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静晶 《大观周刊》2013,(4):296-296
一个组织机构的生成与发展一般会有一个在肯定与质疑之间博弈的曲折历程,政府行政机构如此,社会第三部门亦是这样,辅警组织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国家政策上的曲折。 一、辅警成立前治安基层组织的演变 “建国初期,我国的警察制度还处于百废待兴阶段。当时的辅助警力种类有限,辅警制度也很不健全。”  相似文献   

2.
刘锦涛 《兰台世界》2012,(30):45-46
兴办警政是清末政治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时局的推动下,清末警政迅速在全国铺开.为达到统一指挥及切实推行新制于各省,清廷决意创建巡警部,这是中国采用现代警察制度之嚆矢,标志着清末警察制度建设开始步入正轨.  相似文献   

3.
庄琳 《兰台世界》2011,(10):21-22
清末我国现代警政思想的萌芽深受租界西方警察机构的影响,一些有识之士呼吁清政府仿效西方警察制度进行本土化改革。清末我国警察机构的实践与创设包括湖南保卫局、京师工巡局、京师巡警总厅等。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公务员考试录用公平性的内涵,从报考资格条件限制的局限性、面试评定的主观性、测评方法的单一性、监督体系的不完善性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法律体系、科学设置职位和招录条件等四项实现招录公平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清末我国现代警政思想的萌芽深受租界西方警察机构的影响,一些有识之士呼吁清政府仿效西方警察制度进行本土化改革.清末我国警察机构的实践与创设包括湖南保卫局、京师工巡局、京师巡警总厅等.  相似文献   

6.
王香莲 《兰台世界》2012,(36):30-31
清末近代警察制度的创建与政治改革相始终。随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兴起而引入与实践,伴清末新政进程的推进而推进,但终因政治改革的失败而告罄。  相似文献   

7.
赵卉子 《大观周刊》2011,(51):58-58
警察制度以及组织的建立必须依赖充分的合法性基础,就现代意义上的合法性包括两个方面-正当性和合理性。追溯到现代警察制度的产生,罗伯特·皮尔提出的”九条警务原则”充分体现了警察必须忠于法律、忠于公众的理念。构成了现代警察制度的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从清末创建近代警察制度的历程来看,清末创建近代警察制度诚然是中国政治社会文化变迁的缩影。但从促发制度变迁的因素来看,有着外部因素的影响,是在外部压力和内部要求的双重压力下创建起来的,是一种外因促动的内生型变革。即清末近代警察制度的创建主要不是依靠社会自身力量的历史积累,不是因社会内部条件成熟而自  相似文献   

9.
正公务员,在中国一直是为人所羡慕、崇尚的职业。铁饭碗背后,是人们对社会地位、收入、安全感的渴求。1993年中国出台《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公务员制度正式确立。被称为"中国第一考"的国考,1994年名4400人、招录462人,到2014年报名152万、计划招录近2万人,短短20年,职位招考规模增长了近50倍,报名人数增长则超过300倍,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报考热潮。2014年国考,平均每个岗位有77人竞争。其中,37个招录职位的报名比例超过1000:1,最热岗位竞争比达7192:1。从最初的很多人不相信"通过考试就能当干部",到今天的"考公务员只是与考研、出国等并列的选项之一";从首届只有29个部门招录,到今天的全国公务员"凡进必考";从"成为国家干部的自豪"到户口、福利的  相似文献   

10.
2014国家版高考改革方案试点地区之一选在浙江,使得坊间对浙江已实行3年的“三位一体”招录制度试点给予更大期待。这种招录方式将学生的成长性评价和高考的一次性评价结合起来并且在保证公平的原则下,增加了学生和高校的双向选择空间。但这种模式也给招生院校带来了压力  相似文献   

11.
钟体刚  亢光斌 《大观周刊》2011,(16):242-243
贫困山区初中地理学科存在专业师资严重缺乏、专职教师太少、课程设置不规范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领导不够重视、人事制度不合理、教师培养跟不上以及县级统筹指导不足。解决这一问题,既需要国家严格教师准入制度,规范中小学教师的招录工作,同时也需要加强短缺学科教师培养培训、强化教育督导。  相似文献   

12.
张孝良 《档案天地》2009,(11):32-34
警察制度在清末传入中国之后,警界一直是男子的天下,其中绝无女性之身影。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开始创设女子警察,警界由男子一统天下的局面逐渐被打破,中国出现了第一代女子警察。  相似文献   

13.
黄臻睿 《上海档案工作》2013,(4):F0003-F0004
1929年。上海特别市公安局在国内率先设置了女检查员,从而开启了女子警察的先声。使上海成为中国女子警察的发源地。这主要是受欧美国家使用女警新潮流的影响。同时也是适应国民党政府维护统治秩序、强化警察力量的需要。从此,国内警界由男子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中国女子警察随之开始由点及面日益扩展,中国女警制度亦从无到有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4.
王德超 《大观周刊》2011,(46):25-25
上世纪50年代,犯罪率在西方国家高居不下,西方研究警蔡的学者开始反思警务工作的意义和效率。对于警察角色的反思也是当时的重要议题之一。有学者提出警察是打击犯罪的战士,也有学者提出警察是服务社会的公仆。随着理论和实践研究进一步发展.又有学者提出警察的角色应当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打击犯罪和社会服务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表现形式。警察的最佳角色应该是这两种角色的科学平衡。对于警察角色的科学把握,时警务改革和警察职能转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击     
《中国新闻周刊》2010,(40):18-21
年轻人的抗议 10月21日.在法国多座城市.许多中学生参加到反对退休制度改革罢工的队伍中.在巴黎的一处抗议现场.两名高中生躺在地面上相拥着与警察对峙。  相似文献   

16.
徐长鹏 《大观周刊》2011,(33):55-55
警务改革是世界各国警察为适应新形势进行的一次旨在服务民众、树立良好形象的警务变革,它必定为推动警务工作的新发展奠定有力的根基。但我国在警务改革过程中,仍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以便更好的推动公安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警察侦探制度于清末新政时期开始施行,在民国年间得到继承发展,其主要职责本是维护社会秩序,但在清末民初之际频频出现警察侦探违背职责的事件。例如,贪污腐化及罗织罪状陷害平民等,这对社会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警察侦探违背职责以参考《时报》《新闻报》为主,配合《侦探学研究》《侦探学术新编》等文献资料,以警察侦探违背职责为主要论域,并浅析其违背职责的影响及根源所在,梳理出警探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利益弊害。  相似文献   

18.
抗战胜利后,为适应新的政治、经济、社会形势,南京政府当局加快了警政改革的步伐.虽然存在编制、经费等难以解决的诸多问题,但各地警政机构仍在自身所及范围内,作了相当的努力.在时人看来,警察人员缺乏独特之精神表现,是中国过去警政建设无显著功效的大重要因素.所谓"警察精神,应以道德为基础,法律为依据,科学为运用,以必诚、必仁、必公为中心.所以求道德之实践,光明正大,律己爱人;所以宏法律之功用,有罪必罚,无辜不冤;所以盖科学之效能,尤以警察业务,备极艰繁,若不身体力行,则不足以收忍苦耐劳不眠不休之效果"[1]25.为建设"仁爱、和平、忠勤、廉洁、守法、奉公之中国新警察",抗战胜利后,警政当局从各方面进行了整顿,其中一个层面即是通过对警察形象的整肃提升其社会地位,使人们对警察有新的认识.出于加强社会控制和服务社会的考量,在抗战后警政改革的大背景下,武汉警察机构也从诸多层面采取了相关举措,包括重塑警察社会形象,提升警察社会地位,并从以下几方面作了努力.  相似文献   

19.
阎锡山统治山西时期的警政制度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并发展的,在山西长达38年的执政过程中,历经辛亥革命、军阀割据、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在这种动荡不定的社会背景下,阎锡山顺应了近代警察制度发展的趋势,创设了有山西特点的警政制度,有效地维系着山西的社会稳定.一、警政发展的三个阶段1.初创时期(1911-1917).1911年10月29日,辛亥革命领导的太原起义成功,阎锡山被推举为山西省都督,之后被任命为山西省督军兼省长,控制了山西军政大权.1912年4月,阎锡山在山西都督府设置了警察机构,承袭清末警察机构"巡警道"的称谓和设置[1]384.警察机构在结构、职能划分和人员配备等方面都比清末复杂和庞大,成为山西保障社会秩序和阎锡山维持山西统治的重要工具.这一时期山西警政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侦缉和警卫,各州县警察部门均设探访队,派有暗警进行侦察和缉捕.  相似文献   

20.
民国航空警察虽然是一支规模较小的警种,但是由于航空领域的特殊性,民国政府十分重视这一警种的建设与发展,在队伍建设、组织管理、警务模式及培养训练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成为民国警察队伍建设与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