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形式语义学起源于19世纪德国逻辑学家Frege的作品。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形式语义学才出现在语言学研究领域。在不同的领域里,形式语义学有不同的研究重点,在语言学领域里形式语义学试图通过构建形式语义理论来解释自然语言的意义。早期的形式语义学主要有四条研究线路:静态语义学,动态语义学,情景语义学和非合成解释语义学。本文主要探讨静态语义学的三种学说及其相互间的比较。  相似文献   

2.
针对《浅谈维吾尔语词义的变化》一文中存在的问题,对词义演变的有关学术概念进行了梳理、明确,并对该文中出现的语义学理论和维吾尔词词义分析中的错误予以纠正,指出应加强当前现代维吾尔语语义学,尤其是维吾尔词汇语义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的语义学研究主要分为两大主流学派——莫斯科语义学派和语言逻辑分析学派。莫斯科语义学派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以构建多层级的"意思?文本"转换模式为目标,对语言进行整合的形式化描写,其中,在语义辖域研究方面,阿普列相的贡献较为突出。语言逻辑分析学派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将语义学视为逻辑语义学的变体形式之一,从不同的逻辑推演视角来解释和分析语言问题,其中,对辖域理论研究较多的是博古斯拉夫斯基。通过对两位俄罗斯语言学家辖域观点的分析和整合,探究两大语义学派对辖域问题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并与欧美国家的逻辑语义学研究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4.
语义不但属于语言学研究的范围,而且还涉及哲学、心理学、逻辑学和社会学的问题。语义研究主要是在哲学和逻辑学的影响下,探讨具体语言的词义及其演变规律。语义学是对语言意义的研究,是传统词汇学的分支学科。研究语义学对英语词汇教学有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英语词汇教学与语义学有机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5.
语境和词义     
语境是影响语言表达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本从语义学关于“词义是什么”问题的研究出发,着重考察在语境的影响下,词义的六种类型,以及在不同的语境中,词义的准确理解对语言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雪扬 《文教资料》2013,(29):129-131,144
近年来,认知语义学开始关注汉语词义演变现象。框架语义理论的认知性和应用性契合汉语词义演变研究的要求,框架网络资源也提供了材料:以“黑”、“白”为例,分析了“黑”、“白”两个词相似又相异的框架演变轨迹,表明义项联系建立在框架之间的认知联系上,不同义项是对框架中的不同框架元素凸显的结果。“黑”、“白”框架演变的相似性反映了词义的系统性,相异性反映了词义演变的顺序性。当然,作为个案研究,还需要大规模语料库和统计方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词义本身受到文化、方言和时代的影响而产生变化,因此语义场的划分就不仅受到基本词义而且受文化、方言和时代的影响。传统的语义场理论在分析不同语言因民族文化不同而文化内涵存在差异时显得无能为力。鉴于此,文化语义学提出功能语义场理论,  相似文献   

8.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来看,词汇学研究的对象———词汇应当是成系统的。词汇的系统性表现在词汇的许多方面,往往是多层次、多角度的。现代汉语词汇广泛存在着各种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这些关系表现出了现代汉语词汇具有极强的系统性。系统性既表现在词汇的外在形式,也表现在词义构成的方方面面。就汉语一个词自身来说,也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一是多义词的词义系统;二是词使用上的静动系统。新的词汇研究方法,特别是语义学的分析方法,运用到现代汉语的词汇研究将更能揭示出词汇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9.
滕静 《现代语文》2006,(4):69-70
传统语义学对词义的考察往往是孤立的零碎的,而语义场是词义系统性的具体表现.对语义场的研究与认识,将为我们提供丰富而全面的语言知识.本文对现代汉语中语义场的不同结构类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1897年,法国语言家米歇尔·巴依所著《语义学》一书出版,从此揭开语义学研究的序幕。作为语艺学的一个分支,语义学是一门研究“语言意义”的学科。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是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要达到互相了解、互相沟通的目的,交际双方必须准确理解对方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交际作为“理解的过程”总是在一定的环境和场合中进行的,因此把握词(语言的基本单位)的语义就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词义是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们意识中的概括反映。我们研究词义不仅要研究静态的词(词典里的词)在表意方面有哪些现象,更主要的是研究使…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认知语义学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本文介绍了认知语义学研究以及它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从词义、词的联系、词的用法三个方面入手,将语义学研究与词汇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2.
词义和语言环境的关系,是普通语义学的一个题目。本文所依据的语言材料主要是古代汉语,目的是从古汉语词义学习和研究方法的角度来讨论问题。文中的观点如能成立,其适用范围当不限于古代汉语。分三个问题讨论:语境对词的选择性和对词义的显示性;排比类似语境对揭示词义的作用;同的语言义和词的言语义。  相似文献   

13.
以框架语义学为理论基础,以情感概念框架中的形容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情感形容词在与名词搭配时产生的不同意义,并进行了英、汉语的对比研究。情感形容词与名词搭配时,表现出搭配词和搭配意义的复杂性,学习者应该在形容词的概念框架中理解词义。以框架语义学为基础的英汉词汇意义对比研究,有助于二语学习和教学中正确理解形容词意义,并避免搭配错误。  相似文献   

14.
了解和分析英语词汇的语义关系有助于学生准确掌握词义,增进对词汇的分析理解能力和敏感性,丰富他们的联想,从而帮助他们扩大词汇量,提高对词汇学习的兴趣。英语单词就其外在形象,即拼写和读音而言,是独立的个体,但是,从语义学上来说,所有单词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因此,从常用的语义关系入手,分析各种语义关系及其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可以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对词汇意义的研究一直是语义学中的一个难点,因为词汇的意义往往是复杂和波动的。为了解释各种词汇意义产生的原因,语言学家先后提出了很多方案,但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对词汇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基于人们对词基本含义的认知,作者用原型理论分析词义,解释了各种词义的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语义学”一词的产生过程,举例说明以词义研究为限的传统语义学及其不足之处.介绍以语言中的所有语义为研究对象的现代语义学及其长处、其研究范围等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7.
《墨经·小取》用替换与添加的方法形成词义的组合和聚合关系,体现了一定的语义学思想。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词义的细微变化、范围的不同;语法结构在推理前后的不同;词与词组合的亲疏关系不同;动词类别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语义学作为研究词语意义的科学,对英语的翻译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在词义类型,歧义分析方面分析源语作品,便能更好的将其重现于目的语中。使翻译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本文将从语义学的角度来分析其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分别从文字学和语言学的角度详细分析了字与词、字义同词义的联系和区别。指出:文章(书面语)中的字是代表词的,这时所谓的字义,实质上是词的意义。字的真正意义,是汉字符号的形体形象所表现出来的意义,也即一般所说的字的本义。字义研究,属于文字学范畴的;词义研究,属于语言学(语义学)领域的内容。字义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字的形体形象,词义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语音形式。字义没有时性变化,词义则有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变化。提出词义在汉语发展史上发生降格的观点。字义同词义在结构功能和社会功能两个方面存在差异。掌握字义同词义的区别,对于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这组专题论文共分上、中、下三篇,着眼于汉语词汇的系统性,运用现代语义学的“语义场”理论和“义素分析、”方法,考察汉语同源词的词义关系,阐释了古汉语中“音近义通”这一现象的实质;认为:汉语同源词的孳生,主要有两条途经:一、词义运动呈现为“义素分裂”状态的引申系列。二、词义运动呈现为“理据移殖”的“同音移殖”系列。“语义场”效应在这一词义运动中,对词义起着过滤和补充、蕴含的作用。从不同的平面看,语言的音、义结合的理据性与任意性并行不悖。 上篇:简述本专题的研究沿革,确立微观分析的可行性,确定分析的基本单位,讨论“语根”本质,为本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