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子阳 《师道》2002,(12):18
教师这一职业常不被世人看好,前些年有“出生入死”之说,下海淘金的教师不在少数。如今算是与社会其他职业扯平了不少,“老九”们的生活较稳定,心态渐趋平和。有人说,学校宛若围城,外边的人想进来,里边的人想出去。不管怎么说,在一个开放的社会,每个人可以选择属于自己的工作与生活。  相似文献   

2.
姜广平 《师道》2002,(12):12-15
教师这一职业常不被世人看好,前些年有“出生入死”之说,下海淘金的教师不在少数。如今算是与社会其他职业扯平了不少,“老九”们的生活较稳定,心态渐趋平和。有人说,学校宛若围城,外边的人想进来,里边的人想出去。不管怎么说,在一个开放的社会,每个人可以选择属于自己的工作与生活。  相似文献   

3.
寻梦在路上     
张一文 《师道》2002,(12):17
教师这一职业常不被世人看好,前些年有“出生入死”之说,下海淘金的教师不在少数。如今算是与社会其他职业扯平了不少,“老九”们的生活较稳定,心态渐趋平和。有人说,学校宛若围城,外边的人想进来,里边的人想出去。不管怎么说,在一个开放的社会,每个人可以选择属于自己的工作与生活。  相似文献   

4.
彭少华 《师道》2002,(12):16
教师这一职业常不被世人看好,前些年有“出生入死”之说,下海淘金的教师不在少数。如今算是与社会其他职业扯平了不少,“老九”们的生活较稳定,心态渐趋平和。有人说,学校宛若围城,外边的人想进来,里边的人想出去。不管怎么说,在一个开放的社会,每个人可以选择属于自己的工作与生活。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语选择一种职业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可是一直以来,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似乎就意味着选择了一种精神上富足、物质上清贫的生活。这与教育的“基础”地位和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极不相符。但即使清贫,仍然有许许多多的普通教师,就像本文作者所说的那样,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在三尺讲台上默默奉献。他们就是支撑我们教育事业的脊梁。“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系于教师。”因此,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就应该从关心和支持教师开始。要大力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6.
从没想当教师,更没想到会到农村职业学校来当教师。 十年前,一张调令把我从一个国营无线电厂调到了县职业中学任家电课教师。说起来,搞技术我是内行,可搞教学我却是外行。校长说:“这是刚建立的学校,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在我还不知道职业教育是怎么回事的时候,我已经上任了。别人说:“老王好脾气,让干啥就干啥。”我想,这也许就叫边干边学吧。建校初,招生难,很多学生宁肯在家闲逛,也不来职业学校读书。社会上流  相似文献   

7.
《成人高等教育》2007,(2):63-63
据报道,3000多位职场人参与的一项调查显示,半数以上职场人想当教师。在对职场人的调查中做了这样一个假设,如果可以重新选择工作,职场人会不会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呢?结果显示57.7%的职场人都愿意选择“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超过半数以上,可见绝大多数职场人对于“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可与尊重。  相似文献   

8.
关注理由“生活像一团麻,有许多解不开的小疙瘩。”时下的教育正遭受社会变革、观念更新、技术进步等带来的巨大冲击,教师由来已久的“平衡”心态正在经受着又一轮的“挤压”,所不同的是,此番导致教师心理“失衡”的原因,已由九十年代初的主要是“生存压力”变成了“职业压力”,或者说是“竞争压力”。人们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关注远远超过对其他人群的关注,原因在于,每个家庭的孩子都要在学校里学习、生活,与教师长时间地相处,而教育的力量就在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心灵。如果教师心里充满阳光,他的学生中“阳光孩子”就多;反之,如果教师情绪不稳定,他的学生就难免缺乏自控能力。因此,时代正赋予教师一个全新的任务:除了传统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等要求外,还要心理健康。教师要加强心理的自我保健和心灵的自我塑造,以自己阳光的形态去培育孩子健康的心灵。“改变自己能够改变的,适应自己不能改变的”,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需要积极进取、“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儿,有时候,我们也需要“退后一步自然宽”的自我减压策略,所以,我们不能缺失心理保健的意识、方法和技术。而心理保健,重在自我调适。为此,我们一要破除心里有“病”才去做心理保健的误解,积极预防心理疾病,矫治和调适心理异常,解决心理问题,发展更大的心理效能;二要培植心理自我调适的自觉意识,自我完善个性,重建职业内涵,找寻自我职业价值,实现生命价值与职业价值的内在统一,进而享受工作的乐趣;三要掌握心理调适策略和训练技巧,加强压力的自我管理,有效调适自我心态,开掘心理的自我调适能力,进而寻求到内心的自慰和平衡。  相似文献   

9.
人生的最大需求是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一种心灵的体验,要用心去感受,用情去触摸.幸福是人生活的永恒目标,而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事业,其直接目标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其终极目的则应为了人幸福地生活.这其中的“人”,不仅包括学生,也应包括教师.教育丰富的主客体内容使得教师这一职业拥有其他职业无法比拟的情感体验.当代社会呼唤“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0.
徐小妮 《学前教育》2008,(11):38-38
生活在社会中,人不可避免地会因为各种原因发生冲突。冲突对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儿童来说,更是家常便饭:争抢玩具、抢占空间、向他人显示自己,等等。往幼儿园这样一个教育场所,每当这种“不恰当”行为发生时,教师住往出于职业本能的责任感,想让冲突在第一时间内消失。  相似文献   

11.
简斌 《高教研究》2005,21(4):26-28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提高全社会整体素质的的重任,由于这一职业的特殊性,教师在各个国家都受到社会的尊敬,其职业地位也很高,人们把教师比做“春蚕”、“蜡烛”、“人梯”。教师这一职业不同于其他职业,教师直接与学生打交道,课堂上传道授业、答疑解惑,生活中与学生交流沟通,  相似文献   

12.
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幼教”这个职业。工作至今已有二十个年头,生活中有荆棘也有鲜花,有痛苦也有欢乐。但是如果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成为幼儿心中所爱、家长所期盼的幼教领头人,没有爱心、耐心、细心,工作缺乏责任心,都是不行的。因此,良好的师德、良好的教风是教师立足之本、幼儿成才之道。我愿用自己的爱心去浇灌这神圣的职业、铸就教师伟大的灵魂。  相似文献   

13.
“我”是教辅书,人们对“我”可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近几年来.“我”似乎一直“生活”在令人羡慕的光环里。社会、学校、家长、老师和学生对“我”宠爱有加。其实,你们也有所不知,说句心里话,“我’’是既烦恼又困惑,社会上盲目选购“我”的现象真让“我”欢喜让“我”忧。今天“我”想坐下来和大家聊聊天,所谈话题的关键词是:社会、学校、家长、教师、学生和“我”(教辅书)。  相似文献   

14.
我为师者     
提起教师这个职业,我们可以很自然地想到很多对教师美好的称谓:是“春蚕”,因为“春蚕到死丝方尽”;是“蜡烛”,因为“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被誉为“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  相似文献   

15.
读毛姆的这本书,一直读到合上书页,把书的封面封底又看了一遍,依然觉得是在阅读另一个国家的奇闻逸事。是的,“奇闻逸事”,很显然,这是毛姆,或者西方在东方最想寻觅的明亮宝石,碧绿翡翠。而作为读者--作为另一个“奇闻逸事”的捕捉者,一个出生在这“神秘”东方的东方人--一个外国人在那时那景将会如何捕捉中国社会那时那景的世态风尚,在他眼中一百年前的中国人是如何生活,他特殊的职业敏感是否能带给我们一些新视角的发现,则是我所格外关心与寻找的。  相似文献   

16.
论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和基本素质熊新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下决心,采取立大政策和措施,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大力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努力使教师成为最受人尊敬的职业。”教师的职业非同一般。那么,教师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职业?这一职...  相似文献   

17.
一名教师,要想成为“善教者”,那首就先要成为“善学者”。学海泛舟,“善学者”一定是高超的舵手;大漠探宝,“善学者”一定能占有属于自己的一块“绿洲”。这就是说,由于职业、教养、环境、禀赋的差异,各人都要寻找自己学习上的主体优势,寻找那颗“属于自己的太阳”。几十年来,我的学习经历告诉我,应当善于用“他山之石”,为我“攻玉”;应当在“转益多师”的基础上,使自己也成为有真才实学的合格教师。这就是:“他山之石我攻玉,转益多师我亦师。”  相似文献   

18.
对教师寻求第二职业的问题,众说纷纭,各抒己见,归纳起来,无非两种结论,即“无可厚非”之说和“有弊无利”之说。究竟谁是谁非呢? 一方面,教师,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这一特定的职业,规定了教师们特定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决定了教师特殊的职业道德及职业使命。家庭与社会是人们从事各种职业活动的相同空间,而学校则是教师所特有的并以此为中心的另一生存空间,组成这一空间的生命主体,便是施教的教师和受教的学生。在这个特定的空间里,教  相似文献   

19.
一直都想做个快乐的人.快乐的生活,快乐的工作,每天都把自己最灿烂的微笑留给别人。让别人感受到我的自信与活力。把最关的花儿开在自己的心田,让自己充满自信,充满活力,感受幸福。作为教师社会给予我们很高的期望,把教师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把教师的职业喻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相似文献   

20.
一、人格的概念及构成要素简析人格是从心理学、社会学、哲学、法学及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综合的角度来使用的概念,它包括个体从内在心理机制到外在行为表现在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积极能动性的个体主体,与社会互动的完整的“社会性的人”。人格是通过个体表现出来的,但人格不仅仅是个体的。人格是人的社会性的集中体现,它带有职业的烙印,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人格物质和模式。教师职业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职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是对教师职业特征的概括和要求,也是教师人格的基本要求和精华。所谓教师人格,是指教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