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7):I0001-I0001
<正>2011年9月29日,我国首个"太空家园"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发射入轨,先后圆满完成了与神舟八号、九号和十号飞船的交会对接。至2014年9月29日,原本设计寿命仅两年的天宫一号已在轨平稳飞行满3年,目前状态正常、工作稳定,具备更长期健康飞行的条件。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作为天宫一号长期运行管理中心,3年间对天宫一号精心呵护、精细管理,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7000多个日常参数最受关注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众》2011,(12):10-11
随着天宫1号于2011年11月29日21时16分发射升空,中国向空间站时代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47次飞行,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的第8次发射。  相似文献   

3.
毛宇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7):I0003-I0003
<正>科技日报讯(记者付毅飞)"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同时在轨运行的可能性非常大,这是我们所盼望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9月26日在京透露,我国将于2016年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是我国首个空间实验室,于2011年9月29日发射入轨,其设计寿命为2年,但时至今日已在太空运行近三年。王兆耀说,目前监测数据显示,天宫一号在轨运行正常、状态良好、推进剂充足。专家预测它还能继续在轨工作相当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科学历程     
正2018年4月2日——“天宫”一号结束任务回归地球2016年3月16日,“天宫”一号正式终止数据服务,全面完成历史使命,进入轨道衰减期。2018年4月2日8时15分,“天宫”一号进入了大气层,绝大部分器件在大气层中烧蚀销毁。“天宫”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目标飞行器,采用实验舱和资源舱两舱构型,全长  相似文献   

5.
王令朝 《知识窗》2011,(12):52-53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这意味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在从“神舟一号”到“天宫一号”的短短12年时间内,又一次实现了新的突破性战略跨越。那么,这个充满神话色彩名字的我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在它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技术秘密呢?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空中发射”公司日前公布了用安—124型飞机“发射”轻型运载火箭的详细方案。 根据方案,被改装的安—124型远程运输机,将携带长30米、重100吨的“飞行”号两级运载火箭飞至距地面11公里的高空。当飞机进入预定位置后,飞机尾部的舱门将被打开,形成一个“斜坡”。被安装在机舱中的“飞行”号火箭的尾部将暴露在舱口。此后,飞机机身会逐渐竖起。当机身与水平线呈76度夹角时,机舱中的大功率活塞将把火箭推向舱口,使其顺“斜坡”滑出。与此同时,运输机将作出紧急跃升的特技飞行动作,使火箭与飞机快速分离。之后,火箭上的降落伞会自动打开,以稳定火箭的飞行姿态。待其稳定飞行6秒后,降落伞装置将与火箭分离,一级火箭发动机会产生约190吨的推力,使“飞行”号以每秒3.8公里的速度飞向预定的太空轨道。  相似文献   

7.
魏庆 《百科知识》2011,(21):16-17
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45秒,随着“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揭开了“天宫一号”/“神舟8号”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的序幕,中国向空间站时代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8.
数据     
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和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组合体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根据计划,神舟十号飞船在轨飞行期间,将与天宫一号进行一次自动交会对接和一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曾成功与神舟八号、九号飞船进行4次交会对接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目前已进入343千米的近圆对接轨道,在轨运行稳定,设备状态良好,静候神舟十号的到来。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是我国组织实施的第五次载人航天飞行。这也是神舟飞船的第10次发射,距离航天员杨利伟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8):I0018-I0019
<正>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26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实施3年以来,各项研制建设工作正按预订计划稳步推进。目前,各类飞行产品研制、地面设施建设、大型综合试验已全面展开。据王兆耀介绍,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天舟货运飞船、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神舟十一号飞船和长征二号F遥十一火箭等主要飞行产品目前已进入研制生产的关  相似文献   

10.
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的春节文艺晚会上,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节目之一,莫过于我国自主研发的“天宫一号“飞行器模型闪亮登场。随着我国航天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太空空间站也逐渐揭开了神秘面纱。根据规划,中国将在2010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该飞行器设计重量为8吨。“天宫一号“实际上是空间实验室的实验版。随后,我国将发射神舟八号。“神八“是一艘无人驾驶的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进行无人自动对接试验。2015年前,我国将会陆续发射“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  相似文献   

11.
尹怀勤 《百科知识》2011,(21):12-13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拔地而起,成功地将引人注目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送入太空预定轨道。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拉开了空间交会对接的序幕,即将上演目标器先后与3艘神舟飞船联袂飞行的精彩大戏。  相似文献   

12.
刘洋在“天宫一号”内骑健身车进行锻炼,她所骑的是我国在太空飞行中首次使用的健身车。 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牵动国人心弦,对比去年的“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任务,此次任务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人”。因为涉及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发射“神九”的改进型长二F运载火箭上的逃选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金秋科苑》2013,(14):7-7
2013年6月11日,承载着中国载人航天新使命的神舟十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亲临现场观看发射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接见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参研参试单位代表时指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第一阶段的收官之战,对巩固和完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推动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太空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进行两次牵手联袂飞行后,6月29日运载着3名航天员成功回归地面,向太空筑巢迈出了关键一步。神奇的"神九"与"天宫一号"也让我们无比好奇:航天员工作生活的太空房子究竟是什么样?未来我国普通人能否到太空旅游?  相似文献   

15.
科技资讯     
《科技风》2012,(5):1-6
"神九"今日将与天宫一号实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中新网6月18日电据权威专家介绍,神舟九号飞船预计将在今日约11时左右转入自主控制飞行,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将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一、交会对接过程详解神舟九号飞船于16日傍晚搭载3名航天员进入太空。根据既定的  相似文献   

16.
正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成功发射11艘神舟飞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累计有11名航天员圆梦太空。如今,中国朝着空间建站的梦想又迈进了一步。11月18日13时59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宇航员景海鹏、陈冬安全返航。这标志着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33天前的早晨,一声惊雷响彻戈壁,长征二号F型火箭运载着神舟十一号飞船,挣脱大地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信息》2011,(20):18-18
9月29日21时16分,长征二号FTI火箭点火发射。带着国人的期盼,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开启了两年的飞行任务。  相似文献   

18.
正前不久,天宫一号完成了它的使命,光荣退役。2018年4月2日8时15分左右,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再入大气层,再入落区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这是近十年来落入地球大气层的最大物体,因此引起了世界各地的广泛关注。超期服役的英雄航天器作为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主要肩负四项任务:与神舟系列飞船完成空间交会对接飞行试验;保障航天员在轨短期驻留期间的生活和工作;进行  相似文献   

19.
为我国实现在轨空间交会对接排障点睛 “天宫一号”作为我国空间站的雏形即空间实验室,其首要任务是完成与后续发射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等运输飞船的交会对接,交会对接也是我国航天二期工程将要完成的重大任务。交会对接的最后逼近段在对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探测设备——“天宫一号”的目标标志器和“神舟八号”的相机滤光片等是由哈工大图像信息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制的,李金宗教授为项目负责人,负责技术总体和产品设计。  相似文献   

20.
《金秋科苑》2013,(22):89-91
今年6月,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3名航天员组成神十飞行乘组进入太空,再次访问天宫一号,执行载人空间各项科学实验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