观念的逐渐开放,其对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将不断增大。因而,应以提倡核心价值观、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建设乡风文明的新农村为目标.全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根据本县实际。提出了构建县、乡、村即县图书馆、乡镇图书馆、村图书室三级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的设想,旨在整合和有效利用各类文化资源要素。实现资源共享,确保基层群众能够享受到先进文化的发展成果。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展农村文化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的在于增强农村文化活力,改善服务,让更多基层群众接受文化教育。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以县、镇、村三级图书馆网络为基础,提出整合和有效利用各类文化资源要素、加快建设农村图书馆、构建新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网络之想法,旨在让基层的群众也能享受现代化社会发展中的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2.
余建祥 《大观周刊》2011,(22):59-59
建设农家书屋,是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的有效途径,是党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举措.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家书屋虽然顺应新农村精神文明的发展逐步建立了起来.但如何让这个新事物发展、壮大。充分体现它的价值还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意见》指出,“要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加强文化自然遗产和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农村群众文化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农村是孕育中国特色群众文化最大的天地,是老百姓对文化活动需求最迫切的地方。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的当下与未来,做好群众文化艺术档案工作需要在政策、制度、操作等层面建立一套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贵州黔西南州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口众多,文盲、半文盲人口占了一定比例,农民群众文化素质整体不高,群众文化活动基础设施落后。这些情况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黔西南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治愚治贫成为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为农民致富,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农村提供了精神动力,智力支持。现在,农家书屋工程已成为黔西南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农家书屋作用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5.
农家书屋工程是由政府投入建设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举措。新疆农家书屋工程于2007年开始启动,2008,2009年两年全面推进,目前已建成农家书屋3500个  相似文献   

16.
徐静辉 《新闻窗》2013,(5):96-97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廉政文化的有力支撑。廉政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素质,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深远。新形势下,如何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是当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就加强农村廉政文化建设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7.
"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农家书屋"工程是由政府统一规划、组织实施的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工程.对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余杭区三级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网络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构建县、乡、村三级公共图书资源共享服务网络,为农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图书服务,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公共图书资源在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提高群众科学文化素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是加强我国  相似文献   

19.
最新资讯     
《全国新书目》2008,(5):33-34
我国已投入资金实物价值4亿元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实施以来,我国已累计投入资金及各类实物价值4亿多元。这是新闻出版总署等8部委于2007年初共同发起的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工程,是政府统一规划、组织实施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民心工程之一,它对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中长期目标是,通过5年到10年的建设,在全国  相似文献   

20.
农家书屋工程是由政府统一规划、组织实施的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公益性重大工程,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部署的重大措施。农家书屋工程的建设对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家八部委关于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