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强  杨梅 《大观周刊》2011,(2):56-56
教育是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保证。教育家叶圣陶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看来,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将会使人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2.
陈士光 《大观周刊》2012,(44):246-247
学生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是要经过老师长期的努力才能实现。例如:新学期的第一天走进教室上课,真把我吓了一跳:预备铃响了,学生还在教室里追逐打闹,上课立正立不直,坐也坐不端正,随意讲话、插嘴,排队出操乱哄哄,课间还喜欢在地上打滚……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极差。怎么办呢?长期的班主任工作,我深深地懂得低年级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如何把握好这一关键期,’止学生养成一系列良好习惯呢?我决定着重抓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以课堂生活为主体,以常规训练为主线,加强对学生课堂纪律、文明礼貌、卫生和劳动习惯等方面教育和训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学、自理、自控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贾宝莲 《大观周刊》2012,(32):227-228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好习惯会成就人的一生。自从事班主任工作以来我一直非常重视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力求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打实基础。刨出新意.并重点对小学生在校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取得较为理想的实践成果.根据自身的实践工作,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4.
张茹英 《大观周刊》2011,(52):154-154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切好的开始。良好的学习能力是一切创新的起步。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学习新的知识更为重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好习惯养成要靠耐心与细心慢慢养成。不能一蹴而就。  相似文献   

5.
王全昌 《大观周刊》2011,(18):69-69
新课程中的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习惯和兴趣一样,都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自我养成良好的学习责任感,无论是学习过程、方法上的习惯都要十分重视,努力从多方面去引导、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让他们在一系列的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细心认真、好问、善问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探素、去辨析、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  相似文献   

6.
王广忠 《大观周刊》2012,(30):256-256
学习是一个持久的过程,不能靠一朝一夕完成,所以要加强学生养成教育,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保证学生知识水平的充分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充分发展。学习困难的学生最主要的成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的教学,不仅仅是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其中最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数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主要包括课堂学习、课外作业、测试检查等环节。初中数学教师应该从课堂学习、课外作业和测试检查等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  相似文献   

7.
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着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习惯对人极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习惯是人生最大的指导”。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要有一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逐步积累,逐渐定型。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养成好的习惯会让人终生受益。本文从卫生习惯的培养,生活习惯的培养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分别阐述了培养良好习惯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臧艳辉 《大观周刊》2012,(26):153-153,146
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都要学习,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较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众所周知,人的一生中有许多习惯是在小时候就形成的。因此,教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一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也就是说,幼儿教师在一日生活中注重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幼儿的良好行为内化为他们自身内在的素质,那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成为我们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一个幼教工作者的我,现在我结合自己平时的工作概括出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常美贤 《大观周刊》2011,(48):99-99
学前阶段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父母和老师要从生活的一点一滴人手,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态度培养孩子良好的形为习惯。从近几年我带学前班发现,因幼儿刚从大班到学前班,有的学生甚至没有上过幼儿园,不懂得学校的规矩。又因学生的年龄小,自觉性差,再加上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行为懒散。我觉得习惯对一个人的一生影响之大,“好的习惯比法律还正确”、“习惯是人生活中最大的引路人。”所以孩子的习惯应该从小做起,万万不可忽视。又因学前班是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奠基时期,因而本学期我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幼儿的良好形为习惯。  相似文献   

10.
雷兴远 《大观周刊》2012,(37):371-371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数学要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寥习惯”。随着近些年来社会与教育的快速发展,小学数学新课标理念逐渐被推广开来,这将促使学生挣脱传统数学学习的束缚.特别是针对手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学习能力和习惯形成的非常时期.也是好习惯和高能力培养形成的最佳时期.所以应积极实现新课标理念的转变,即在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习惯的形成,并且有效的将二者结合,从而实现小学生能够在好的学习习惯中提高学习中的各项能力,在提高学习能力的厨时延续学生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实现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良性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维 《大观周刊》2012,(8):289-289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将来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去适应社会,去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2.
何秀琼 《大观周刊》2012,(37):292-292
目前,英语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它的目标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3.
雷利敏 《大观周刊》2013,(10):239-239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习惯决定命运”。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教数学知识,而且要教如何学数学知识。下面就谈谈在教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如何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4.
李淑平 《大观周刊》2012,(19):214-215
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5.
庞艳平 《大观周刊》2012,(38):317-317
认得好多毛病不好改掉就是因为习惯了,所以我们要加强多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而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较长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习惯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内容。良好的习惯如同一笔财富,使你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6.
王海平 《大观周刊》2012,(40):131-132
外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语言应用能力。为此,《新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1.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赵红英 《大观周刊》2012,(25):267-267
英语教学主要是培养听、说、读、写“四会”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四会”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基础。对于小学生的外语教学,尤其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打好初步语言基础,  相似文献   

18.
张靖 《大观周刊》2012,(26):155-155
习惯是在不断重复中逐渐养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行为倾向。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为老师和家长不能想起来就要求一下,想不起来,就听之任之,要始终如一,持之以恒,日复一日地进行训练,才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不少教育家和名人都强调自幼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杰出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习惯如果在幼年就开始,那是最美好的习惯。”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时代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奥妙无穷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得不好,则终生受其累。”这说明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会伴随人的一生,时时处处都在起作用。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无论是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还是良好的品德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黄斯兰 《大观周刊》2012,(4):242-242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语文教学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着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下面,笔者就如何培养初中生良好的语文习惯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陈勇 《大观周刊》2012,(35):300-300
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和外在监督的自动化了的行动方式。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全国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也把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