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闻单位,老总们经常要求记者采写出有份量的深度报道。那么,怎样才能采写出有份量的深度报道呢?根据本人的体会,答案是:只有“沉下去”,才能有“深度”,也才能“有份量”。只有直面群众,深入采访,才能写出真正有份量、有深度的报道来。那种蜻蜒点水式的采访。那种“泡会议、听报告、赶场子、拿材料”的采访,是难以写出深度报道的。  相似文献   

2.
记者的“跑”是采访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完成好报道任务,在“跑”的过程中还必须解决往哪里跑以及“跑与看”、“跑与想”等一系列问题。 面对纷繁迷离的现实社会,记者究竟应该“跑”向何方呢?我在几十年的新闻实践中寻到的具体答案有二。一是跑到群众中去。一个记者,其基础在群众,其前途也在群众。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采访到有意义的新闻。范长江谈到他的采访经验时说过这样的话:“一个记者应该在群众中生根,应该到处都有朋友。现在有些记者去访问,有点类似办官差,  相似文献   

3.
陈璐 《青年记者》2020,(9):59-60
青年是新闻报道的重点关注群体.当90后、00后甚至10后逐渐站上社会舞台时,他们的所思所想以及行动不断地刷新人们的观念,这种“差异感”往往成为备受关注的新闻.在报道这类话题时,记者必须警惕“想当然”的心理.即便是老话题,也要敏感地感受青年的变化,不要先入为主,从而产生误解,要学会认真倾听.青年报道只有坚持用脚采访、用笔还原,与青年站在一起,才能理解他们、引导他们,让新闻报道成为了解他们的窗口.  相似文献   

4.
新闻素材中的“沙粒”和“金粒”是混杂在一起的,要想获得“金粒”,就要合得下力气把“沙粒”统统淘去.每一篇报道,都要有一个鲜明的中心思想,这个中心思想即新闻的主题.主题是新闻的灵魂.新闻报道的主题从哪里来?是产生在采访之中还是采访之后?一些初进新闻之门的记者,往往把自己的注意力和着眼点过多地放在搜集新闻事实及相关背景材料上,认为采访就要先把材料抓到手,提炼主题是采访之后的事.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5.
新闻采访中善于顺手牵羊,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捞到活鱼、大鱼,这已为诸多的采访实例所证明。“顺手牵羊”,表面上看,好似“得来全不费功夫”,实际上并非如此。“顺”是相对的,不“顺”是绝对的。只有素质高的记者,才能就“顺”而“顺”;否则,即使是“顺”,也青不出“顺”,甚至变“顺”为“逆”。根据一些记者的采访实践,要想顺手牵羊抓新闻,一般应从下面几点入手: 一是要有牢固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才能主动去牵“羊”。就我国目前新闻界的实际工作而言,记者采访有相当数量是“命题作文”。可现实社会中,大量的活生生的新闻事实不是“命题作文”所能囊括的,有些甚至是和“命题作文”大唱反调的。作为记者,就应当开阔视野,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去作题外文章,才能牵到那些活蹦乱跳的“羊”。  相似文献   

6.
刘元 《青年记者》2002,(6):9-10
我从当记者那天起,就认为新闻应该是记者亲历的,如果想写出一篇有深度的,既生动活泼又有血有肉的报道,就必须要亲临现场,要深入到事件中去,深入到采访细节中去。我在一些重大报道中,一直选择用这种“笨”方法采访。  相似文献   

7.
谢顾问:有人说,搞新闻的人要有“点子”,带着点子去采访才有的放矢,从而避免大海捞针,事倍功半。可也有人说,应当有什么事写什么搞,如果带着“点子”去采访,往往容易造假。请问,到底能不能带着“点子”去采访?54676部队赵志军赵志军同志:要回答你提的J,1题,先要弄清一个概念:究竟什么是“点子”。有的通讯员通过认真学习上级的宣传精神和新闻单位的宣传计划(或者叫报道提示,宣传打算),从而根据本部队的实际,列出几条选题重点,壬。果把这些选题重点叫“点子”,我看带着这些“点子”去采访,确实有助于在采访中准确地确…  相似文献   

8.
王芳 《新闻采编》2007,(5):27-28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首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深入新闻发生的现场去观察,要心里想着群众,更要深入基层,基层有采访不完的线索,写不完的稿子,只有深入基层,才能掌握丰富的第一手材料,才能写出真情实感、内容丰富、角度新颖的文章。同时,也要用眼睛“写”新闻,要学会拎出“新闻眼”。  相似文献   

9.
要把稿件写得充实,关键得有丰富的材料,而丰富的材料来自哪里呢?这就要记者、通讯员到发生新闻的单位、地方去了解,有计划地去进行材料的搜集,这就是采访。“先搜集材料,越多越好。”(老舍语)日本一位著名的记者这样说过:“要写一百行的报道,就要积累两千行素材。如果用一百行素材写一百行报道,就会失之肤浅。想写出深刻的报道,必须用两千行素材垫底。”(辰浓和男:《用脚去寻找》)采访技巧,是新闻采访经验的结晶,是记者智慧地获取新闻材料的一门学问。新闻界的行话说:“七分跑(采),三分写。”采访是新闻报道的第一道工…  相似文献   

10.
有位通讯员前去采访一位较有名望的船舶专家,由于不懂船舶知识,话不投机,碰了壁.事后,他找来这位专家的几本专著仔细阅读,又到图书馆搜集了大量船舶学资料.一周后再去采访,结果意想不到采访获得成功,自然他的报道也打响了. 新闻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它要求作者正确地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并具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和知识面.一些名家也早提出了“记者、通讯员要当杂家”的高论。然而,当今世界,行业林立,信息瞬变,知识无量,学  相似文献   

11.
《瞭望》周刊记者王辉撰写的《“独家新闻”追踪记》——“当代保尔”侯永庚的采访体会文章。这位科学家的名字鲜为人知,因为他过去谢绝一切新闻媒介的采访。但是王辉懂得瑰丽的景色往往在人迹罕至的高山之巅,珍贵的东西只有历经艰辛才能得到。尤其在新闻竞争激烈的今天,要想搞出独家有分量的报道就需要有锲而不舍、顽强追求的劲头。经过一年的努力,他终于敲开了采访侯永庚的大门。作为第一个有幸登门的记者,在采访中,他深为侯永庚身上闪烁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严于治学,不尚虚荣,只求奉献,不计索取的精神所感动,并满怀激情地完成了这篇报道。这篇报道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早晨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日所广播,引起社会广泛的反响。  相似文献   

12.
对农报道既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又是一项循环往复的社会生产过程。所以,县级电视台要想做好“农”字文章,首先必须在思想上提高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增强对农报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好“大农业”观念。大农业主要涵盖的是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化的全部链条,只有树立了大农业观念,我们才能在报道中去关注完成产业化链条的所有环节和整个过程。同时要树立好“三农”观念,不仅要大量报道农业生产情况,还要报道好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农民的思想观念、道德水准、生活方式变化等,只有这样,我们的对农报道才会有广度、有深度、出精品。  相似文献   

13.
正确把握新闻舆论导向是新闻摄影记者的政治职责,是指导记者采访实践的灵魂.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记者选择报道角度可以有多种途径,多种形式,这里存在着一个用不同的报道角度去表现和反映的问题.用正确的舆论导向来指导选择报道角度,才能较好地发挥传播信息、解惑释疑、稳定社会的作用,反之,就会帮倒忙,给社会添乱.对此,我多年来在新闻摄影实践中,有着较为深刻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贯彻一号件回望”报道,之所以没有做成“岁末盘点”之类的应景式报道,得力于“三贴近”。在研究报道时,湖北日报记部主任曾祥惠要求参与报道的记首先要掌握政策,以紧贴工作实际,同时要求在采访中以乡镇、村组、农户为对象,尽量深入到农村经济生活的现场去听、去看、去感受,要通过作品看作风、思维和采写方式转变。报道形式上,改变过去一篇大稿“统”起来的做法,一个系列分几组,每组分作几个侧面单独成,每组报道既要有生活气息、现场感,同时,每篇报道要体现记独特的新闻敏感、灵气和创意,从而使整组、整个系列报道既富有思辨性,又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5.
黄贵 《东南传播》2014,(1):125-128
人物报道很多都只停留在“说清楚”的层面上,离“说精彩”有较大的差距.人物报道之所以不精彩,很大程度是因为“故事性”不足导致可看性差.本文通过实际案例总结人物故事挖掘与表现的一些操作性强的做法:即前期对人物的了解要全面透彻,采访提问问题要有的放矢多多益善,叙事要言之有物曲折跌宕.简单地说就是前期了解要“全”、“透”,提问问题要“准”、“多”,叙事要“实”、“曲”.  相似文献   

16.
虚室生白     
1999年,我跑科技口,有位政府领导要我去采访一位归国科学家,我向接触过他的一些人了解了一下,知道他对一种功能蛋白“有一半知识产权”,我对这样的“一半”无法理解,就没写. 再想起这件事,是今年5月,一则“滴血验癌”的信息在主流媒体广泛传播.但随后在专业人士的质问下,报道的当事人声明报道有偏差,这项成果可以“监测”一些肿瘤,而不是“检测”.  相似文献   

17.
新闻消息,对时效性的要求非常严格。通俗地讲,就是要求第一时间采访,第一时间发表,才能保证一则新闻第一时间“新鲜出炉”。新闻这个“新”,其实有两重含义:一是指报道的内容要新,二是要讲究时效与契机,要在导语中突出最新的时间慨念: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许多新事物出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为我们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坚持“热采集冷筛选、细核实”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失实报道’。“热采集”。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应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充分运用直接采访和间接采访两套本领,采访每一个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要广泛搜集材料,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射出某一事物的特点,在更加广阔的范围里去思考、联想。所谓“热”,就要有打破砂锅“纹”到底的精神,在听取采访对象叙述材料时,问得越细越具体越好,尤其是在了解重要线索时,更要追根求源,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在现场采访时,不光用眼看,用耳听、  相似文献   

19.
记者在采访中要接触各行各业、各种性格的人,因此“挨撅”碰钉子的事是难免的。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在被撅被碰之后找找原因,对避免类似事件的再发生,大有益处。一位记者去采访电影演员姜文。见面之后,记者首先问姜文说:“听说你最近又拍了一部片子。”姜文回答:“《本命年》。”问:“什么意思?”答:“你这都不懂还搞采访?”从这件事可以得到下列启示: 一,采访之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对采访对象要有个比较深入的了解,这样谈起话来富有亲切感。如果采访对象已被报道过,就要选择新的角度,避免因重复而失去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20.
话“三关”     
写新闻、编辑新闻,首先要过好“三关”,即常识关、政策关、文字关,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我们从事新闻采编,应该具备很广泛的常识.这种常识不一定学得很专,但古今中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政治学和法律学等等,都要掌握,要比一般的读者有更广博的知识,成为“杂家”,才能做到在常识问题上不闹笑话,不讲外行话.有了广博的常识,才能做到:1.与被采访者拉近距离.每到一个行业、一个部门去采访,事前就要尽可能多地掌握该行业的资料,这样见到采访对象时,就不至于尽问外行话.比如到高等级公路管理局,就要了解高等级公路的常识,现状,高等级公路与一般公路、高速公路的区别.这样,与采访对象交谈时,就不会问出“什么叫高等级公路”这样的蠢问题,也不会只问“今年你多大年纪”之类鸡毛蒜皮的话,使你与采访对象之间出现生疏感.2.不闹常识性笑话.《劳动法》和周五工作制公布后,收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