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和视域中审视十堰市旅游产业布局,发现"一核三区"与"三线"构成了典型的旅游产业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十堰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强化统筹城乡发展理念,重视"一核三区三线"旅游产业格局的均衡发展,发挥"一核三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反哺和支援"三线"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2.
对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立君 《文教资料》2008,(22):101-103
本文分析了统筹我国城乡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其作出了理性思考,即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不能让城市薄弱学校走向被遗忘的角落;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应该是对城乡各级、各类、各种形式教育的大统筹;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对教师资源的统筹;统筹城乡教育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战略和全局高度破解"高等教育情结"、解决投资教育的问题和政策配套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城乡统筹的乡村旅游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任务.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城乡统筹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针对我国乡村旅游的现状及其问题提出了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城市旅游、乡村旅游作为两种不同的旅游形式,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和融合性。区域城乡旅游互动是促进区域城乡旅游全面、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模式。本文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分析了四川城乡旅游互动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互动发展的可行性,提出了促进四川城乡旅游互动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在重庆城乡统筹中理应处于重要的战略发展地位,但实际中仍有一些与这个"战略地位"不相适应的问题,影响了职业教育在重庆城乡统筹中应有战略地位与作用的发挥。如何在统筹发展规划、统筹发展政策、理顺管理体制、加强队伍建设、促进资源共享"五个统筹"上寻找统筹推进重庆职业教育战略发展的对策,以促进重庆的经济建设和城乡统筹,以达到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这既是职业教育自身内在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破解重庆城乡统筹发展难题的新思路、新尝试。  相似文献   

6.
城乡统筹: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自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战略以来.城乡统筹发展很快成为经济学和社会学界的热门话题,但在(职业)教育学界却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充分理解并实现职业教育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仅是实施国家发展战略的客观需要,更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可以预见,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下,推进(职业)教育的城乡统筹发展.将成为职业教育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城乡一体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一体化是关于城乡关系的一种发展战略体系,涉及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系统发展的高级化、整体化过程。城乡一体化为城乡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框架和战略思路。统筹建立城乡一体化制度,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具体形式,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改革举措和政策措施,全国各地把推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为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但不可讳言的是,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仍在继续发展,特别是城乡有别的管理体制、城乡分割的市场体制以及城乡不均的投入机制使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依然存在.成都市作为全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2003年以来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的科学发展总体战略,统筹实施"三个集中",推进"六个一体化"和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实现了实验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尤其是在统筹城乡发展的管理体制、市场体制和投入体制方面的创新,使之成为中国在加快缩小城乡差距、解决城乡不平衡进程中"大城市带小农村"的典型"样本",为全国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提供了经验.当然,改革是一个过程,成都试验还有较大的深化空间.  相似文献   

9.
统筹城乡文明一体化是落实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河南统筹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具体实施。河南是典型的农业大省,解决城乡文明一体化问题,事关河南的城镇化进程,事关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局。围绕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定位,通过培育新型农民,推进人员素质城乡一体;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推进生态环境城乡一体;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发展功能城乡一体;最终实现城乡文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0.
党中央提出的"五个统筹"发展战略中,统筹城乡发展居于首要地位.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涉及到城乡教育统筹、社会保障统筹、城乡规划统筹、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城乡人力资源共享统筹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是重中之重,是我国城乡统筹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本文针对我国当前城乡教育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阐释了优先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构建城乡教育统筹发展长效机制和实施城乡"一盘棋"推动教育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针对城乡教育二元结构提出的,推进和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必须从破除城乡二元的教育体制机制障碍入手,这在学术界已基本达成共识。但是,在制度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和需要什么样的制度方面学术界还存在较大分歧。城乡二元教育结构具有三个特征:城乡教育发展的巨大差距;城乡教育之间的分割与封闭;优质教育要素资源的单一"向城性"流动。根据这三个特征,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制度体系可以从消除差距方面的制度,消除壁垒方面的制度,保障性制度三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助推了乡村文旅融合的纵深发展,但由于身份认知不同,二者在发展阶段和功能性质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造成了文旅融合的矛盾。这些矛盾不仅阻碍了文旅融合顺利开展,而且影响了乡村文化建设和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在深入分析文旅融合历程与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文旅融合的四大矛盾分别为文旅融合中的利益追求矛盾、文旅产业的规则差异矛盾、文旅产品消费特征的矛盾、文旅差异化发展的矛盾。通过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文旅融合的矛盾,有助于为乡村文旅融合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进而合理解决融合中的矛盾点,加速、加深乡村文旅融合。  相似文献   

13.
分析城乡统筹发展时代背景下文化生态型乡村重构的问题所在,指出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的碰撞是文化生态型乡村发展的外在驱动力,即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链接城乡一体化发展。文章认为文化生态型乡村因势利导顺应外在发展的动力,结合乡村旅游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进行乡村空间的特殊重构:表象物质景观保持原有风貌,与自然和民俗浑然一体;内涵物质空间以提升功能为主,适合现代城市居民旅游的需求;并以乡村旅游项目策划为切入点,凸现乡村性,规划建构乡村意象空间。  相似文献   

14.
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是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文化交流与融合、构建和谐社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必然要求。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经济的市场化改革为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条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民工在城乡之间的流动为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创造了社会条件,党和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文化政策为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我们应当从提高思想认识、完善制度、加大供给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加快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5.
农业观光旅游的兴起和发展,对我国改变农村二元结构,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农业观光旅游的利益主体关系复杂,随着农业观光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不同利益主体的矛盾冲突日渐显现。因此,利益主体的合作、协调对农业观光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只有从战略的眼光审视、规划和管理农业观光旅游,我国的农业观光旅游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是当下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和普及中的基本语境。它影响农村的学前教育需求,对农村学前教育资源供应提出挑战,导致大量农村留守学前儿童的出现;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对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人的"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但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城乡二元割裂的制度,形成了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分立,二者在农村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知识基础、形式、内容等方面有不一样的诠释,成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和普及中的文化难题。为此,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需要明确以促进儿童发展为宗旨的发展路向,立足乡村儿童教养习俗,创新机构形式,增加农村学前教育供给,在清晰农村发展语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创造农村学前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17.
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扬州美丽乡村建设有了更高要求。扬州与台湾资源禀赋相似、经济水平相近、农业发展阶段类似,台湾地区乡村建设在制度、理念、特色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扬州可结合自身特点,借鉴台湾地区乡村建设经验,在“三全——全域、全程、全员”“三微——微更新、微循环、微度假”“三融——三生融合、文旅融合、城乡融合”上下功夫,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城乡之间的二元经济结构差异并非仅仅是农民向往城镇迁移的惟一动力。在中西部地区,农民出于文化象征"意义"的行动取向以及其他一些非经济因素,是产生大量农民住城现象的重要驱动力。通过对赣西地区一个村落—乡镇—县城的考察发现,诸如通婚、教育、地方性知识以及面子等一系列的文化观念,是驱动农民去购建城镇房产的文化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