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根据邯郸市高校师生关系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认为现阶段邯郸市高校师生关系现状基本健康,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师生之间交流意愿较强,然而实际频率不高;师生交往关系不密切,高校教师并不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师生之间交流渴望良师益友式的关系,情感交流方面不够;师生之间基本互相满意,但彼此之间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导致以上状况的原因:学生因素是主要原因,环境因素是外在原因,学校领导对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平时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江西省高校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分析出目前江西高校师生关系没有出现严重异化,但也并非十分和谐。师生间的交流意愿较强烈但实际交往频率不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较低;交流内容较单一,情感交流少;师生能相互尊重,但角色期待和客观现实之间存在不小差距。大部分学生和教师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环境各方面的影响,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因素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高校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和谐社会在高校的缩影,它不仅能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而且在提高和改善师生生活状态的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调查研究显示,目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一些不和谐之处:高校师生关系的和谐度不高;高校师生之间存在不和谐的教学关系、人际关系和心理关系。影响高校师生关系和谐的主要因素分别是:社会因素、学校因素、老师因素、学生因素。  相似文献   

4.
师生关系是高校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高校师生之间的和谐问题不仅关系到高校校园的和谐与稳定,而且更关系到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乃至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只有深刻地了解了高校不够和谐师生关系的表现及原因,才能有效地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促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本文通过对不够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的表现及原因的剖析,让更多的师生能够更好的搞好关系,促进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根据对河南省7所高校1600名本科生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师生关系总体上比较满意,但也存在师生交流地位不平等、教师素质认可度较低、师生缺少价值契合点、师生关系趋于功利化、师生沟通距离在拉大等问题。师生双方地位、教师素质、价值取向、信任关系和沟通交流是影响高校师生关系满意度的基本因素,基于此,创新地构建了"双核心-五因素"模式高校师生关系,并提出了提升高校师生关系满意度的可行对策:树立师生"双主体"高教观;德法并施,力促师生民主平等;提倡大爱,营造互信互爱文化;科学评价,重构高教价值理念;培育师资,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拓宽平台,增进师生沟通交流。  相似文献   

6.
高校师生关系是个体关系中重要的关系,不仅影响到学生的专业学习,甚至关乎他们对幸福的追求。网络教学平台中的使用,为高校师生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原因就在于它符合现代师生的网络使用习惯,并为师生交流提供多元化交流载体和多渠道的沟通方式。如能积极使用,可在某种程度上改善久为诟病的高校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7.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师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在琐碎的教育管理中,由于师生之间沟通不畅、互动不力以及了解不够等原因,常常会导致师生之间产生隔阂,形成不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如果能够放下身段,以平等的姿态面对学生,真正走进学生心灵,一定能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8.
师生关系是大学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大学师生之间的和谐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校园的和谐与稳定,更关系到大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但目前,在我国众多高校中普遍存在着师生关系不和谐现象,师生冲突时有发生,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认真分析这种不和谐产生的原因,继而构建一种平等互动、民主和谐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9.
高校师生间的交流是优化师生关系、实现大学教育价值的基本手段和重要保证。目前我国各大高校普遍存在师生交流缺失的情况。这一现象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语境的构建存在问题。高校师生在交流话题的偏好、双方关系的倾向和交流媒介的选择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影响了师生交流语境的构建。因此,师生双方应拓展交流话题,营造和谐氛围,丰富话语方式,构建对双方交流有利的语境,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十年来我国师生关系观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晓枫 《教育学报》2007,3(5):13-19
近十年来我国对师生关系的研究,观点多样,主要有:师生应是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这是占主要地位的观点;教师主导下的民主、平等关系;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师生之间不应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师生之间是平等而又不对等的关系;师生关系是主导与主动的关系等。这些观点从不同视角对师生关系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论述,超越了师生主客体的二元对立范畴,顺应了时代潮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但有生搬硬套西方哲学理论的趋向,对中国传统师生关系思想重视不够,一些观点有片面性,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也还有待加强。我们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建立民主平等的和谐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1.
当前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90后,他们有自己的特点,给高校师生关系提出了新的课题。在对90后大学生特点把握的基础上,分析对师生关系带来的一些新挑战,总结新型和谐师生关系的特征,并重点提出如何构建高校教师与90后大学生的和谐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2.
多媒体教学具有多方面的优越特点,但它仅仅是一种先进的辅助教学手段,既为我们建构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一个有力的工具,也给大学英语教师带来了挑战与更高的要求.要想实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最优化,需要用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合理地运用这种教学手段,师生互动,最大限度地开发它的优越性,服务于大学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3.
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与大学生成长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祝杰  陈伟 《文教资料》2005,1(22):21-23
教师是教育实施活动的主体,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时大学生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从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观念、教学能力、知识系统、实践经验等方面对大学生的成长进行关联分析,有利于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学生的成长规律,通过提高自身素质正确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师生关系是高校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以崇高的宗旨、共同的目标、学术的纽带、互益的效果、纯洁的性质为其主要特征。当前高校的师生关系出现了许多令人忧虑的消极现象,重建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应从确立育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引导师生加强课堂内外的交流与接触、改革现行重科研轻教学的教师业绩评定制度、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高校教师既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崇高的社会责任。但高校教师队伍中的部分人员,对学生、对同事、对学校缺乏热情和关心,对职业发展缺乏思考。如高校教师"职场植物人"现象普遍存在的话,将严重影响高校竞争力,进而影响到国家教育战略的实施。因此,打造高校教师职业化,培养职业化素养高的高校教师队伍意义重大。本文对职业化的内涵、高校教师职业化内在构架进行分析,并从高校、高校教师两个方面提出高校教师职业化打造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入校时英语水平大体相同的学生进行调查,得出广大学生都渴望有一个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结论。调查对象在相同的老师与其他教学条件下,经过一年多教学后根据大学英语四级过级与否,调查得出通过了四级的学生与老师的关系明显好于未通过的学生,从而证明了师生关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要,并提出了一些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生态学的视角入手,认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维系高校各项功能得以正常运转的基础,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中的特殊群体,其在构建和谐友好的高校师生关系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文章分析了导致当前高校辅导员和学生关系异化的时代背景,认为过于疏远或者亲近是两者关系异化的典型表现,并分别从辅导员自身、学生及外界环境三个层面探讨了构建双方和谐关系的可行性方法与举措。  相似文献   

18.
In some of the western countries,students learn phonics when they start to study English,but we Chinese young learners study letters and spelling.They are different.There are so many relations between the pronunciation and the form of the words.We think that phonics teaching is important to the elementary students.So I want to share some of my ideas about phonics teaching with our teachers.  相似文献   

19.
高校师生关系嬗突的社会学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师生关系出现了疏离、冷漠、相互利用、对立乃至对抗等不良的关系倾向,其根源在于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改革造成的学生对于高校的期望与教师对于学生的期望出现了矛盾和冲突,以及师生之间责任和权利关系的失范,重建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关键在于重建师生角色意识、加强师生的有效沟通以及明晰师生的社会和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20.
大学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是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以往的研究关注自主学习理论的探讨以及影响自主学习的学习者因素,忽视教师这一重要主体是如何认识自主学习以及在实践中的具体情况和遇到的问题。事实上,一方面,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教师信念和教师行为又存在着不一致的情况,并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本文采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访谈的综合研究方法,对西南某211高校的32名大学英语教师进行信念和行为的双向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大学英语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念和其教学行为之间存在脱节的现象。本文拟从教学方法和课型差异两方面论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以及英语课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特殊性,希望对教师教育、英语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