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甘蔗产业是我省滇西、滇南边疆民族地区重要的支柱产业,全省年植蔗面积26.6万公顷。据统计,云南25个边境县中,有16个甘蔗产业县,甘蔗种植面积13.4万公顷,占全省甘蔗面积的50%,蔗糖产量85万  相似文献   

2.
甘蔗作为生物能源作物的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目前世界性的石油危机现状,本文分析了甘蔗在中国作为可再生生物质能源作物的必要性及可能性。甘蔗是C4作物,其光能转换效率、光合速率、单位面积生物产量显著高于其它作物,并具有高净能比,适应性广,耐旱,产量潜力大,用甘蔗加工生产酒精成本低,而且巴西利用甘蔗大规模生产能源酒精取代汽油已相当成功,因此认为甘蔗是中国最有潜力的生物能源作物。中国需要重视能源甘蔗品种的选育,加强甘蔗能源酒精生产工艺的研究与开发,并相适应的展开酒精汽油燃料动力机械的研制。可以展望,利用甘蔗发展能源酒精生产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中国加入WTO后,纺织业得到蓬勃发展,对原棉的需求迅速扩大,国内原棉生产总量已不能满足我国纺织业对原棉的大量需求。为此,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等提出,要在稳步扩大棉花优势区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着力提高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加  相似文献   

4.
《大众科技》2009,(4):5-5
据巴西科技部网站报道,巴西国家技术研究院正在加紧研究第二代生物乙醇技术,以利用各种生物物质,主要是各种生物废弃物,包括甘蔗渣、各种植物纤维、秸秆以及其他农产品加工业的废弃物作生产燃料乙醇的原料,从而大大降低生物乙醇的生产成本,并可节省种植甘蔗的土地,带来巨大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大众科技》2007,(12):8-9
近期,巴西科研人员成功发明了一项可以减少燃料乙醇成本的新技术。即在乙醇生产的过程中,采用低频磁波能显著增加其产量。  相似文献   

6.
《大众科技》2009,(4):7-7
据圣保罗甘蔗业协会网站报道,大众巴西公司刚刚推出一种新的不使用汽车油箱,并可进行冷启动的混合燃料车。该款车的创新在于在乙醇燃烧前,进行即时加热。这款“PoloE—Flex”型车是市场上首款采用此项技术的混合燃料车,此外,还可去除汽车油箱。  相似文献   

7.
曾世祥  韦智科 《大众科技》2008,(11):121-122
在我国燃料乙醇和车用乙醇正在发展和推广应用,粮食原料日益紧缺,通过使用非粮食原料甘蔗蔗汁生产酒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甘蔗蔗汁生产酒精在原料来源、生产成本、技术上已具有可行性,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中国甘薯乙醇的资源潜力及空间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甘薯在我国分布广、产量高,作为燃料乙醇的非粮源料来源已受国内较多研究者重视,但甘薯在中国的乙醇资源潜力及空间分布尚缺乏系统研究。本文利用气候、土壤、地形和土壤等数据,运用ARCGIS的叠加分析功能,定量分析了中国甘薯的空间分布及乙醇生产潜力。结果表明,甘薯在中国可分布区极广,主要分布在我国北纬40°以南的东南部地区,其中,未利用地可分布的总面积为593.7×104hm2。适宜用于发展燃料乙醇原料来源的未利用地面积为29.7×104hm2,按照目前的生产技术水平计算,其乙醇生产潜力为(83.3~166.6)×104t/a,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和河北省,其次是湖南、江西、福建等地。如未来提高生产、管理及储藏技术水平,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甘薯乙醇生产潜力可达391.6×104t/a,可满足我国目前E10乙醇汽油50%以上的乙醇需求。因此,甘薯是我国极具乙醇生产潜力的重要源料来源,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甘薯乙醇的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支持,同时甘薯乙醇产业布局也应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9.
李彬 《科学中国》2006,(5):52-54
在乙醇燃料应用领域,巴西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它的广泛应用不仅使巴西不再需要进口石油,甚至改变了巴西的经济结构。巴西的经验给很多国家带来了众多启示,特别是美国的一些风险投资开始深入研究乙醇燃料的未来真正价值,他们通过论证多种模型试图否定乙醇燃料,并将乙醇燃料同多种绿色能源进行比较,但其结果却令专家大吃一惊。他们的研究发现,乙醇燃料将会最终取代汽油成为未来燃料。[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生物燃料     
乙醇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生物燃料。但它很难完全满足我们对能源的渴求。研究人员正在积极探索更高效的有机材料——从柳枝稷、甘蔗、海藻到污水,甚至各种医疗废物——希望能够将它们转化为可供交通工具和发电使用的低碳燃料。  相似文献   

11.
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甘蔗生产.每年至少提供1亿吨剐产品。这是一种廉价的能量饲料,生产每单位能量所需的土地面积最小。已有些饲料厂将軎类蔗糖副产品用作动物饲料,尤其将糖蜜用于反刍动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喷施抗倒酯和芸苔素内酯对甘蔗生长的影响,为甘蔗增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将抗倒酯和芸苔素内酯制成超低容量制剂,使用单旋翼超低容量喷雾飞机对分蘖初期的甘蔗进行喷雾。在试验期间测量试验地甘蔗的各种生理参数——分蘖率、株高、茎径、亩有效茎数,并最终计算其理论产量。结论:对分蘖初期甘蔗喷施抗倒酯和芸苔素内酯的复配制剂,对甘蔗产量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巴西蓝色航空公司前不久宣布,将从2012年起试用一种从甘蔗中提取的清洁航空燃料。蓝色航空公司介绍说,这种清洁航空燃料将由美国阿米里斯生物科技公司负责生产,巴西航空公司和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将联合研发一种适用这种新型燃料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14.
《未来与发展》2010,(6):103-103
据巴西科技部网站报道,巴西农牧业研究院、巴西利亚大学和巴西利亚天主教大学的科研人员正在开展山羊胃细菌所含的酶的研究,以利用农业废弃物如甘蔗渣等生产生物乙醇。  相似文献   

15.
使用水、乙醇、甲醇、二乙醇、活性酶、硅胶、吐温、染色颜料等溶液,实施对珍珠加工染色、固色、增光方法等的研究,满足不同市场和顾客的需求,提高珍珠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纤维汉麻的生长、规模化种植和推广,其汉麻纤维产量及品质居全国领先地位,纤维汉麻年种植面积占全国种植面积60%以上,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纤维汉麻种植区,纤维汉麻产业已成为黑龙江省种植结构调整和脱贫致富的好途径。纤维型汉麻需科学种植和精心管理才能获得稳产、高产,笔者近几年在黑龙江省各麻区调研,各地区"干茎"产量参差不齐,纤维产量和质量无法满足原料加工企业的需求,经归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大众科技》2009,(2):10
据报道,巴西圣保罗大学和奥斯瓦尔多?克鲁斯基金会共同推动的一项研究表明,大气污染、燃烧甘蔗产生的烟雾及农业生产中使用的有毒物质可致男婴出生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18.
《专家工作通讯》2004,(12):40-43
应巴西UNKSP大学热带作物研究中心马内女士的邀请,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外经处和自治区外专局组织的广西赴巴西糖业产业化培训考察团一行16人,于2004年7月29日至8月18日对巴西糖业产业化进行了培训考察。培训考察期间,考察团在巴西圣保罗州分别参观了COSAN和EILLOLORENFETTI两大糖业集团的两家糖厂的制糖技术和酒精生产技术以及甘蔗机械化收割和运输全过程,考察了圣保罗州立大学农学院和巴西国家大豆研究所,访问了巴西国家农业部有关糖业、  相似文献   

19.
蔗糖生产中的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蔗糖业是广西主要支柱产业,广西的甘蔗种植面积、蔗糖产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蔗糖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在制糖生产过程中,甘蔗压榨中除压榨出糖汁外,在糖汁精炼过程中还产生数量巨大的糖厂废弃污染物,主要是滤泥和废糖蜜生产酒精的酒精废液。近年广西年入榨甘蔗8000~5800万t,产生滤泥约250万t,废糖蜜约250万t。在广西应用蔗糖厂的滤泥和酒精废液对甘蔗产量的影响的13个试验点的统计结果表明,施用酒精废液和滤泥的分别比复合肥处理增产甘蔗15.0t/hm2和13.5t/hm2,增产率分别18.8%和17.2%。蔗糖生产中的有机废弃物滤泥和酒精废液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和钾,以公顷施用75t酒精废液计,它能提供当季甘蔗生产所需的N 484.5kg,P2O512.9kg,K2O 816.0kg,并带来6294.0kg有机质;公顷施用7500kg滤泥计,它能提供当季甘蔗生产所需的N 129.0kg,P2O590.0kg,K2O 13.2kg,并带来4320.0kg有机质。蔗糖生产中的有机废弃物滤泥和酒精废液含有甘蔗吸收的矿质养分,其中:N 59300t,P2O5 25300t,K2O 31700t,有机质1650250t;应用这些矿质营养对甘蔗种植区的矿质营养平衡循环、培肥甘蔗种植区土壤肥力、保护甘蔗种植区生态环境和实现甘蔗生产的可持续稳定地增长,将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房屋的建筑类型不断推陈出新,房屋的配套及附属设施日渐增多。目前执行的《房产测量规范》已无法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加之现行的登记制度规定以房屋建筑面积作为登记机构的登记发证面积。若测绘面积有误,根据《物权法》及《房屋登记办法》的相关规定登记机构将会面临承担先行赔偿的经济风险。如何提高测绘产品质量,降低因房产测量面积误差而产生的登记风险,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