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孔子开门设教,首创私学,自已当教师,先后收教弟子三千余人,其中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根据历史资料和《论语》记载,孔子在世时,他的弟子对他十分尊敬和爱戴;他死后,他的弟子们出于对他的爱戴,曾为他服丧三年,三年既满,其他人都准备回去,在临行之前“入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此后,子贡又“筑石于场,独居三年”方始离去。后来子夏、子张、子游等人还曾因有若似孔子,提出要以事孔子者  相似文献   

2.
山东素有民间办学、树人兴邦的优良传统。春秋末期和战国中期,是我国私学的初创阶段,主要表现为孔、墨两大显学的崛起,而孔、墨均系鲁人。孔子首创私学,“有教无类”。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孟子所办私学盛况空前,“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孟子·滕文公》)《墨子·公输》记载,墨子自称有弟子三百人。《淮南子》称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墨家代表“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重视实用的科学知识技能的传授。总之,儒家是私学初创阶段成就最大的…  相似文献   

3.
师道     
遥想当年,孔夫子在泗水之滨设教,“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一些弟子出身显贵,一些弟子乃平民子弟。对其大弟子颜回,孔子称赞道:“贤哉,回也!一箪食,—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这种“有  相似文献   

4.
用“七十子”称孔子弟子最早见于《孟子》,这是一种追“周公之迹”的仿圣行为。孔子弟子数量在两汉时期有三个不同的系统,它们各有来源,其中“七十二弟子”之说最终受到官方的认可,并得以确立。而官方认可的名单依据应是如《孔子家语》之类的孔氏家书。隋唐以后,“七十子”之称与“七十二弟子”之称合流,并最终演变成“七十二弟子”或“七十七弟子”的缩称,即孔子弟子的“举其成数”。经过对历代典籍记载的考察,可以看出“七十子”之称有鲜明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5.
孔子生前有教无类,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可谓影响巨大。可是学生不足“粉丝”。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德道弥久,温温无所试,莫能已用。”说明政坛没有知己。有一回子贡问他,为什么人家都不了解您呢?他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可见孔予自己承认没有“粉丝”,而且认为,  相似文献   

6.
<正>一、为教学策略提供依据据《史记》记载,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其弟子来自齐、鲁、晋、秦等不同的国度,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门第等级观念。教育的目标是让所有人学到知识、技能,绝不仅仅是为了选拔一些"人才"。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在接受能力、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各方面都有所不同,如果胡子眉毛一把  相似文献   

7.
关于孔子首创私学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曾经创办过规模很大的私立学校。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如颜浊邹之徒,颇受业者甚众。”又说:“故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可见孔子办的私立学校中有较固定的教材,学生众多,且设有学生居住的“弟子内”,规模相当可观。在这所私学里,孔子坚持“有教无类”的原则,主张通过私人讲学,把知识学问传授给新兴地主阶级、商人以至庶民阶级。他主张不分贫富贵贱,不受年龄和地区的限制,只  相似文献   

8.
<正>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丘"弟子盖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孔子的弟子中德行方面突出的有闵子骞、颜回、仲弓,工于政治的有子路、冉求,能言善辩的有宰予、子贡,文学方面突出的有子夏、子游等,可谓硕果累累。孔子在教育过程中,以人为本,不断  相似文献   

9.
孔子的弟子,号称三子,其贤者号有七十二人.司马迁《史记》有《仲尼弟子列传》一文略述其要,后世学者亦多有论及.孟子,被尊为“亚圣”,其行事颇类孔子,其弟子亦有数百.《孟子·滕文公下·彭更问曰章》载:彭更问曰:“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不以泰乎?”彭更的问话,概述了孟子周游列国的情形,也说出了孟子弟子之多.但对孟子弟子,后世研究者论及甚少.《孟子》一书中提及的孟子弟子有十八位:充虞、高子、孟仲子、子叔疑、季孙、乐正子、彭更、桃应、万章、咸丘蒙、匡章、陈臻、陈代、陈仲子、屋庐子、滕更、公孙丑、公都子.现据《孟子》一书,对这十八位孟子弟子略作介绍,为“先秦儒家师承关系”和“中国古代教育史”的研究提供一点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黄济 《中国教师》2006,(10):20-21
首先要说明的是:为什么这里称“诸经”,而不称《五经》或《六经》?因为在这部分中,除了解读《五经》之外,还增加了对《孝经》的解读,因而称为“诸经”。《庄子.天运》篇中论述孔子对老聃说:“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也说:“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这里所说的“六艺”,如指了“五经”,怎么称作“六经”呢?原来是在《礼》中,除了《礼记》之外,还有《周礼》在内,如它所说的:“我…  相似文献   

11.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政治家、思想家,尤其在教育方面,他有杰出的贡献。一般人都说他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司马迁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指名提出七十七人,并说都是“异能之士”,就是说孔子有奇才异能的弟子七十七人。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他在教育方面的言论是多方面的,只对教学与学习的言论,《论语》一书中就有四十六处。而且有许多言论的观点是符合客观规律的,至今还适用,值得学习,至少值得参考,我择其要者,分论教学与论学习两部分叙述于下:  相似文献   

12.
孔子生前有教无类,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可谓影响巨大。可是学生不是"粉丝"。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循道弥久,温温无所试,莫能己用。"说明政坛没有知己。有一回子贡问他,为什么人家都不了解您呢?他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  相似文献   

13.
<正>当被问到孔子有多少学生时,几乎所有的人都会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的确,这样的说法曾见诸正史的记载,  相似文献   

14.
六艺研究     
六艺首见于《周礼·地官·大司徒》:大司徒之职……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智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孔子以六艺为教学科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六艺又是...  相似文献   

15.
有一则笑话中讲,有个人问自称熟读经书的秀才:“孔子有弟子三千人,贤人七十二,那么这七十二贤人中有几人已经成家,几人还未成家。”秀才无言以对。那人便道:“《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那就  相似文献   

16.
“子以四教”别解●陈桂生孔子私学究竟“教”什么?似乎清楚,又像是一个谜。《史记·孔子世家》称“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加之,其中尚有“孔子晚年而喜易”,死前二年,“因史记作春秋”之说,今人或标以书名号,成为《诗》《书》《礼》《乐》《易》《春秋》...  相似文献   

17.
孔子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相传在他门下学习过的弟子有三千,身通六艺、成绩卓著的有七十二人,而《孔子游春》中提到的颜回和子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8.
“班级日记”相传孔老夫子先后培养了弟子三千余人,其中最有名的有七十二人,这和我们现在的一个班人数也差不多了《论语》就是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姑且可以理解为孔老师那个时代那个班的班级日记。孔子的  相似文献   

19.
关于孔门《易经》的早期传授。《汉书·艺文志》曰:“昔仲尼殁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易》有数家之传。”盖源一而流歧,其所由来者久,固不自汉始矣。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上说:“孔子传《易》于商瞿、瞿传楚人馯臂子弘。弘传江东人矫子庸疵。”《汉书·儒林传》上说:“自鲁商瞿子木受《易》孔子,瞿以授  相似文献   

20.
孔子从事教师工作,大约四十多年,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以《诗》、《书》、《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的按语中写道:“曲阜是孔夫子的故乡,他老人家在这里办过多年的学校,教出了许多有才干的学生,这件事是很出名的。”可见孔子是中国古代很成功的一位教师。为什么孔子能有这样突出的成绩?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的分析,便可以知道孔子具有作为教师的优秀品质,也就是他能有这样突出成绩的原因所在。第一,进步的政治思想。“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因为“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所以教师自身必须有正确的政治思想。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以他的“仁”为核心的。他的学生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爱人”(《论语·颜渊篇》),孔子还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