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课题组 《软科学》2004,18(2):48-51
攀西地区是我国西部资源最富集地区之一,潜伏着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本文以西部大开发为背景,从分析攀西资源开发状况入手,探索加快攀西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部地区石油资源潜力与开发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西部地区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也赋存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据估算西部地区有石油资源415.9′108t,占全国石油资源的39.33%;西部地区有天然气资源247400′108m3,占全国天然气资源的65.1%。而2000年西部地区的石油产量2805′108t,仅占全国当年石油产量的17.22%,与其资源不相匹配。目前西部地区石油资源平均探明率仅为9.83%;天然气资源平均探明率仅为5.9%,油气资源勘探还有很大潜力。因此,加快西部地区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部分弥补东部地区的石油产量递减,缓解我国石油需求增长与石油供给的矛盾,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西部地区地面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生态系统脆弱,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难度很大,油气勘探效益难以保障。去年中央已制定了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借“西部大开发”契机,在自主勘探开发的同时引进外部技术和资金,加快西部油气资源开发。同时应该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矿权管理法规,规范油气开发秩序,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钟赛香  谷树忠 《资源科学》2009,31(12):2172-2182
在国家、省域及案例地区等区域尺度上,通过计量经济模型,利用SPSS15.0软件测算了各主体收入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对比分析了经济发展程度和资源富集程度不同的区域其产业结构对主体收入的影响差异,以探寻欠发达资源富集区产业结构演进与主体收入间相互作用规律,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结构演进目标取向差异。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产业结构演进与主体收入水平差异显著;欠发达资源富集省域与沿海经济发达省域产业结构差异显著;案例区(贵州省毕节地区)产业结构演进中目标取向及结构效应呈阶段性特征,且经济发展已到转型临界点。  相似文献   

4.
(一)区域资源的丰富和合理开发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国经济空间开发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是:资源蕴藏极为丰富的西部却极端贫困,天赐的自然资源并没有给西部的经济振兴带来人们所期待的效果;与此同时,在天赋资源,特别是工业金属矿产,能源等贫乏的沿海地区,经济不断地在崛起,并且在商品经济发展中,现代化进程正在加速,丰富产品在占领国内主要市场的同时,许多已打入国际市场。东部和西部经济发展的“梯度”越拉越  相似文献   

5.
东西部经济合作的核心内容是生产领域里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和重新配置、优化组合,这可以取得多种经济效应,既有利于东部地区也有西部地区。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生产要素的趋利本性导致要素的大规模东流,东西部发展的差距呈扩大趋势。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西部采取支持政策,促进东部较为丰裕的生产要素的向西部流动,使西部地区在东西部经济合作中分享到更多的利益,以大大推动西部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摸清我国页岩气资源潜力,掌握我国页岩气富集特点,推动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更好地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页岩气资源,为国家制定能源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专项中设立了“中国重点地区页岩气资源潜力及有利区优选”(2009—2010年)和“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及有利区优选”(2011年)项目,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相似文献   

7.
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的意义在于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实现西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大力推进我国现代化的总体进程,而加速西部地区信息资源的开’发,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突破口。开发信息资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古采取优惠的区位信息政策健全信息法规*从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政策出效益,政策促发展。事实上,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央在区域经济发展上采取均衡发展战略,因此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大,区域经济基本上是协调发展的。改革开放后,中央给予了东南沿海地区倾斜性的投资政策与开放政策,带动了东部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开发区土地开发的区域效应及协同协机制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开发区是近15a来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不少开发区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该文着重从土地开发与区域联动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开发区土地开发的区域效应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我国开发区土地开发与区域协同发展的合理机制。指出规划先行、土地滚动开发、以土地开发带动相关区域的城市化进程和实现产业空间结构的调整是实现开发区持续发展,并带动所在区域综合发展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9.
体制双轨制视角下的“中国式资源诅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仲常  谢波  丁从明 《科研管理》2012,33(8):153-160
本文从新的研究视角,用中国经济转型中形成的体制双轨制(即产权双轨制和价格双轨制)解析了我国资源富集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由于中国的资源诅咒形成的机理中具有中国特有的体制因素,因此是"中国式的资源诅咒"问题。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资源诅咒现象确实存在,且体制双轨制是导致地区自然资源富集程度与经济发展负相关的重要原因。本文进一步使用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能源资源的供给(或需求)与双轨制(政府价格控制程度、公有经济比重)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证明了体制双轨制会加剧资源相对富集地区的资源诅咒效应。  相似文献   

10.
西部能源系统的时空效应及其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映梅  李亚  张雷  朱守先 《资源科学》2006,28(5):114-119
西部地区能源系统时空效应及其协调发展,影响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本文对西部能源系统发育的时间过程效应和空间组织变化进行分析评价。时间效应分析显示国家工业化过程对西部能源资源依赖程度加强的整体变化特征和国家经济发展对西部能源资源需求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的发展趋势;空间效应分析则表明中国能源开发在西部的空间拓展进程。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中国始终在致力于提高本国能源的自给水平,但是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却对西部有限的能源基础提出了越来越大的挑战。文章最后从时间过程合理演进和空间组织有序扩展两方面,提出西部地区能源系统协调发展的调控方法,以期为西部地区能源资源开发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政策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龙  贾明德 《软科学》2008,22(5):76-80
通过构建财政政策效应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政策的总效果即对GDP的增长率贡献约为12.23%。其中,主动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大;而主动效果中,政府购买支出效果远大于税收的效果,说明了政府财政支出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自动效果中,税收的效果大于政府购买支出的效果,说明我国的税收对经济的稳定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陕西省猕猴桃主产区357户农户调查数据,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经济效应与环境效应。研究表明,绿色防控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与环境效应,但农户采纳不同绿色防控技术手段所能实现的经济与环境效应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人工释放天敌技术与平衡施肥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与环境效应;果园生草技术与果实套袋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应,但环境效应不显著;杀虫灯技术具有显著的环境效应,但经济效应不显著;生物农药技术的经济效应与环境效应均不显著;化学农药仍是促进猕猴桃产量增长的重要因素,但其增产效果远小于绿色防控技术;劳动投入、户主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结构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猕猴桃产量,户主农药认知水平与供应链组织模式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化学农药施用量。为促进绿色防控技术的顺利推广,应着力解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匹配农业技术推广方案。  相似文献   

13.
基于LMDI指数分解的中国石油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双英  李东  王群伟 《资源科学》2011,33(4):759-765
石油消费是能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分析我国石油消费量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利用LMDI指数分解法将影响石油消费增长的因素分解为化石能耗结构效应、非清洁能耗效应、能源强度效应和经济规模效应四个部分。分解结果表明,经济规模效应是造成我国石油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除个别年份或省区外,我国能源强度逐年降低,清洁能源消费比例稳步增长,能源结构逐步改善,我国石油供需矛盾趋于缓和。  相似文献   

14.
企业跨边界合作所形成的网络组织在企业界和理论界都备受关注,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网络组织可以产生“1+1〉2”的协同效应,但是,并非所有的网络组织都能够产生协同效应,美国硅谷和“128公路”都是典型的网络组织结构。但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本文从路径依赖、嵌入理论以及生态系统理论等三个方面对现有国内外关于网络组织负效应问题的文献进行梳理.以期对网络组织有更全面的认识.并能够对网络组织治理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网络组织负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协同效应的追求是企业跨边界合作的直接动因,然而事与愿违的负协同现象在实践中并不鲜见,因而对企业网络组织负效应的研究具有必要性与重要性。通过文献分析从关系嵌入与结构嵌入两方面探讨负效应的来源,从锁定效应、多米诺效应与创新乏力效应三方面归纳负效应的表现,并利用问卷调查方法与社会统计分析工具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适度嵌入"的规避负效应观,进而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利用空间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1952-2011年中国大陆30个省级区域的经济收敛性进行估计。结果显示,中国地区间经济在1952-2011,1952-1978,1979-2011这三个时间段中都呈现收敛态势,但改革开放之后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影响下收敛速度有所放缓。俱乐部收敛的回归结果表明,改革开放前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经济存在俱乐部收敛;改革开放后,中部和东部之间的俱乐部收敛已经消失,但西部没有能够融入到东、中部经济增长的总趋势中,还需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一步加大西部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17.
风险投资发展区域分布不平衡的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风险投资的发展在地区分布上呈现集聚特征,这使得不同地区之间的风险投资发展极不平衡,从而对不同地区的技术创新活动和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种区域分布的不平衡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区域创新资源优势对风险资本的吸纳效应、风险投资的“空间邻近效应”和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三个方面来探讨风险投资区域分布不平衡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8.
Different metaverse applications vary widely in terms of their carbon footprints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In general, leisure and enjoyment activities of the consumer metaverse has adverse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Many industrial metaverse applications, on the other hand, are likely to have a positive environmental impact. This editorial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ge of development patterns and use of different metaverse applications and critically evaluates the pollution-generating and pollution-reducing effects of the metaverse.  相似文献   

19.
企业兼并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贾红睿  何新宇  陈宏民 《预测》2000,19(1):19-24
本文在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企业兼并理论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若干研究前沿。  相似文献   

20.
以1995~2008年激光光盘行业的战略联盟网络为对象,采用纵向案例研究方法,从企业网络演化的时机和方向考察网络演化过程。以行业关键事件作为分析企业网络演化时机的"时间窗口",通过结构强化效应和结构弱化效应来分析企业网络演化方向。我们认为,企业网络演化是企业网络对行业中发生的关键事件作出的反应,这些事件可能会强化网络结构或者弱化网络结构。通过分析行业关键事件的特征,可以事先识别出这些事件对网络结构的影响,从而使管理者能够采取适当的战略行为塑造网络结构,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