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一部经典作品,这部作品在英国文坛上享有重要地位。本文对《德伯家的苔丝》中的方言的翻译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加深对这部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象征主义和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角度分析诠释了《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各次重要旅程的含义 ,揭示了苔丝的行走和运动的深层意味  相似文献   

3.
切斯特曼是在翻译伦理研究方面影响巨大的一位学者,他的翻译伦理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德伯家的苔丝》作为哈代的代表作之一,奠定了哈代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学的地位,中外译本甚多,中译本就有若干版本。通过运用切斯特曼五大伦理视角研究和分析张若谷和孙致礼的《苔丝》的中文译本,旨在为文学翻译提供新的视角,为其在语言、人物描写、心理描写提供新的方法,同时也丰富《苔丝》的译本研究。  相似文献   

4.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哈代的重要著作,主要描述的是生活在19世纪英国一个心地善良的农家女孩苔丝悲惨的一生。导致苔丝悲剧命运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19世纪末资本主义蓬勃发展导致农村急剧变化的历史背景,传统的道德准则,安吉和亚雷这两个男人的影响,苔丝自身矛盾的性格等。基于这些因素深入探讨导致苔丝悲惨命运的原因,并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5.
《德伯家的苔丝》是19世纪末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前人对该作品做了一系列研究,但是对苔丝的反抗精神分析得尚不够系统,不够全面。为了让世人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苔丝的伟大之处,该论文这篇小说进行了定性分析,发现苔丝的反抗精神在宗教、法律、伦理道德等层面都有体现,从而得出结论尽管苔丝的反抗不够彻底但是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相似文献   

6.
在托马斯·哈代的著名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作者对男主人公安玑·克莱的描写既有现实主义冷静的批判,又散发出浓烈的现代主义气息。这一气息就是异化。通过文本细读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安玑·克莱与传统宗教思想的异化,以及由此造成他与女主人公苔丝的异化和与自我之间的异化,从而深刻展现了《德伯家的苔丝》的现代主义主题——西方工业文明对人造成的异化。  相似文献   

7.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不少学者从宗教、社会背景、作者的宿命论等方面来评论苔丝的这个人物形象以及她的爱情和生活,本文通过苔丝和嘉莉两者的对照,拟从人性、两性这些角度来探讨这部小说的现代意义,希望能启发人们对爱情和人生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威塞克斯"小说中的最优秀的。哈代写作时善于把主题与语言的艺术形式完美地结合起来。这篇论文将以《苔丝》为例,从耐人寻味的典故、得体的人物话语及丰富多彩的叙述词汇这三方面,阐述作者运用语言的艺术及其在小说中所产生的美学效应。  相似文献   

9.
亚雷是《德伯家的苔丝》中作者塑造的一个反面人物形象,一个肉欲主义者,花花公子。对于这个人物,作者从他与苔丝的关系和反复交往中读出了他性格中的另一面:在他后来的“弃恶从善”和“再次堕落”中,又渗透出了某种人性的东西——良知、真爱。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由BBC出品的英剧《德伯家的苔丝》,分析了哈代的自然观、女性观,并从时间、季节以及生活场地的变化剖析了该影视剧作品所体现的苔丝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揭示了其对男权社会的控诉以及对女性和自然关注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1.
《德伯家的苔丝》是19世纪末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这部小说确立了他19世纪末英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的地位。作品塑造了一个纯洁善良,真诚勤劳的少女最终被其难以摆脱的人性弱点,无法选择的命运,资产阶级腐朽的伦理道德逼迫到走投无路,沦为杀人犯的悲剧女主人公形象。那么,苔丝的悲剧是性格悲剧?是命运悲剧?还是社会悲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苔丝》中圣经和古希腊罗马神话的原型,探讨小说体现基督教文化和古希腊文化在看待罪与罚、牺牲与救赎、灵与肉、理智与欲望等问题上的冲突和融合,以及哈代创立新文化的愿望。  相似文献   

13.
在莎士比亚的悲剧《奥瑟罗》中 ,奥瑟罗、苔丝狄蒙娜的理想化思维与伊阿古对权力意志的追求在根本上分别代表乌托邦与世俗两股力量 ,爱情悲剧的产生过程就是伊阿古利用世俗力量一步一步将乌托邦世界毁灭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苔丝》这部小说一百多年来一直受到读者的好评。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其人物悲剧原因:当时的社会;不公正的法律;宗教和世俗的虚伪;个人性格。但作为一部经久不衰的名著,其思想艺术远不止于此,还有待不断地挖掘。  相似文献   

15.
英语定语从句应用广泛。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和句法上的巨大差异,以及定语从句句法功能的多样性,导致对定语从句翻译有一定难度。本文通过分析、评述张谷若的《德伯家的苔丝》汉译本中定语从句的翻译实例,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定语从句汉译技巧。  相似文献   

16.
通过拼凑历史的碎片,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进行再加工,哈代在其代表作《徳伯家的苔丝》中重构了维多利亚时期英格兰西南部的历史。以新历史主义理论作为基础,从两个核心概念出发,将历史的现实性与小说的虚构性进行巧妙结合,从而揭露当时诸多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7.
苔丝的悲剧     
苔丝是19世纪末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哈代塑造得最成功的女主人公,在苔丝的身上.威塞壳斯人的一切优秀品质都得到了体现。她天生丽质、纯洁、质朴、善良,富有热情、女性美和青春的活力,她能够容忍,敢于自我牺牲,对生活抱有美好的愿望。然而在资产阶级的道德面前,她却被看成是伤风败俗的典型,遭到残酷无情的迫害。因此,苔丝的悲剧命运特别引人关注。苔丝的悲剧,首先是社会悲  相似文献   

18.
莎士比亚在其戏剧《奥赛罗》中刻画了一位深受父权思想影响,但却一直努力抗争着的女性———苔丝狄梦娜。女主人公单纯善良,却最终成为父权社会的牺牲品。剧作艺术性地揭示了女性在当时的生存状态,也反映了剧作家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9.
《德伯家的苔丝》作为英国文学家托马斯的代表作,有着较高的艺术参考价值,多年来被多次翻译成中文,在中国文学市场广受欢迎。基于此,本文以泰特勒翻译三原则视角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对泰特勒翻译方法实施前、中、后三个部分的要点进行把握,以达到合理运用泰特勒翻译三原则,实现外国文学作品内在艺术价值和审美特征得到表现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在中外文学史上,苔丝和尤三姐是两个非常鲜活的女性形象,她们的结局都很悲惨,家庭环境,男权社会以及她们自身的性格特征都是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主要因素。然而,造成她们两人悲剧的成因和她们个人对待悲剧的态度是迥然不同的。从这点出发,对苔丝与尤三姐的悲剧命运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