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高考尘埃落定,其中全国理综卷Ⅰ的第27题和全国理综卷Ⅱ的第27题设计风格十分相似,均为由果索因,鉴别物质,两者具有一脉相承、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2.
对两个物理量进行比较大小是历届高考中常见的题型,在2010年中不少省市的高考试卷就出现过该题型,例如在新课标区有江苏卷第6、8题、全国卷理综第21题、广东卷理综第21题、山东卷理综第18、20、22题、浙江卷理综第16题、安徽卷理综第20题、天津卷理综第7题,在大纲区有上海卷第5、9、10题、全国卷Ⅱ理综第17  相似文献   

3.
2005全国高考理综第22题均为物理实验题,分析理综全国卷I、全国卷Ⅱ、全国卷Ⅲ中的物理实验题,均突出考查了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考查了学生对物理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迁移创新能力。在这三份试卷中均涉及电表处理的相关问题,下面结合三份全国高考理综物理实验题,谈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如何正确处理电表的相关问题。1全国高考理综物理实验题所考查的知识2005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浙江卷)、全国卷Ⅱ(广西卷)、全国卷Ⅲ(陕西卷)的物理实验题均为第22题,且均为两个小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列表如下:试题考查的内容分值涉…  相似文献   

4.
带电粒子在单一磁场中的偏转问题的题目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重点,例如:2004年高考理综全国4卷第Ⅱ卷24/b题19分,2004年广东、广西卷18题17分;2005年高考理综全国3卷第Ⅱ卷23小题16分,2005年高考物理广东卷二大题16小题16分,2005年高考理综天津卷第Ⅱ卷大题25小题22分:2007年高考理综江苏17题15分,等等,如果加上电场一类的试题就更多。  相似文献   

5.
2009年全国高考理综卷Ⅰ(陕西、江西等省区用)第27题是由2002年广东、河南省的高考化学试卷第17题衍生而来的,现对这两题做以下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2006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中第24题及2003年高考理综全国卷(新课程)第34题均涉及传送带问题。这类问题中物体动静交织,能很好地考查学  相似文献   

7.
每年全国高考理综卷中的实验题是我们关注的焦点.物理实验题,是常考常新,非常精彩.08年全国高考理综第22题均为物理实验题,分析理综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和四川卷中的物理实验题更具有普遍性与广泛性.这几份试卷中的实验题均突出考查了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考查了基本实验的基本操作,考查了学生对物理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迁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研究2012年全国统一考试理综(重庆卷)试题时,发现该卷第18题的表述存在明显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的问题,值得斟酌和考究.1问题的提出题目.(2012年全国理综重庆卷第18题)冥王星与其  相似文献   

9.
每年全国高考理综卷中的实验题是我们关注的焦点。物理实验题,是常考常新,非常精彩。08年全国高考理综第22题均为物理实验题,分析理综全国卷I、全国卷Ⅱ、和四川I卷中的物理实验题更具有普遍性与广泛性。这几份试卷中的实验题均突出考查了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考查了基本实验的基本操作,考查了学生对物理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迁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高考化学实验试题有很多源于教材上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的改造和创新、化学实验习题的设计等,如2005年高考全国理综Ⅱ套卷28题,江苏化学卷20题,上海化学卷26题;2006年高考理综Ⅰ套28题,理综Ⅱ套第26  相似文献   

11.
在高考理综化学试题中,有机化学的分量较大,每年的Ⅱ卷试题中都有一个十几分的大题,选择题中也会有相应的题目。近年高考试题的命题趋势呈现出连续性和稳定性的特点。下面,通过对2004年天津理综第27题、2005全国卷(黑龙江、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全国高考理综卷Ⅰ(陕西、湖北等省区用)第27题是一道框图型物质推断题,本文对此题作解析与点评。见本期p75页题目: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13.
2005全国高考理综第22题均为物理实验题,分析理综全国卷,、全国卷Ⅱ、全国卷Ⅲ中的物理实验题,均突出考查了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考查了学生对物理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迁移创新能力。在这三份试卷中均涉及电表处理的相关问题,下面结合三份全国高考理综物理实验题,谈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如何正确处理电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学教师普遍认为2008年全国理综卷Ⅰ第24题是一道推陈创新、构思巧妙的好题,这无疑是确切的,但是笔者发现有不少中学教师对该题的命题意图和题型定位却与命题专家相左.此外有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该题参考答案与考生答案有突出的差异.联想同一省份(浙江省)2002的理综卷第26题、2003年的理综卷第25题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何勇 《物理教师》2012,(9):23-2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省高考题对电学实验的关注度都很高,如2010年江苏卷第10题、2010年上海物理第29题、2010年广东卷第34题、2011年全国卷第23题、2011年四川理综卷第22题(2)、2011年山东理综卷第23题(2).笔者发现高考命题组对"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考查更是青睐有加.现对"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探究方案进行以下总结.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高考,每年都有不少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考题,其中一些考题中的粒子不是一个,而是讲"一束"、"一群"、"大量"、"两个"带电粒子同时在磁场中运动的问题。这些考题中,有一些标明了"不计重力,忽略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如2011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理综25题、北京卷理综23题。但有更多的考题没有标明"忽略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如2011年高考浙江卷理综20题、海南卷物理单科10题、201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理综25题、全国Ⅰ卷理综26题、2009年高考浙江卷理综25题,等等。所有这类题的参考解答都  相似文献   

17.
2005年全国高考理综第22题均为物理实验题,通过分析理综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全国卷Ⅲ中的物理实验题,笔者认为,这些试题突出考查了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考查了学生对物理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迁移创新能力。在这三份试卷中都涉及到电表处理的相关问题。下面结合三份全国高考理综试卷中的物理实验题,谈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如何正确处理电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04年理综全国卷第24题是一道力电综合题.笔者参加了2004年高考理科综合阅卷工作,对理综第24题的解题方法和解题错误进行了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19.
纵观近五年的高考试题,由于复合场问题综合性较强,覆盖考点较多,在现今的理综试题中一直是一个热点。从2009年广东第12题、全国Ⅱ卷第25题、天津卷第11题、北京卷第19题、山东卷第25题、福建卷第22题、浙江卷第25题、江苏卷第14题、重庆卷第25题等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20.
“加减法”是解有机推断题最有效的方法,所谓“加减法”是指利用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将分子式(部分分子式)进行“加加减减”.从而推出未知物的分了式(或结构简式),其依据原理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在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综化学和全国卷Ⅱ理综化学的第29题有机推断题中都运用到“加减法”法,运用此法非常简单、快捷、准确.下面以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综化学第29题有机推断题为例讲解“加减法”的运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