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家庭道德教育在青年大学生政治品德、伦理道德和个性心理品质等道德素质的形成、提升及稳固等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为青年大学生的成才确立道德导向。但是由于家长对青年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存在认识和教育上的误区和局限,高校与家庭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平台以及青年大学生自身与家长缺乏沟通等原因,使家庭道德教育的实际效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为此,家长走出教育误区,重新为家庭德育定位、高校引发联动作用,增强家庭德育的实效、青年大学生积极回归家庭,提升家庭德育在自身成才中的功用,成为教育的必要。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成长动因误区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才动因是激发大学生成才的动力.时下部分大学生在成才动因中存在着一些误区,如功利心强、好高骛远、成才的心理素质较差等.造成这些误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家庭的、学校的,也有学生自身的.高校应积极采取对策,加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大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道德是构成国民素质的关键因素,历来为各国教育所关注。在当前全球化的时代,德育更是被各国摆在了教育的突出地位。青年是一个国家的希望所在,高校德育事关各国青年素质的整体提升。中西方在德育上各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对比我国高校和西方主要国家高校的道德教育,借鉴对方学生主体作用发挥较大、隐性教育突出、多途径综合运用等特点,结合我国国情,探寻更适合我国实际的德育方式方法,努力提高我国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当前大学生道德观缺失现象为切入点,从道德的社会功能、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以及完善高校道德教育的建议三方面展开论述。认为高校应高度重视道德教育,将"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融入高校教育,从而切实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
高校当前的德育困境主要在于学生主体作用不明显,德育内化动力不足,德育通道受阻,从而造成德育效能低下。而大学生成才观教育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可以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载体,其优势在于大学生成才观教育需求大,动力强,成才观教育体系宽泛,可充实的内容多,而且成才观教育切合实际,能够抓住关键问题。因此,通过全面实施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一步加强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人生观教育,即“三生教育”,并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推行全程式就业指导教育等形式以全面落实大学生成才观教育,必将成为德育工作新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6.
谈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沟通误区与研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效沟通在教育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沟通方式和效果是达到预期教育目的的基本保障,也是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教育管理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与大学生的沟通交流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辅导员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但是,由于沟通中存在的种种误区,辅导员大学生之间常常难以实现有效的沟通,帮助辅导员认识和解决好沟通中的误区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7.
家庭道德教育在全社会的道德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先贤不仅重视家庭德育,教子立志成才、做好人;教予节俭戒奢、诚实守信、去恶从善;不遗财产,而留清白品质。而且讲究家庭德育的方法与艺术,如及早进行道德教育,言传与身教结合,寓道德教育于家庭生活之中,重视反面教员的作用等。我们应批判地继承我国历史上家庭德育的优良传统,加强对少年儿童的德育,培养“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归因及其培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在社会急剧转型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缺失现象层出不穷,然而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归因是多维度的.因此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培育其感恩意识应该从系统的角度去建立长效机制,构建知恩图报的舆论教育体系;把感恩教育与成才教育结合起来,构建全员育人的道德教育体系:加强大学生自身修养,构建识恩、记恩、谢恩、报恩的自我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9.
马光  高小宽  吕亚慈 《考试周刊》2014,(59):150-151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在国家建设生态文明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新要求。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水平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并不相称,在大学生德育过程中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十分必要。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要将法律法规的学习、关爱生命教育、社会道德意识教育融入到德育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中,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生态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0.
消费文化是人们在消费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意义和符号体系,为人们消费社会生活提供一定的价值诠释。大学生消费文化自身特点,对高校德育各个环节和各个要素的改革发展提出了诸多的诉求和挑战。因此,高校应该不断创新德育思路,努力提高学校德育对大学生生活世界的调解力与引领力;改革创新完善德育的内容与方法,不断挖掘消费文化在内大众文化体系的思想资源与方法资源,努力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现实契合度和现实关怀度;搭建开放多元的高校道德实践教育平台和载体,引领青少年形成崇尚道德的勇气和践行道德的能力;注重校园文化及其消费文化建设,构建高校德育良好的文化环境;全力提升高校德育教师的人文素质、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以及道德教育能力,夯实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师资力量。  相似文献   

11.
对于大学生而言,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其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其自我完善的内在要求。在影响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诸多原因中,经济条件的贫困性是根本原因,通过社会交往氛围、家庭成长环境、学校交往环境、自身性格心理等影响因素体现出来。借鉴儒家交往伦理,可以促进贫困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巩固。学校和贫困大学生应提高对人际关系重要性的认知;从思想上消解经济因素对贫困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建立大学生互助团队,培养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自信心和交往技能;提升道德素养,以自身的道德人格魅力拓展交往范围。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从择业观的角度来看,大学生择业存在着过分注重功利性、个人主义倾向严重、地域选择倾向单一和诚信意识缺乏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自身的主观原因、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和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以及大学扩招造成的就业压力、传统观念的影响等因素所导致。为此,应实现个人就业观念、家庭教育观念和高校教育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罗桂全 《高教论坛》2012,(6):18-19,25
高职生是我国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来源,其思想道德素质水平较大程度影响和决定着我国劳动从业人员队伍的思想道德水平,实践教学对于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广义地理解实践教学的内涵,除了发挥社会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外,还可以通过校园文化营造氛围,优秀高职生现身说法,个体高职生思想教育等三个方面提升高职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校体育礼仪教育的现状,分析了高校体育礼仪教育缺失的种种表现及其形成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教育因素以及体育教育者自身的因素。提出了促进体育礼仪教育、培养学生体育礼仪规范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和高职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原因,某方面道德素质难免有欠缺,缺乏感恩之心在他们身上日益凸显。感恩意识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他们个人的成长成才,同样也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为此从感恩的涵义入手,指出了高职院校学生的感恩意识现状、感恩意识淡薄的表现,对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The role that family communication patterns (FCPs), sex, and Facebook® use play in young adults' decisions to “friend” their parents on Facebook was examined, as well as whether students who friend parents adjust their privacy settings. Results from an online survey of college students (N = 189) indicated that young adults who friend their parents are more likely to be female and report higher conversation FCPs than those who do not friend their parents. In addition, young adults who adjust privacy settings after friending parents (25.3%) update their profiles more often and report lower conversation and higher conformity FCPs than young adults who do not adjust privacy settings.  相似文献   

17.
家庭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让人形成初步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教育的功能和道德的教育功能在家庭教育中是和谐一致的,二者互相促进、互相补益,共同催发和强化家庭教育的道德功能.由于地理距离原因、经济原因、独生子女原因、认识原因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很多当代大学生的家庭教育基本处于无效或缺失状态.随着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特别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深入开展,需要重估家庭教育在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意义.因此,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的提高极为必要,学校和家庭加强互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在"互联网+"时代,"每日必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方式。通过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的调查,发现存在着上网频率高、上网缺乏诚信等问题,分析其原因,有大学生网络道德知识水平偏低、学校教育不够、家庭监管不严等因素。为了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水平,必须提高大学生自身道德修养、加强学校道德教育、形成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等手段。  相似文献   

19.
刘雷 《安康学院学报》2012,24(4):108-111
人际交往能力在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对重庆市五所高校392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着诸如交往动机过于功利、交往能力不强、缺乏交往的主动性和交往技巧等问题。因此,高校应引导大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交往观,培养其自主负责的道德习惯,并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以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20.
论高校辅导员修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对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辅导员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才能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肩负起育人的使命,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高校辅导员的修养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